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本草綱目》如何流傳到海外並被稱為古代中國百科全書

《本草綱目》如何流傳到海外並被稱為古代中國百科全書

說起《本草綱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本響徹古今中外的醫學寶典,達爾文在其著作中多次這本書的資料,並稱之為「古代中國百科全書」。英國李約瑟稱讚李時珍為「藥物學界中之王子」。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並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葯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被後世尊為 「葯聖」。

《本草綱目》在日本

1603年,江西本《本草綱目》剛刊行不久,江戶時代初期學者林羅山從商埠長崎得到一套《本草綱目》,並獻給江戶幕府的創建者德川家庭,被奉為「神君御前本」。1637年京都出版《本草綱目》最早的日本刻本,並在中文旁用日文片假名填注、標音、訓點,因而看作是《本草綱目》最早的日文版本。不久,日本學界掀起「本草熱」,大批的漢藥物學和本草學著作問世,其中,在《本草綱目》基礎上進行選輯、增補、釋名、註疏、發揮的作品佔了大多數。據統計,在19世紀70年代以前的250年中,鑽研《本草綱目》的專著達30多種。

《本草綱目》在日本如此大受推崇,迅速流傳,是有原因的,在政治方面,德川幕府大力振興經濟,獎勵科學文化,大大刺激了對中國醫藥書籍的需求;在經濟、科技方面,當時中日貿易交通發達,印刷術先進,為中國藥材的輸入和書籍的翻譯、刊行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在國情方面,日本藥材資源貧乏,為減少大批進口藥材的開支,幕府採取鼓勵在國內開發葯源、興辦葯園的政策,而《本草綱目》能為引種、栽培、修治藥物提供豐富的資料;在民族品質方面,日本民族善於吸收國外科學文化的精髓,達到當時最高水準的《本草綱目》一旦傳入日本,自然會迅速流傳開來。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自17世紀傳入日本,隨即受到日本學者的高度重視。一批批學者翻刻刊印、辦學傳授、註解推廣、翻譯普及,或實地考察、辨識、種植書中記載的藥物,傳承此書,發展日本本土本草學,把日本本草學推向高峰。

《本草綱目》在朝鮮

中國和朝鮮自古以來有著頻繁的科學文化交流,彼此互相借鑒,在共同發展科學文化方面各自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根據現在所掌握的史料,《本草綱目》大約在18世紀初傳到了朝鮮。李朝肅宗三十八年(1712年)成書的《老稼齋燕行錄》的「所買書冊」項下,始見有《本草綱目》之書名,這當是朝鮮使者從北京帶回去的。此後,《本草綱目》的中國刊本陸續輸入到朝鮮各地。於是從英祖(1725-1776年)、正祖(1777-1800年)以來,《本草綱目》方成為李朝醫家的重要參考書,到李朝末期其影響尤為顯著。 其中,引證《本草綱目》的最著名的朝鮮醫書是《濟眾新編》。19世紀末的另一位朝鮮醫學家池揚永(字公撤,1885-1935年),更兼通東、西醫學,著有《本草采英》。此書是《本草綱目》的摘錄,主要採集了《本草綱目》中的精華,予以敘說,其稿本至今仍傳世。自從《本草綱目》在18世紀傳到朝鮮後,在200多年內對朝鮮醫藥學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受到好評和歡迎。《本草綱目》在朝鮮的傳播, 是中、朝科學技術交流史中一段有意義的插曲。

《本草綱目》在日本、朝鮮流傳之後,使其國家的醫藥界及博物學界打開了新的眼界。《本草綱目》對日本和朝鮮本草學的分類都產生了明顯的影響,日本醫藥學界在對《本草綱目》進行學習、研究時偏重於藥物的考證與鑒別,而朝鮮醫藥學界則以簡單、實用為宗旨,對原書進行大量的采編和精簡。

《本草綱目》傳入歐洲

至遲18世紀起, 《本草綱目》傳到歐洲。1887年倫敦大英博物館所藏漢籍書目中就有《本草綱目》 1603年江西本、1655年張雲中本及1826年英德堂本等的記載。在華的西方傳教士最先注意到《本草綱目》,並介紹到歐洲。《本草綱目》第一個用歐洲文公開出版的節譯本,出現在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巴黎法文版《中華帝國全志》中。當時不能通曉中文的歐洲本土廣大讀者,最初通過《中華帝國全志》這部名著認識《本草綱目》。當時, 歐洲興起一種「中國熱」。該書出版後, 立即轟動歐洲, 引起各界人士的注意。1736年《中華帝國全志》被譯成英文,題為《中國通史》。1747-1949年從法版《中華帝國全志》被譯成德文,題為《中華帝國及大韃靼全志》。1774-1777年《中華帝國全志》又被譯成俄文。俄籍學者貝勒是19世紀後半葉聞名的《本草綱目》研究家,精通拉丁及英、法、德等西歐語,在華多年又精通於中國文史、致力於植物學及中外交通史。1884年前後 ,他用英文發表《中國植物志-中西典籍所見中國植物學隨筆》。這份作品分為三部分:導言及書目提要、中國典籍中之植物、中國古代本草學之植物學研究。貝勒對《本草綱目》給予很高的評價,曾指出:「植物學若干問題之解決,大有待於中國植物學典籍之研究,栽培植物之源地這一問題,所賴尤多。此某所以取材於《本草綱目》及其他中國著述,雜陳是篇之原旨也。」

18世紀以來, 由於《本草綱目》陸續被介紹到西方, 從而為西方各國醫藥界及博物學界開闊了視野, 他們從中國醫藥寶庫中發現了許多可資借鑒利用的珍品, 把本草學的研究推向新的水平。

《本草綱目》傳入美國

19世紀以來,美國學者也開始對《本草綱目》進行研究。現今美國國會圖書館仍藏有1596年金陵版及1603年江西本《本草綱目》。美國金陵本初由我國傳入日本, 再由日本傳至美國。該金陵本不但是初刻本, 且經日本著名本草學家森立(1807-1885年)之校讀, 彌足珍貴。現在美國很多大學圖書館均可看到明清諸版的《本草綱目》。由此可見,18世紀以來,《本草綱目》已流入美國各地。

《本草綱目》問世至今,這部巨著的學術價值依然熠熠生輝,而且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科學財富。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在其《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對《本草綱目》做出評價:「毫無疑問,明代最偉大的科學成就,是李時珍那部在本草書中登峰造極的著作《本草綱目》。至今這部偉大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國文化中的化學史和其他各門科學史的一個取之不盡的知識源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漢武帝的四個皇后,兩個冊封,兩個追封,到底他最愛哪個皇后?

TAG:譚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