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修都江堰」的八大疑點

「秦修都江堰」的八大疑點

一、天府形成之因,是因為有了都江堰,有了穿過成都的「二江」(二條人工河)。秦惠王之所以沒採用張儀先滅韓的主張,而採用司馬錯的先滅蜀主張,是因為司馬錯列舉了一個誘人的事實:蜀國是天府,是物產豐富、水旱從人的天府。秦惠王正是垂涎天府,才出兵滅蜀。如果蜀沒有都江堰,沒有天府,秦王不可能出兵。天府肯定形成於秦滅蜀之前(公元前316年之前)也就是說,都江堰開鑿是在秦滅蜀之前。

「秦修都江堰」的八大疑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二、秦不可能在滅蜀後60多年才派秦人來修都江堰,來創造一個天府。當時,戰爭急需一個提供軍需物資的基礎。秦按理應當在滅蜀後馬上修都江堰,馬上製造天府。為什麼要不顧戰爭急用,而要等滅蜀後60年才修都江堰,才創造天府呢?答案只有一個,都江堰不是秦人所修,而是秦滅蜀前早就存在。

「秦修都江堰」的八大疑點

三、鄭國(人名)是韓國人,以間諜身份到秦國去修鄭國渠,目的是消耗秦的物力、人才、財力,使秦削弱。秦王發覺後,要殺鄭國並停止修渠。可是工程已修了一半,投入了大量財力人力,秦王聽從鄭國意見,才繼續修完。秦國在此戰爭時期,不可能自己削弱自己,在修鄭國渠的同時,又修都江堰(按一部分人的觀點,都江堰始鑿於秦昭王五十一年,即公元前256年,而鄭國渠的前一半工程鑿成於秦始皇元年,即公元前246年,)二者豈不同時嗎?況且,那麼浩大的工程,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決非十年八年內就能完成。當時戰爭頻繁,秦國內政治鬥爭激烈,不可能同時修兩個大的水利工程。秦國假如有水利專家,為什麼又要使用韓國的水利專家鄭國呢?

「秦修都江堰」的八大疑點

四、鄭國渠在秦史書中多次出現,記載詳細,大肆宣揚,而秦史書中對所謂「秦修都江堰」一事隻字不提?秦王不可能對這件功蓋萬世的事,謙虛地隱而不報。李冰是郡太守,地位很高;鄭國是普通工匠,地位很低。秦史中只記鄭國而不記李冰,是舍官述民,這不符合秦史官的寫史原則。

五、《史記》、《漢書》都將都江堰的開鑿時代,排在大禹治水之後,西門豹治水(公元前440年)之前,更比鄭國渠的修建早很多。按《史記》、《漢書》記載,都江堰、鄭國渠不是同時由秦國修建。

「秦修都江堰」的八大疑點

六、《史記》、《漢書》、《蜀王本紀》,都不把鑿都江堰的功勞,記在秦王賬上。《蜀王本紀》直接記載「決玉山」的是蜀王「鱉靈」(即叢帝,古蜀國王之一)「決玉山」也就是鑿玉壘山,或者說是「鑿離堆」,今與玉壘山脫離的一塊山體,即離堆。

「秦修都江堰」的八大疑點

七、《蜀王本紀》把蜀王鱉靈作為「決玉山」的人,而只是在蜀王之外附說了一下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以厭水精」。石犀厭水精,帶有迷信色彩,不是科學。

八、古蜀國的開山老祖宗蠶叢,在蜀人土著心目中有崇高地位,這有三星堆出土的商代的大量燦爛文物,特別是青銅縱目人為物證。

蠶叢即縱目人(古代羌人),二郎神也是縱目,二者實為一人。故二郎廟(即後人呼為二王廟者)大殿,幾千年來供奉二郎神(文革初期才毀壞),故二王廟內有蠶陵(蠶叢遺址),二郎神在宋代就割據了兩川。三星堆古蜀玉蠶叢的玉璋形兵器,與二郎神獨特的兵器———三尖兩刃刀,極其相似。二郎即蠶叢,即古蜀治水治蜀的英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太平天國與義和團的區別是什麼?
被整個世界取悅的馬爾克斯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