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清明養好生,一年不生病

清明養好生,一年不生病

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清明節氣正是人體內肝氣旺盛時候,而肝氣過旺就會對脾胃產生影響,妨礙正常消化吸收,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而引發各種疾病。此節氣中不可對肝臟進補,以防肝氣太旺,使肝陽上亢。古人所謂「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腎,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臟,乃順天理」。

中醫認為「春氣者,諸病在頭。」一到春季,許多人會出現頭痛、眩暈、失眠、健忘等不適癥狀。在五行中,春屬木,與人體肝臟相對應。肝主疏泄,調節全身的氣血運行,春季是肝氣向外舒展的季節,如果肝氣鬱結無法向外舒發,人體氣血運行便會紊亂。因此,清明養生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健康的。

一、廣納大自然陽氣,避免潮濕之氣

清明節氣天氣轉暖,自然界充滿著勃勃生機。人們應多曬太陽,陽光可殺滅細菌、病毒,預防骨質疏鬆;勤開窗通風,儘可能維持室內外氣溫的平衡,減少強烈的溫差對人體的不利影響;晾曬被褥,避免潮濕,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直接睡地板,避免濕氣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運動後及時擦乾汗液,避免潮濕之氣傷人陽氣。

二、作息提前,運動昇陽

中醫認為「動則昇陽,靜則養陰」,清明節氣標誌著晝長夜短,陽光明媚,值此生髮的季節,人體的末梢血液供應增多,中樞神經得到的養分相應減少,人易犯困,但是這並不是說人體缺覺,若貪圖懶覺,則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因此要注意起居,宜早睡早起,以迎陽氣,走出室外,增加戶外活動。

三、足養精神,抒發陽氣

由於冬天日晒較少,人們在室內時間較長,人體陽氣內斂,氣機的宣發疏暢不夠,精神易有壓抑之感。春天來臨後,自然界除陳布新,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也進入旺盛之機,要充分利用這個時機,通過適當的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清明節自古就是踏青和掃墓時節,舉家外出同自然界融為一體,呼吸大自然帶來的清新氣息,排解冬天鬱積之氣,使心胸開闊,心情愉悅,更能增強人體正能量,提高人體抗病能力,讓人體適應自然的變化,為一年的身心健康奠定堅實基礎。

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從飲食方面進行調養:

小兒容易生肺火,應多吃蔬菜和水果

青年人容易生肝火,平時應少吃酸,禁食過辛過熱的食物以及海鮮

中年人易生胃火,平時可多吃時令水果以及黃色或綠色的蔬菜

老年人易生虛火,要少吃難消化以及刺激性強的食物

婦女易生心火,可適當選食酸棗、紅棗、百合等滋補心腎的食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盛好方 的精彩文章:

腎虛引起的腰痛怎麼辦?學會這一招,輕鬆緩解!
黃連配乾薑巧治糖尿病之驗方

TAG:康盛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