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我的青春里住了兩個男人:郭敬明和韓寒

我的青春里住了兩個男人:郭敬明和韓寒

1998年,《萌芽》雜誌舉辦新概念作文大賽。一批批懷揣文學夢的青年作家從這裡走進公眾的視野,其中就有韓寒和郭敬明。

那一年,16歲的韓寒用60分鐘寫完了一篇《杯中窺人》,成為了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2年後,18歲的郭敬明嶄露頭角,一舉拿下第三、四兩屆大賽的一等獎獎盃。說點傷心的,這件事距離現在已整整過去20年了。

現在,37歲的韓寒和36歲的郭敬明已「人到中年」,看著他們青春傷痛文學長大的80後也從憤青兒變成了孩兒他爹媽。但是,對於郭敬明和韓寒兩個人的比較,卻沒怎麼變過,這就跟雞蛋西紅柿放不放糖炒一個意思,站哪邊能決定是否可以成為朋友。

中年「老男孩」的沒落與飛馳

3月6日,陳學冬成為李冰冰公司旗下籤約藝人。消息一被公布,除了粉絲的集體打call之外,也不免有另一種聲音讓人唏噓:曾一手捧紅陳學冬的郭敬明,去哪了?

是啊,一向高調的郭敬明怎麼就突然銷聲匿跡了呢?而且,有媒體查到小四旗下的柯艾文化、令秧文化、最線代、雙子惠蘭等多家公司均已註銷。

雖然,事後他本人也在微博回應,這只是將子公司業務合併,自己並沒有去世也沒有退休(自嘲精神海豹君給點個贊)。但《爵跡》的「差口碑」、投資接連失利、性騷擾緋聞纏身,再加上愛將的出走,曾經風光無限的郭敬明走入了「中年危機」。

那麼,另一邊呢?曾經退學、玩賽車、才華橫溢卻也離經叛道的韓寒,不僅靠《後會無期》、《乘風破浪》和《飛馳人生》成為最會賣「情懷票房」的億萬導演,還順勢當了把千禧一代的「國民岳父」。

《飛馳人生》劇照

一個喊著:「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一個說著:「我對作品或文學事業的追求沒有其他作家投入,小說只是我人生的一部分,甚至連一半沒有。我這還有其他大部分事,比如公司。」

可如今,那個喊著夢想比錢重要的韓寒,腰纏萬貫;那個想要締造商業王國的郭敬明,卻千金散盡。

少年的幻想與奔騰

人生無常,時間可以改變一切,但改變不了最初的模樣。雖然現在的郭敬明和韓寒,已經活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但我們依稀記得18歲的他們以及他們筆下的「詩和遠方」。

「我是一個在感到寂寞的時候就會仰望天空的小孩,望著那個大太陽、望著那個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滿淚水。」

這是郭敬明最直白的自述。

一個喜歡在孤獨時就仰望天空的小孩,多半是自卑且不善於表達的。於是,文字就成了他與這個世界溝通的工具。郭敬明喜歡用大的比喻去抒發微妙的小情感。所以,你經常會在他的作品裡看到大悲大喜、大起大落這樣的強烈情感。

《小時代》里,「仰望天空的小孩」通過45度視角呈現了一個脫離現實的資本主義式狗血青春;《爵跡》里,這個」小孩「又用華麗的詞藻幻想了一場發生在奧汀大陸上的神話故事。《悲傷逆流成河》中,我們又看到了郭敬明對青春的另一種悲憫式表達。

《小時代》劇照

或許連郭敬明本人都沒意識到,他的作品中充斥著「抒情」與「資本」的衝突。他用一種高度自戀的「自我」表達形式,勾勒出一個以「他」為中心的世界觀。矛盾、拜金、偏見,慾望,郭敬明的青春文學是一種縮水的浪漫主義,也是一種對「資本乳酪」的仰望和窺探。

和郭敬明不同,韓寒其實不擅長編故事。

在韓寒的作品中,我們很難看到複雜的人物關係和矯情的對白。主人公通常都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在沒有目的的遊盪,然後與自己對談、與世界對談,最後再用嘲諷的手法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在《一座城池》里,以為自己是逃犯的「我」和朋友「健叔」的逃亡之旅;《光榮日》中,七個大學畢業生效仿「竹林七賢」放逐自我的白日夢;《後會無期》里,東極島長大的年輕人集體醞釀的公路冒險。

《乘風破浪》劇照

韓寒的文字里,沒有對奢靡生活的崇拜。夢想、熱愛、兄弟、追求、榮譽,在一路奔騰的青春里不斷地提問和找尋。如果說郭敬明是在用文字告訴你——青春應該是坐在400平米的大house里裹著愛馬仕的毯子喝咖啡,那麼韓寒式青春就應該是——為了理想,乘風破浪。

一個導演夢

每個作家心裡都有一個導演夢,韓寒和郭敬明也不例外。

2012年至今,郭敬明一共拍了六部電影。其中《小時代》系列連拍四部,豆瓣平均分4.6分。至於卡司陣容逆天的《爵跡》,在「真人CG奇幻特效」和「粉絲電影」雙重保障下也沒能突破4分大關。

那麼,比郭敬明晚兩年投身電影事業的韓寒呢?

2014年1月,韓寒通過自己的微博證實將自編自導處女座《後會無期》。同年7月,《後會無期》上映,豆瓣評分7.1分。2017年,《乘風破浪》上映且最終攻破10億票房大關。今年年初,沈騰、黃景瑜主演的電影《飛馳人生》上映,30億的票房也打破了韓寒作為導演的票房紀錄。

如此看來,好像擅長在精神層面埋梗的韓寒贏了沉浸在物質世界的郭敬明。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韓寒的厚積薄發得益於他「人到中年」後的醒悟和改變。一個喜歡通過博客抨擊社會現實的「意見領袖」突然不罵了,開始學會賣情懷來收割大眾的認知共鳴。

不管是《後會無期》里的「人生不到死,哪會有結局」 ,還是《乘風破浪》里的「我欲乘風破浪,踏遍黃沙海洋」,又或者是《飛馳人生》中「我沒有想贏,我只是不想輸」,韓寒的每部電影都在情懷的夾擊下讓人有所思考。

《乘風破浪》海報

相比之下,曾經靠《小時代》壟斷青春文學市場的郭敬明,顯得有些力不從心。2013年,是國產青春片井噴元年。《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多部疼痛青春片在大熒幕綻放異彩,觀眾集體陷入一場青春的回憶。

作為導演,郭敬明的片子可能不值一提。但是作為商人,他無疑是敏銳的。看到機會的他,召集在當時擁有強大粉絲號召力的楊冪、郭采潔、郭碧婷、陳學冬等明星,將《小時代》推上了18億票房的黃金寶座。

《爵跡》劇照

嘗到甜頭的郭敬明,絕對想不到當他再用同樣的路數打造自己第五部電影《爵跡》時,遭遇了滑鐵盧( 不光是投資上的)。這部投資過億,11位重量級明星加持的電影最終僅獲得3.82億票房,而《爵跡2》更是遙遙無期。

「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 這是小四在《爵跡》路演現場的肺腑之言,顯然高開低走的郭敬明,對這場電影市場的重新洗牌毫無招架之力。

既生瑜何生亮

正如《後會無期》里的那句台詞:人生不到死,哪會有結局。

2000年,韓寒憑藉《三重門》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稿費。但誰也沒想到,收到人生中第一桶金的他毅然決然的退學,更讓人不理解的是,他還將所有稿費用來改裝出一台屬於自己的賽車。

這一切,都是因為韓寒的「賽車夢」。「我喜歡拉力賽就是因為少年夢想。看著那些拉力車手在山間樹林里高速漂移,十多歲的我目瞪口呆。從那一天起,我就立志要和他們一樣。」

從作家到賽車手再到導演的轉變,整個過程對於韓寒來說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名,只是一段逐夢的旅程。當然在很多人眼裡,在「路上」的韓寒其實已經不再韓寒了。

但是,對於郭敬明來說,」成功「才是那個感到寂寞就會仰望天空的小孩的最終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加入作協、開辦雜誌、公司,投資電影,製造話題,用商人的眼光和嗅覺去窺探市場動機。

顯然,他是成功過的。據《中國作家富豪榜單》顯示,郭敬明曾三年榮登排行榜首位,成為最有錢的作家(之一)。不僅如此,郭敬明的投資眼光也相當準確。大到名人故居、小到江景豪宅,坐擁奢侈品無數。還覺得電影《小時代》中顧里的房子,就是導演郭敬明位於東方明珠對面的豪宅。

其實,寫到最後海豹君並不想引起口水戰(當然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韓寒和郭敬明到底誰更好,本是各花入個眼的事兒。

「人到中年」的郭敬明能否重回巔峰不重要,韓寒的「情懷梗」還能炒多久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出道20年的他們,曾經代表了一個時代里最鮮明的兩個「符號」,也曾陪你走過了一段最真(痛)的青春。

或許關於這兩個人的PK還會繼續,但是你的青春真的後會無期了。

圖片來源:網路

監製| Teresa.Z

撰文| Mango

文字編輯| Ding

插畫 | 嚕嚕

視覺 | 嚕嚕、Anita

海報時尚

說愛我,不如「星標」我

如何星標海豹君

願你青春的夢想都能實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報時尚網 的精彩文章:

姚晨新劇比樊勝美還慘?但也不妨礙她變身職場種草機
穿上毛衣+半裙的我姓「仙」,叫我仙女就好

TAG:海報時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