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小飛象:哥特導演染指小飛象,火花亂撞!

小飛象:哥特導演染指小飛象,火花亂撞!

一位前馬戲團明星,剛從戰爭前線歸來,霍特·法瑞爾在一家艱難經營的馬戲團謀得一份工作,負責照顧剛出生的小象,帶著兩個善良的孩子,女兒米莉·法瑞爾和兒子喬·法瑞爾,兩個孩子與小飛象成為朋友,幫助小飛象找到媽媽,共同冒險。

當人們發現小象會飛後,馬戲團重複生機,更吸引到一個充滿心機的生意人文德維爾的注意,他把小飛象僱傭到他的大型遊樂場Dreamland,與雜技演員柯萊特·馬錢特做搭檔,人氣達到新高度,然而霍特·法瑞爾發現,遊樂場光鮮亮麗的背後,充滿種種見不得人的秘密。

迪士尼真人版《小飛象》剛剛首映,就獲得了票房冠軍。1941年,迪士尼上映了風靡世界的動畫片《小飛象》,長著一雙大耳朵的小飛象萌倒了一片觀眾,廣受好評。

dumbo小飛象 電影海報

迪士尼大膽翻拍經典,重磅推出真人版《小飛象》!主角小飛象出生時就有一雙低垂的大耳朵,像兩片大蒲葉,走起路來一前一後慵懶地隨風搖擺,有時候還會拖在地上,讓人不禁想上前揉一揉。

真人版的小飛象依然是採用了CGI技術,用電腦特效做出了這頭呆萌可愛的招風耳小象。對於CGI,之前的節目里已經說過了,這裡也就不贅述了。

80後可以說是在迪士尼的陪伴下長大的吧,小飛象的故事應該也是也是陪伴了很多人的成長。真人版《小飛象》根據迪士尼1941年動畫片翻拍的,這一次的真人版,與過去雖有不同,但是故事的核心兩個版本都是一樣的,便是勇氣與成長,兩個版本的小飛象dumbo的角色比較一致,都是在朋友們的幫助下獲得成長的角色。不過真人版的劇情中主角的成長更加推進了一步,同時真人版中總的來說更接近人類的故事。

那麼我們就來說一說,真人版和動畫版的一些相同之處!

首先片中的火車,真人版和動畫版的火車都是叫Casey Junior,火車頭是一個人臉的圖案。

送子鳥飛過弗羅里達的地圖,暗示故事在這裡發生,這個細節在真人版電影開頭也有暗示,美第奇兄弟馬戲團是從弗羅里達南部出發,一隻送子鳥飛過天空然後接下來尾隨其後的送子鳥組成一個人字形在真人版電影開頭也有體現。

動畫版中小飛象是送子鳥先生第二天才被直接送給Jumbo太太,真人版中送子鳥經過Jumbo太太的車廂,小飛象在當晚出生,第二天被人發現。

小飛象的藍眼睛這一點也是源自動畫版。

真人版中出現的穿衣服的小白鼠便是致敬動畫版中小飛象唯一的老鼠朋友。不過真人版中這隻老鼠沒有戲份,有點可惜。

這裡可以看出一個非常明顯的對比,動畫版中小飛象的朋友兼導師便是這隻老鼠,而人類完全處於一種第三方的位置,因為動畫版完全採用的是動物的視角。而真人版中這一情況被反轉,真人版採用人類的視角,除了小飛象,動物們的形象不那麼出彩了。真人版孩子們第一次見面給小飛象吃花生也是致敬動畫版中老鼠給小飛象吃花生的劇情。

還有,電影中小飛象的羽毛也出自動畫版,這一點在電影中非常明顯。

電影中的消防員小丑滑稽戲出自動畫版,動畫版中消防員小丑們對待小飛象的態度和真人版中完全相反,也就是非常刻薄。

在表演的時候,動畫版中小飛象是直接被打下去的,而不是真人版中因為意外事故墜落。

真人版中,小飛象表演成功後在洗澡時,有一個小丑帶著酒來慶祝,被男主角擋住,表示不能讓小孩學壞。這裡的劇情是對動畫版的一個巧妙的對應,動畫版中小飛象便是意外喝到了小丑們慶功時喝的酒。這裡應該是好萊塢電影的故意為之,畢竟來看小飛象的大部分都是小朋友們,而小朋友們是不能喝酒的,這裡必須要表達好萊塢電影的政治正確。

在動畫版中,小飛象醉酒後吹出的泡泡變成了粉紅色的大象,這裡是動畫版中最為超現實主義的一段劇情,長達6分鐘,表現的幻覺情景影響深遠,而真人版中馬戲團成員的開場表演中泡泡變成跳舞的粉色大象便是致敬了這一段。

Jumbo太太因為傷人被隔離,真人版中Jumbo太太間接導致了一個反派角色的死亡,真人版的這個囚車幾乎和動畫版一模一樣。

真人版中最感人的場景同時也是動畫版中最感人的場景,歌曲Baby Mine的部分。Jumbo太太在囚車中被隔離,小飛象Dumbo拚命爬高,母子倆隔著囚欄用鼻子相互擁抱。Jumbo彷彿在安撫小飛象,讓他不要哭,而小飛象則像一個無助的孩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想要媽媽的抱抱。

動畫版的劇情結局只是小飛象通過表演成為大明星,帶來巨大的商業收入,動畫中對於動物表演的態度總體比較正面,這對於40s的電影無可厚非,時代不同觀念不同,反對動物表演也是後來也才有的。

在真人版的結局,美第奇馬戲團再也不進行動物表演,小飛象回到自己原來的家園,亞洲的某一片熱帶雨林,這一點是一個現代化了的結局。

而真人版中,小飛象不需要羽毛也可以飛起來的劇情是出自動畫版的高潮部分。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細節,那就是小飛象在大型遊樂場Dreamland 表演的帳篷門口有一個堆滿了小飛象玩偶的攤位,這個攤位有兩種玩偶,位置較高的那一些玩偶就是小飛象的TsumTsum玩偶。

TsumTsum 是2014年,迪士尼通過Line發布的一款名為「DisneyTsumTsum」的手機遊戲裡面的迪士尼角色形象,主要特徵是豆豆眼和膠囊狀的身體。這應該是迪士尼公司給自己的產品打的廣告,看完這部電影,誰不想去買一個TsumTsum!

迪士尼動畫是全世界小朋友和家長都喜愛的經典故事,而迪士尼每一部電影都跟孩子一起討論了淺顯又深刻的問題。

在這些故事背後,迪士尼潛移默化地幫孩子建立起完整的世界觀、正向的價值觀。這將伴隨孩子一生,讓他們面對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時不會害怕,面對成長的問題能夠從容。

本片的導演,有些讓人驚訝,是蒂姆·伯頓!

看蒂姆·伯頓的電影,大概是比較難以找到所謂的圈子的。

你看王家衛的電影,雖然小眾但是深入人心,諾蘭的電影即使大眾但能彰顯檔次,而蒂姆伯頓的電影不適合作為文藝追求者的談資,哥特是他的標籤,在那個散發著腐黑氣息的、陰森怪異的世界,他是面容可怖的造物主。可「童心未泯」依然是外界給他一貫的評價,在好萊塢導演紛紛投身爆破槍戰大製作時,他還在像「瘋帽子」一樣近乎執著得編製黑暗的童夢。

比如:

《文森特》(1982)里在臆想的世界裡自我博弈的小男孩;

《剪刀手愛德華》(1990)里山頂的神秘古堡,偏執的科學家與皺著眼頭髮蓬亂的機器人;《斷頭谷》(1999)中穿梭於森林收割頭顱的無頭騎士;

《理髮師陶德》(2007)里一邊吟唱著歌劇一邊興緻盎然地割喉的理髮師;

《愛麗絲漫遊仙境》(2010)里刻薄的紅皇后和偽善的白皇后……

我特別想知道,為什麼會有人選擇蒂姆·波頓來改編一部溫情美好、天然無害的兒童電影?

蒂姆·波頓作為好萊塢一位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鬼才導演,他對電影有著一種獨特的天賦:創造怪異、詭譎並且令人毛骨悚然的視覺效果。

可誰會想到有一天波頓會染指《小飛象》這樣的電影呢?他的天賦在這個時候,帶來的卻是更為猛烈的反噬。這種做法無異於聘請希區柯克來執導《綠野仙蹤》:不是不可以,只是浪費了才能,玩砸了電影。當好萊塢最大的工作室提供如此豐厚的條件和機會,誰也無法去責備蒂姆·波頓攬下了這個攤子。但對於迪士尼,我真的有一點不理解,它們本應該知道是有更合適的選擇的。

既然有更合適的選擇,也就是說,我對這部片子是有點小槽要吐的。

縱觀全場電影,我覺得最大的槽點應該是兩個孩子,本應該是最大亮點的兩個孩子,卻成了槽點,我雖心有不忍,但是也不得不說!

兩個孩子在火車站看到了朝思暮想的父親,卻因為父親失去了一隻手臂而呆若木雞,看到思念的父親失去了一隻手臂,不應該是心疼嗎?就算是有些許恐懼,但是血濃於水的親情,也應該很快戰勝這一點點的恐懼。

兩個孩子全程的台詞都像是背書,感覺不出什麼感情。雖然說對那麼小的孩子不應該太過於苛刻,但是迪士尼電影中的小演員一向都是讓人驚嘆的,可小飛象里的小演員們卻讓大家失望了。情感不到位,和小飛象的對手戲,不用看,光聽就知道是綠幕里對著空氣演出來的。

片中的反派讓人摸不到頭腦,為了讓dumbo好好表演,所以要殺掉jumbo太太?你把jumbo放到台下,讓dumbo看著媽媽不是更能好好表演嗎?最後,因為dumbo的逃跑,跑到了高塔上亂砸一氣,直接導致了遊樂園燒毀。這個,實在理解不了。我明白,兒童電影不應該追究那麼多邏輯,可是現在的孩子,一個個的聰明程度,你覺得還是1941年能比的嗎?

最後,父子關係不明,好像從一開始,這位父親就沒想跟自己的兩個孩子共享天倫,除了想重新表演,就是拯救dumbo,還順便調了個情。小飛象這部電影中,親情本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可是父與子,父與女,這樣的關係都沒有作為重點來鋪墊和講述,有點說不過去!人性感情層面的殘缺!

這部電影還是非常好看的,再加上陪伴我們成長的小飛象,就光這個情懷,就足以讓我們走進電影院,雙手奉上電影票錢。有殘缺才會有完美,為了追求母愛,逃開情感缺失的孤獨,為了追求自由,所以選擇奮鬥,掙扎。而站在對立面的永遠是人的貪、嗔、痴。一直也覺得這個世界從人想要的更多的時候就開始變得更髒了。

再配合上最近幾年熱議的馬戲團話題,我有幾句話想說,人類是食物鏈的頂端,是世間所有動物的領導者和統治者,我不是極端的動物保護主義者,但是,作為人類,我們真的不需要去傷害其他動物來換取歡愉,作為領導者和統治者,保護世間萬物生靈,才應該是人類最大的歡愉和寬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僑報網 的精彩文章:

UCI 中國留學生性侵涉更多嫌疑人受害人
僑報社論:褚時健的一生不僅僅是勵志故事

TAG:美國僑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