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本是三國奇才,與龐統齊名卻被貶為庶民,聞知諸葛亮死訊大哭

此人本是三國奇才,與龐統齊名卻被貶為庶民,聞知諸葛亮死訊大哭

劉備賬下的謀士,當屬諸葛亮和龐統名氣最大,畢竟有「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之說。

以至於看《三國演義》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劉備得了諸葛亮如魚得水,龐統一來如虎添翼,天下盡在掌握。

諸葛亮、龐統才華橫溢,謀略過人,我們不必多說。

不過在歷史上,有一位與龐統齊名的謀士,也是劉備的手下,不過此人最後竟被諸葛亮廢了,究竟是什麼原因?

此人就是廖立

廖立,荊州人,此人少有才名,不到三十歲就被劉備任命為長沙太守。

諸葛亮給他的評語是: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

楚就是荊州一帶,良才顧名思義就是優秀的人才,贊興世業是指可以助人成就霸業。

很明顯,諸葛亮將廖立與龐統並列,認為他倆是不分上下的荊州地區的優秀人才,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物,能獲得諸葛亮如此高的評價,是很不容易的。

廖立做長沙太守,後來呂蒙偷襲荊州南部三郡(長沙、桂陽、零陵),廖立逃回劉備身邊。

照這樣看來,似乎諸葛亮是高看廖立了,與龐統齊名的人怎麼會守不住長沙。

劉備也沒有過多責備他,畢竟他是諸葛亮荊州圈的人,還是可靠的,仍然用他做巴郡太守。

後來劉備稱漢中王,封廖立為侍中(官職很高,但是沒有太大實權,是君主身邊的人)。

劉禪即位,又封長水校尉(郡太守級別的官員,漢代長水校尉是統領烏桓、胡人騎兵的官職)。

應該說,劉備劉禪對於廖立的任命還是可以的,蜀國本就是小國,所轄地域有限,很多官職都是虛職遙領,論才能、功勞和資歷,廖立的官位算是名副其實,得其所。

但是,這位廖立同學心懷不滿,認為自己受到了天大的不公,按照廖立自己對自己的定位,他認為以自己的才能,起碼應該做諸葛亮之後的二把手。

可現在他不但沒有做到二把手,其職位還遠在李嚴之下,這令他十分不爽!

於是,他在劉備死後開始口出狂言,抨擊朝政,「妄議中央。」就跟那個禰衡發起瘋來一個樣。

他對諸葛亮的親信李邵、蔣琬說:

過去先帝(劉備)不進攻漢中,卻去與孫權爭奪南荊州,結果導致南荊州三郡被吳人奪走,徒勞無功。

又導致張郃等人侵略巴蜀,險些失去益州。

後來到漢中,又使關羽兵敗身死,連骨頭都沒剩下,上庸也跟著丟失了。這就是仗著勇猛,打仗沒有章法,單純主管臆斷導致的戰敗。

噴完劉備,廖立開始噴同僚:

如向朗、文恭(蜀漢官員),都是平庸之輩。文恭作治中毫無章法;向朗作長史,信奉馬良、馬謖兄弟,說他兄弟倆是聖人,這個向朗最擅長的就是和稀泥。

中郎郭攸之,隨波逐流,沒有主見,這種人本不能擔任要職,現在卻讓他當上了侍中。

現在天下大亂,漢室衰微,任用這三個人,十分不當。至於王連則只知道貪污腐敗,使百姓困苦不堪,國家鬧到今天這一步,就是這樣造成的!

廖立大嘴巴一張一合,將上至劉備,下到同僚的眾人噴了個遍,順帶還諷刺了一把諸葛亮不會用人。

其言外之意,其實是對自己沒有得到重用感到不滿。

蔣琬等人則立刻將此事報告給諸葛亮,諸葛亮聞聽大怒,隨即上表劉禪,將廖立貶為庶人,流放南中(南蠻之地)。

就這樣,被諸葛亮稱為「楚之良才」,與鳳雛龐統齊名的人物,落到這步田地。

一時口快的廖立在接到處罰詔書時完全懵了,不斷對著使者大喊冤枉,奈何皇命難違,他最終只能乖乖地帶著妻兒老小遠赴汶山。

在汶山定居後,廖立內心仍對諸葛亮原諒自己存有希冀,渴望諸葛亮能召他回成都,哪怕不再為官也好。

但這個希望很快破滅,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廖立聽說其去世的消息後,竟大哭不止,極度傷感。

因為沒有諸葛亮發話,他這一輩子就得老死在這異地邊城了。

果然,最終廖立老死於流放之地,一代名士就此黯然離世,當真是才不可恃、人不可傲。

要說起來,諸葛亮先生雖然自己能力出眾,但他識人用人的能力確實稍有不足。諸葛亮沒有看準馬謖,他任用的接班人蔣琬雖然平穩,但也並無大才。

縱觀諸葛亮一生,在識人用人方面確實有很大缺陷。

他用人有潔癖,比如像關羽、魏延這種比較孤傲張揚的人他都不太喜歡。

諸葛一生唯謹慎,在用人方面也一樣。

比如他的在《知人》篇中,他敘述了知人的難度和用人的眼力,最終提出了七條識人之道:

一: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即考察一個人的辨別是非能力和志向。

二: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即提出尖銳的問題詰難他,看他的觀點能否隨機應變。

三: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即詢問他的計謀、策略,看他的見識如何。

四:告知以禍難而觀其勇。 即告訴他艱難、禍亂,看他的克服勇氣。

五: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即以美酒試他的品行。

六: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即以金錢之利看他是否廉潔。

七: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即託付他辦事看他的信用如何。

這種嚴格的識人用人觀念的確有他好的一方面,就是重要官員素質普遍較高,蜀漢內部人心相對較為團結。

不過這種用人觀念更適合於和平年代。

在三足鼎立這樣一個亂世,蜀漢本來就土地最少,人口稀缺。這樣的制度阻礙了人才的儲備,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對比曹操、孫權、劉備在識人用人上不求全責備,唯才是舉,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諸葛丞相在用人方面恐怕是真的用錯了方案。

完!

本文若有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正修改。

寫在最後:喜歡三國和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公眾號「三國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興趣的可以訂閱一發,多謝支持

有一種姿態叫「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故事 的精彩文章:

楊廣為什麼會成為亡國君?只因幹了這件愚蠢事
搜羅寡婦,分配給士兵當媳婦……古代最離奇的軍戶世襲制

TAG:三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