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南第一古印:一件文物,一段民族史

海南第一古印:一件文物,一段民族史

海南省博物館藏珍寶有一枚「朱廬執刲[kuī] 」官印。

1984年5月出土于海南樂東縣誌仲區潭培鄉。

官印通體為銀質,印紐是一條獸首小蛇,印文為陰刻篆文「朱廬執刲」,「朱廬執刲」銀質官印是海南首次發現的國家一級文物,被譽為「海南第一古印」。

「朱廬執刲」銀質官印印文為典型的西漢風格,刻畫線條流暢,筆法嚴謹,印紐獸首蛇身形象生動,憨態可掬。

朱廬執刲銀印中的「執刲」也稱作「執圭」,原為楚國爵位,西漢沿用了這種制度,用以冊封有功的大臣。

《漢書》記載:「初,武帝征南越,元封元年立儋耳、朱崖郡,皆在南方海中洲居,廣煲可千里,合十六縣,戶二萬三千餘。」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將軍路博德平定南越之亂(國都番禺)。

次年,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伏波將軍率軍自徐聞(今廣東湛江),過南越(番禺),登臨海南島,設置了珠崖、儋耳二郡。

漢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儋耳郡併入珠崖郡。

漢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撤銷珠崖郡,改為朱廬縣(一說珠廬),朝廷賜「朱廬執刲」印給當地的守官。

「朱廬執刲」銀印發現於1984年,文化館工作人員在海南黎族村寨開展文物普查。

在深入潭培鄉調查的時候,發現一群村民在打牌,每個玩牌的村民臉上都有一些方形的篆文紅印。

工作人員上前打聽,才知道,村民輸了一局,就會用一枚印章在臉上印一次紅印,有點類似北方打撲克往臉上貼紙條。

工作人員看到那枚印章,感覺非同尋常。

原來是村民劉清高在種橡膠樹的時候,挖出了距離地面三十厘米的一枚印章。

工作人員帶迴文化館,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一年後《人民日報》報道了這個消息,引發考古界的高度重視。

「朱廬執刲」銀印在海南出土,充分證明了海南島早在兩千多年前就隸屬於漢朝中央政府,是研究海南歷史沿革、政權交替的重要實物史料,堪稱價值連城,是名副其實的鎮館之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可憐的《永樂大典》正本神秘消失,副本現存4%,那96%呢?
北宋落榜考生,兩次夢見同一白衣人,終成「進士名醫」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