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霍去病的墓前,為何雕刻石獺,原因如此

霍去病的墓前,為何雕刻石獺,原因如此

霍去病,西漢時期的名將,軍事家,一生戰功卓著,無奈卻英年早逝。他的死,讓漢武帝非常悲傷,並為他專門修建了高規格的陵墓。可是,在霍去病墓前的眾多的石雕中,有一個石雕卻與眾不同,竟然是一隻石獺。為什麼要雕一隻石獺在霍去病的墓前,這裡面有什麼隱含的意義?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霍去病的墓前,為何雕刻石獺,原因如此

霍去病的墓前,為何雕刻石獺,原因如此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霍去病絕對是個神話。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可以說是將星雲集。但是,能稱得上是戰神的,又屈指可數。可霍去病,卻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戰神。他17歲時第一次出征,率領八百驍騎深入大漠數百里,斬獲敵人2028人,還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被封為冠軍侯。19歲起,兩次率後出擊河西,迫使匈奴渾邪王投降,漢朝從此收復河西地區。21歲,霍去病又領兵深入漠北,殲敵7萬餘人,俘虜了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還有將軍、相國等官員83人,封狼居胥,一舉打敗匈奴。

就在霍去病徹底打敗匈奴之後不久,元狩六年,只有24歲的霍去病卻突然因病去世。儘管霍去病的死因,直到今天還是個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漢武帝對失去這樣一位戰神深感悲傷。他追謚霍去病為景桓侯,並在自己的茂陵旁邊為霍去病修建了高規格的陵墓,給了他陪葬皇陵的殊榮。甚至把霍去病墳墓外形修建成祁連山的樣子,用來表彰他建立的不世之功。據歷史記載,在安葬霍去病時,漢武帝還特意調遣了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為霍去病送葬。

霍去病的墓前,為何雕刻石獺,原因如此

霍去病的墓前,為何雕刻石獺,原因如此

霍去病墓的規格很高,底部南北長101.5米,高達18.38米,佔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在長長的神道兩旁,還擺放著象、牛、虎、「怪獸吃羊」、「人與熊」和「馬踏匈奴」等17件巨大的石雕。這些巨大石雕無一不生動活沷,形象逼真。

小編不說其他,單有一件長1.6米,高60厘米青綠砂石石雕,這件石雕雕刻的是什麼動物呢?一開始,根據它的形態,人們以為它是青蛙,或者是蟾蜍。可是,經過仔細觀察,人們發現這件石雕的大嘴裡清晰地刻有六枚牙齒,而且,身後還明顯地拖著一條尾巴。這可就不是什麼青蛙或蟾蜍了。最後,專家們將其修正為獺。

獺,俗稱水獺,主要生活在江河和海岸帶僻靜的水域。主要以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和小魚為食。水獺的水性嫻熟,但行蹤詭秘,除了皮毛珍貴,似乎找不到什麼特點了。這就奇怪了,為什麼會在一代戰神的墓前放一隻獺呢?其實啊,這裡面大有深意。

霍去病的墓前,為何雕刻石獺,原因如此

霍去病的墓前,為何雕刻石獺,原因如此

霍去病的墓前,為何雕刻石獺,原因如此

霍去病的墓前,為何雕刻石獺,原因如此

水獺這種動物很特別,它有一個特殊的習慣。就是每年雨水的第一候,蟄伏了一冬的水獺就開始出來活動了。它都會把自己捕到的魚排在水邊,如同陳列供品祭祀一般。我國古人很早就發現了水獺的這一現象,並為這一現象起了個名字,叫「獺祭魚」。後來,人們還把獺祭魚引申為文化上堆砌的意思。比如,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在寫詩時,為了在詩中多引用典故,經常要在屋子裡堆很多書,用來查閱。人們就聯想到了獺祭魚,直接給李商隱起了個「獺祭魚」的外號。

因此,在霍去病墓前放一個水獺的石雕,也就是在彰顯霍去病不僅武功了得,在文治方面也是很不錯的。說白了,就是嘉許霍戰神很有文化的意思,不是學富五車,也得有三大馬車。雖然這個說法讓人不容易理解,但從霍去病立下的戰功,以及漢武帝對霍去病欣賞的角度來看,其實也沒什麼不當之處。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張洪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店 的精彩文章:

慈禧有本私人訂製《紅樓夢》,她還在上面寫了「意義深刻」的話
雍正最信賴三個和尚,他們的下場有些出乎意料

TAG:歷史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