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看守皇陵的人是誰?為何清朝滅亡了還在守護?他們怎麼生活?

清朝看守皇陵的人是誰?為何清朝滅亡了還在守護?他們怎麼生活?

位於北京城東西兩側的清朝皇室陵墓群,清東陵和清西陵,這兩個陵墓群作為清朝皇家陵園,有9位清朝皇帝在此埋葬,除了末代皇帝溥儀和入關前的努爾哈赤以及皇太極之外,清朝其餘的所有皇帝都在這裡。

身為皇家陵園,兩個清陵規模宏大,其中除了皇帝之外,還有諸多妃子皇子公主的陵寢,作為皇家人員,他們在死後或多或少都會擁有極高價值的陪葬品跟隨入土,因此從古時候開始,清朝朝廷為了防止陵墓被盜的情況出現,特地在這裡安排了一個專門看守陵園的部隊。

東西兩個皇陵各有專門負責的機構,名為「東陵承辦事務衙門」、「西陵承辦事務衙門」,屬於內務府的下屬部門,但是這兩個部門又十分特殊,因為他們是負責皇陵事務的,即便是內務府也不能過多的干涉這兩個部門的工作,並且皇帝還專門為這兩個部門配備了專用的護陵衛隊。

這支衛隊的人員全都會從八旗之中進行選拔,最終能夠入選這支部隊的人都會是八旗子弟之中的精英,而這支部隊的規模往往在500人左右,大約一個加強營的配置,並且,這支部隊是極為秘密的,禁止士兵與任何外界人士進行接觸,在墓園內也不允許生火,因此在更多的時候,他們生活的就像是茹毛飲血的野人一般。

這500人常駐在陵園,衣食住行全都在那裡,全年無休,有誰因為家裡有事必須要離開的話需要提出申請後接受嚴格的檢查才能短期離開,一般來說,守衛陵園的精英八旗子弟在來到這支部隊後至少要服役3-5年才有機會離開,在這期間,他們可以享受極高的待遇,包括俸祿,賞賜以及家人的免稅和免兵役等特殊優待。

在清朝末期,國家動亂,清政府自身不保,更是無力支付護陵衛隊的工資,加上當時外國人和軍閥等的輪番上陣,陵園幾乎成了個不可能守住的地方,因此當時出現了一段短暫的陵園無人看守的時期。

只不過,在清帝國覆滅之後,溥儀退位之前與南京政府簽訂了一份《清室優待條件》的文件,保證了清朝皇室的待遇,並且在這之中提到了有關宗室陵墓的問題,因此,在新政府成立後,清陵是由民國政府負責管理的。

可惜,當時時局動亂,民國政府自己內部都十分混亂,哪有時間來管這些陵墓?因此在管理和保養上,這個任務又被交給了清朝皇室的後裔,原先的護陵衛隊中很多人又被重新召集起來,但是,這個時候,他們也只是負責維護了,在孫殿英盜掘清東陵的時候,這些負責看守陵園的人根本無力抵抗。

不過,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建立了偽滿洲國,溥儀成為傀儡,雖然毫無實權,但對這些清代的陵墓文物等問題,溥儀還是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因此在北京被日本人佔領期間,這些陵墓也沒有遭受滅頂之災,在護陵衛隊的保養下,得以較為完好的保存到現在。

直到建國之後,國家開始重視歷史遺產,最終護陵衛隊被裁撤,清東、西兩個陵園,被我國文物保護部門接管,在如今,已然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摸金上衛 的精彩文章:

這些極具價值的「密檔」,被溥儀當廢紙賤賣,最後讓日本人發了財
他是大奸臣,同時還是個人渣,為了納女兒為妾竟然說她不是親生的

TAG:摸金上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