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能征善戰的人很多,為何唯獨關羽被崇為「武聖」與孔子齊名

歷史上能征善戰的人很多,為何唯獨關羽被崇為「武聖」與孔子齊名

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之中,湧現出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三國歷史之上能征善戰的人也不少,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公瑾,威震逍遙津,八百破孫權十萬大軍的,張文遠,亦或者是火燒連營擊敗劉備的東吳陸遜,但是三國之中被後代崇為武聖的人唯有關羽。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中國儒家學的至聖先師孔子,在二千多年歷史之被稱為「文聖」,基本沒人提出過異議。陳壽《三國志》上評價關羽是剛而自矜,關羽性格的高傲看過三國小說的應該都清楚,也因為此流傳出來一句大意失荊州,那麼三國能征善戰之人這麼多,為何失敗被殺的關羽被尊崇關羽為「武聖」,關羽憑什麼?

作為中國的「武聖」其實關羽之外還有二個人,一個是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的齊國締造者姜子牙,一個是南宋時期抗金名將岳飛,明朝之後姜子牙先走下「武聖」的寶座,在大明朝,岳飛入祀歷代帝王廟的古今三十七名臣之一;關羽與歷代帝王廟的名臣配享無緣,兩人官方地位,高下分明,岳飛成為明王朝的官方認可的「武聖」但是伴隨著佛道兩教在民間的廣泛傳播,到明朝中後期,關廟遍布全國,香火繁盛,甚至超過了官方倡導的孔廟,萬曆皇帝加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加封岳飛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聖帝君。」關羽和岳飛為帝君,這也是關羽首次被朝廷封帝號,民間開始同時流傳「關帝、岳帝」之稱。

滿清皇帝因為三國演義小說的影響,把關羽當做他們的戰爭守護神來崇拜,從順治帝入關起,加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之後10個皇帝中,先後有8個皇帝共13次封謚關羽,最後變成所謂的「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帝君」 。關羽也正式獲得了和孔子並列的官方版「武聖」的地位,不再僅僅限於民間崇拜,因為滿清是金人的後代,抗金名將的岳飛崇拜被滿清官方貶抑,關羽被滿清造神為唯一武聖,應為定論。

其實我認為關羽被後代推崇首先是忠。《三國志》記載,在曹營中, 張遼試探關羽,「羽嘆曰:` 吾極知曹公待我厚, 然吾受劉將軍厚恩, 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 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關羽的忠義符合儒家文化思想的,符合了統治者對臣民的需求,其次是勇,曹魏與東吳認可關羽和張飛是萬人之敵也,並且 飛雄壯威猛, 亞於關羽,並且關羽鎮守荊州作為一方主帥打出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無怪於劉曄因稱讚:「蜀,小國耳,名將唯羽。」

相對來說岳飛的忠義表現,是對國家對民族對百姓的大義這些應該不亞於關羽對劉備的忠義,但是岳飛現在人對岳飛事迹的不熟悉,經歷滿清近300年統治壓抑是其一,更大原因是對南宋史遠不如三國史熟悉的緣故,並且三國類影視、遊戲、小說的影響更大,關羽能後來居上,成為武聖,確實是佛道兩教借地域性的關羽崇拜,在民間廣泛傳播的宗教因素,和明清易代後滿清官方的特別推崇和造神所致.

我們現在心中所說的關羽,不單單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應該是作為民間信仰的關公文化,滲透著倫理道德精神,千百年來,人們崇拜關公,本質上是崇拜關公高尚的道德人格。關公對國以忠,待人以義,處世以仁,作戰以勇的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的骨子裡的美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旅行者 的精彩文章:

劉備的巔峰之戰,三國名將雲集的豪華戰役
關羽兵敗被殺,難道真的是劉備與諸葛亮的權力所導致的結局?

TAG:漫旅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