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自動駕駛技術催生併購潮,最全解析

自動駕駛技術催生併購潮,最全解析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與之相應的併購案也層出不窮。儘管各家車企給出了高度自動駕駛汽車量產的時間表。

對於傳統汽車製造商來說,他們既希望能夠生產汽車,又能夠掌握自動駕駛技術,由於在科技方面的缺失,這些傳統汽車廠商開始併購科技公司。

汽車自動駕駛系統(Motor Vehicle Auto Driving System),是一種通過車載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系統,又稱無人駕駛汽車、電腦駕駛汽車、或輪式移動機器人。

大家都知道智能車是一個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系統,集中運用了計算機、現代感測、信息融合、通訊、人工智慧及自動控制等技術,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

現代感測

感測系統,是用攝像頭看路,用雷達聽車周圍的人及實體,甚至會用信息識別單元分析、判斷。感測系統由三部分組成,感測器、高精度地圖、信息識別單元等。

(1)感測器,主要有光學攝像頭和雷達,英文名稱:transducer/sensor)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並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為無人駕駛車輛提供完整、準確的環境數據,長用的感測設備包括:光學攝像頭、光學雷達、微波雷達、導航系統等。

(2)高精度地圖,提供的環境信息中相對固定、更新周期較長的信息,比如車道標記、路緣、交通信號燈等;

(3)信息識別單元,對感測器接收到信息,利用深度學習等手段,對信息進行識別,誤差反向傳播演算法和先進的數字攝像技術。

攝像頭

1)攝像頭的主要應用

車載攝像頭是必不可少的設備,主要應用於:車道偏離預警(LDW)、車道保持輔助(LKA)、前向碰撞預警(FCW) 行人碰撞預警(PCW)、全景泊車(SVP)、駕駛員疲勞預警、交通標誌識別(TSR)。

2)光學攝像頭

光學攝像頭是最常用的車載感測器是依據光學原理進行測量的,它有許多優點,如非接觸和非破壞性測量、幾乎不受干擾、高速傳輸以及可遙測、遙控等。它的特點如下:對光線過於敏感,比如過暗或過強的光線以及二者之間的快速切變,都足以影響它的成像的效果,尤其是車輛駛入和駛出隧道,更為明顯;

3)光學攝像頭,按安裝位置不同的分類

車載攝像頭布置位置主要包括內視攝像頭、後視攝像頭、前置攝像頭、側視攝像頭、環視攝像頭等。當攝像頭成功取代側視鏡時,汽車上的攝像頭數量將達到12個。其中前視攝像頭使用頻率最高,一般為廣角鏡頭,安裝在車內前擋風玻璃上較高的位置或者後視鏡上,以實現較遠的有效距離;

單一攝像頭可實現多重功能,如行車記錄、車道偏離預警、前向碰撞預警、行人識別等;單一前視攝像頭,通過演算法開發優化,可以實現多重功能,通過演算法整合,實現更多ADAS功能。要實現全套ADAS功能,單車需配備至少5個攝像頭。

4)攝像頭的感光元件(CMOS)

攝像頭的感光元件,分CMOS和CCD兩種,在百萬像素內,兩者的感光效果差距是不大。CCD價格相對昂貴,而CMOS具有節能、成本低廉等特點,CMOS,是車載車載攝像頭目前首選的感光元件。

5)車載攝像頭的特殊要求

車載攝像頭,工藝與技術門檻較高,除了對模組和封裝要求較高,且對穩定性以及規格上也有特殊要求:

(a)對車輛後方與側面進行攝影的模塊,能夠抑制低照度攝影時的雜訊,即使是在晚上,也必須能很容易地捕捉到影像;

(b)車載攝像頭模塊,水平視角擴大為25°~135°,要實現廣角以及影像周邊部位的高解析度(注意:手機中攝像頭模塊的水平視角大多為55°左);

(c)車載攝像頭模塊的機身,要求抑制電磁干擾、機械強度好、有一點耐高溫性;

(d)車載攝像頭模組,是關乎行車安全的組件,還必須能在供電系統暫時斷電時可靠地工作。

現階段有數不清的公司在忙著研發自動駕駛汽車,他們的產品千奇百怪,不過基本思路和核心技術是類似的,本文詳細介紹了自動駕駛汽車的攝像頭及感測器,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無處不在 的精彩文章:

摺疊屏和5G很酷,為什麼2019年還得用ThinkPad
AI防騷擾電話技術,再次證明不要惹程序員!

TAG:科技無處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