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年會在京舉行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年會在京舉行

4月1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年會(2019)——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京舉行。「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在全面總結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以及中國金融業改革開放40年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給中國金融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出席年會並致辭。李揚表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個基礎、六個領域」。一個基礎,就是確認金融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六個領域,分別是服務實體經濟、優化金融結構、管理金融風險、遵循經濟規律、發展金融科技和擴大對外開放。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優化金融體系結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李揚指出,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需要建立健全商業性金融、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及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補充的金融合作體系。

中國傳統的金融服務體系是為工業化服務的,要滿足新時代人民財富增長、城市中小企業發展、多樣化服務等新的需求,就要構建更為複雜的金融服務體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平指出,中國從工業化轉向城市化,從高效率、高集中度的金融服務體系轉向可持續、分散型,且服務於範圍經濟的金融體系,這是中國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面。

張平表示,我國金融總的體量足夠,但配置不對,金融配置要從服務於傳統工業體制向基於城市化的新金融服務體系轉型。通過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夠實現基於城市化的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會上,來自國家高端智庫和金融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題,分別從服務實體經濟、優化金融體系結構、防風險與補短板、完善金融基礎措施、擴大高水平雙向開放五個角度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

李揚還介紹稱,2019年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將同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共同發起設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研討會,全面聚焦熱點,關注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相關問題。

精彩推薦

原標題:貫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年會(2019)在京舉行——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岩 排版編輯:劉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女性與國民性」文化沙龍在京師學堂舉辦
董曉波 胡波:新時代學術評價要有「三新意識」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