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定了!火星曾有「大江大河」流淌!

定了!火星曾有「大江大河」流淌!

這是美國的科羅拉多河,古代火星上的河流或許與這個類似

過去幾年,科學家們對於水分變遷在火星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已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比如接連發現了大量的海洋、埋藏的冰原、以及地表上錯綜複雜的河流網路的痕迹。

不過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在仔細研究了這些地理特徵之後,研究人員發現火星的水道,遠比之前認為的要氣勢磅礴得多。

其認為,數十億年前的火星河流,可能比當今地球上流淌的還要寬廣。時至今日,火星上的水跡,能夠以水蒸氣的形式存在於大氣中、或者在地表下的冰蓋與湖泊中。

大量乾涸的河床里,滿是光滑的鵝卵石。它們在這顆紅色星球上蜿蜒流淌,為過去存在的水的印記提供了實在的線索。

通過研究軌道航天器拍攝的這些圖像,科學家正在慢慢拼湊出一個非常複雜的謎題的全貌。

雖然有證據表明,在火星上看到的深邃古老的通道,是由水劃分出來的。但促成這些條件的氣候類型,仍然是一個謎。

遠古火星上的湖泊(電腦生成圖)

問題在於,這顆星球的大氣相當稀薄(溫室效應也很弱)。此外在這顆星球的早年,太陽的光熱也更加微弱(約為當前光度25~30%)。照此推測,較少的熱量,意味著更少的液態水。

研究作者、芝加哥大學地球物理科學助理教授Edwin Kite指出——即便古老火星在某個時刻的河流足夠濕潤,其它數據看起來也都是相當寒冷和乾燥的。

為填補研究中的這些空白,Kite攜團隊研究了200多個古代火星河床的照片和高程模型。通過觀察其寬度、陡度、礫石塊大小等特徵,科學家們能夠得出一些曾經有水流過的結論。

這是火星上的岩石,一層層的,應該是只有在有水的環境中才能生成

團隊指出,證據表明,近20億年前的火星,或許存在強大而持久的水流。其規模遠遠超出了地球歷史上公認的最後一次濕潤氣候(大約35億年前)。

更重要的是,對集水區的分析表明,這些古老河流比今天在地球上發現的任何河流更更加寬廣。這增加了我們對火星上古老氣候的理解,但它也引發了一些爭議。

Kite表示,他們的工作已經回答了一些現有的問題,但也提出了新的疑問。比如在氣候模型、大氣演化模型、或者我們對太陽系內部年代學的基本認知上,到底出現了哪些偏差?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原標題為:

《Persistence of intense,climate-driven runoff late in Mars history》(火星歷史上由強烈氣候驅動的持續徑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世界之最 的精彩文章:

這種衣服的設計真是巧妙呀!
妹子,你的那個是不是穿反了

TAG:探索世界之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