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全網最全最精彩《姜文傳》第二彈!帶你領略中國最牛導演前半生

全網最全最精彩《姜文傳》第二彈!帶你領略中國最牛導演前半生

全網最全最精彩《姜文傳》第二彈!帶你領略中國最牛導演前半生

《姜文傳》第一彈回顧

6

在中戲排話劇的時候,有人跟姜文說,你導戲比導演系的還好。拍《芙蓉鎮》時,謝晉鼓勵他多出主意。到了《本命年》,謝飛直接說,你小子早晚當導演。在《大太監李蓮英》片場,田壯壯說,你來導,我給你演。

他印象最深的是拍《紅高粱》,一路吵著拍完,「哐」一下就轟動世界了。姜文說,這樣的話,那回頭我也拍一個。

劉曉慶就等這句話了:你早該當導演了。這一鼓勵,姜文犯了慫,說要先去美國學幾年導演再回來,劉曉慶為此跟他大吵一架,說要干就抓緊,時間不等人。臨了,遞給他一句未來導演生涯的總結陳詞:你會成為中國最出色的導演。

姜文被說動了。又說,不會有人給我投資的。劉曉慶說,你先選題材,投資我來想辦法。

姜文先是看上池莉的小說《你是一條河》,後又看上蘇童的小說《紅粉》。二者都因版權已售或其它原因,未果。

後來有一次,王朔塞給他一本《收穫》。凌晨兩三點,臨睡前,他想著看點什麼,想起王朔給的雜誌,一翻開,再合上的時候,天都亮了——這是王朔的最新作品《動物兇猛》。

看完《動物兇猛》,姜文說,這部小說像針管插進我的皮膚,血「滋」地一下冒了出來。這小說讓他聞到了大食堂的味兒、聽到了西藏歌。他覺得這應該拍成電影。

那陣兒在自己家或是王朔家,姜文總是東問西問,打聽這小說的背景、原型,為什麼一定要處理某些事件。王朔說不清,說這就跟情人約會一樣,非得寫下去不可。

全網最全最精彩《姜文傳》第二彈!帶你領略中國最牛導演前半生

姜文鼓勵王朔改成劇本,王朔拒絕,只答應幫忙推薦別人。有一天,王朔對姜文說,我也別推薦別人了,我就推薦你吧。你改,你自己來。

姜文只好自己動筆。他把自己關在一間6平米的小屋,睜眼就寫,困了睡,餓了泡一袋速食麵。王朔的小說像一條引線指引著姜文往前開掘,挖到一個炸點,遍地金花。

他寫的渾然忘我,不知今夕。有一次,一個朋友在12號下午去找他,姜文說,你在客廳等我。寫了一會兒,再出來時,他問什麼時候了,朋友說,已經13號了。

1992年6月13日,姜文將6萬字的小說改成了9萬字的劇本,取名《陽光燦爛的日子》。王朔說,我學習了一下,知道電影劇本怎麼寫了。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馬小軍,主要講的是文革期間,馬小軍以及一幫大院子弟的青春往事。關於這段生活,同為大院子弟的崔健有一個說法:


沒吃過什麼苦,也沒享過什麼福,我們是在陽光燦爛下生長的一代人。父母是部隊的,沒有受到文革的衝擊,在這一點上,我們更願意說我們的直覺受到了保護。你從王朔或者姜文身上,你看到的是一個人自然成長的精神狀態,他沒有被磨掉稜角。

原劇本分三段,影片中會出現七八歲、十六七歲和三十多歲三個馬小軍。成年馬小軍,由姜文自己演。不過後來他自己的戲份,只留了個尾巴,其餘盡皆砍去。所以最初找另外兩個「馬小軍」的時候,唯一的條件是:像姜文。中戲同學劉小寧給他做導演助理,全國撒網打撈。

當十來個「少年姜文」站到面前,姜文看懵了,他也不知道誰像自己。最後姜文母親過來,定了這件事兒,她說,夏雨挺像你中學時候的。於是青島市少年滑板冠軍夏雨成為本片第一男主角。

夏雨之前,最早定下的是童年馬小軍的扮演者韓冬。姜文說,我見他時,一下子有了無限的想像力,而且像是吸了氧一樣,覺得整個攝製組的血液開始流動,讓我特別興奮。

姜文寫劇本時,就想著一定要請王學圻和斯琴高娃來演馬小軍父母,因為他們和自己父母有幾分相像。後來在片場,姜文躲在監視器後面邊看邊感嘆,哎呀真像我媽。

斯琴高娃為了演好媽媽這個角色,和姜文母親聊了很多次。片中有一場斯琴高娃扇夏雨巴掌的戲,一條條拍下來,斯琴高娃的手和夏雨的臉,都腫到無法繼續拍攝。

姜文母親聽說高娃演得特像自己,就去片場看戲。看完,病了兩天。姜文說,我媽沒發現自己打孩子,但那會兒我幾乎天天挨打。

陸續找齊夏雨、陶虹、耿樂、寧靜等年輕演員,姜文將他們送到京郊良鄉一個部隊汽車團,開始「浸泡演員」:

在汽車團,我們切斷了一切的對外聯繫,要求他們天天聽那個時代的歌曲,看那個時代的報紙,請王朔給大家做傳統思想教育。那裡還有個游泳池,讓他們鍛煉,還請來雜技團的老師教自行車。

等他們回來的時候,姜文從他們身上,聞到了那個時代的味兒。

姜文不是拍電影,他是「找電影」。他說我認為一個導演應該事先看到和聽到他要拍的這個電影,再把它找出來。


他覺得戲裡馬小軍鑽的那根煙囪顏色不對,就讓人給染了;他覺得開場戲裡飛機的顏色不對,給染成國防綠;他還覺得馬小軍父親身上軍裝的顏色也不對,應該是最發白的黃軍裝,於是上天入地去找;他後來又覺得米蘭掛在牆上那張照片,不如小說里描寫的那麼美妙,於是在院子里架上機器,讓寧靜站在那兒,拍電影一樣拍了23040張。

寫劇本時,他聽的是馬斯卡尼的歌劇《鄉村騎士》和一些文革期間的歌曲,然後就聞到柏油路的味兒和焊東西用的乙炔味兒,聽到音樂聞到味兒,寫起來,他形容那種感覺像是在筆錄,有時候追不上,把音樂倒回來再聽,又追上了。

《鄉村騎士》後來成為影片的主題音樂。做後期剪輯時,很多段落他壓根沒按音樂剪,剪完一配音樂卻正合適。人家說,這音樂長他心裡了。

拍攝過程中,每天燒錢之快,超出了姜文的想像,緊接著又有投資方臨時撤資,資金鏈眼看斷裂。王朔說,有一次在北京飯店一個飯局上,大家都問他戲什麼時候拍完。一個演員開玩笑說,聽說片子改名叫《大約在冬季》,姜文差點急了。

還是王朔過來,一個大腳開球解了圍:有個法國製片商,叫讓·路易,讓他幫幫忙也許能把這事兒做了。

讓·路易看完四個多小時初剪樣片,說,誰錯過這片兒就等於錯過費里尼第一部電影。又給彼時正在戛納做評委的德國導演施隆多夫遞上一腳。

施隆多夫接到球,看了10分鐘片段,說,這個小夥子戲拍得真好。一腳將姜文送進自己的歐洲最牛製片廠做混錄。

在德國做後期第一天,一個威尼斯電影節選片人興奮地對他說,《陽光燦爛的日子》入選了威尼斯電影節。姜文納悶了:我還沒做混錄呢。對方說,所以要祝賀你啊,沒混錄就被選上了。

很快德國的混錄聲帶素材寄到了北京,姜文要立即進行修改剪輯。當時全北京只有一台機器滿足剪輯要求,被正在拍《風月》的陳凱歌借走了。

姜文當時和陳凱歌不是很熟,他打電話給陳凱歌說想借用一天。陳凱歌說,行,你哪天用?姜文說,你們哪天休息我哪天用。陳凱歌說,不,你哪天用我哪天休息。客氣半天,姜文不客氣了:那你明天休息吧。

剪輯的時候,有個地方吃不準,姜文就問王朔拿主意。王朔說,挺好啊。姜文說,但是我可沒看別人做過。王朔說,我不知道你們拍電影的都怎麼想的,要是我寫小說的時候,別人沒這麼寫過的才牛逼呢。

一天夜裡,王朔的呼機響了,上面打出一行字:《陽光燦爛的日子》獲第51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17歲的夏雨成為威尼斯電影節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全網最全最精彩《姜文傳》第二彈!帶你領略中國最牛導演前半生

1995年,《陽光》成為全國票房冠軍,姜文趁熱開了陽光燦爛製作公司。 在他辦公室牆上,掛有馬、恩、列、毛、斯五張畫像。畫像底下站過一個興高采烈的合影者——昆汀·塔倫蒂諾。

倆人很投緣,見面就是一頓瘋狂合影。在姜文眼裡,昆汀活脫一美國東北人:好吃,好聊,好喝大了吹牛逼,摟脖子搓後脊樑,說去美國找我去。你要不找我你就是孫子。

《陽光》拍攝結束這一年,姜文和劉曉慶和平分手。同一年,姜文和法國學者桑德琳的女兒出生。

女兒的名字叫姜一郎,是他在法國一家露天咖啡廳想好的。姜文樂壞了,忙忙叨叨給女兒洗澡、換尿布、喂牛奶、喂水。姜文說,我常常望著她,內心有說不出的感動。

7

1997年,姜文主演張藝謀的《有話好好說》,演了一個拍婆子不要命的北京楞頭青年。

全網最全最精彩《姜文傳》第二彈!帶你領略中國最牛導演前半生

後來姜文參加該片首映活動,下來的時候,一個觀眾隔了好幾個人,一把抓住他,憤怒地說,姜文,你拍完《陽光燦爛的日子》,你不幹正經事了。說完扭臉就走了。姜文當時懷裡抱著一堆花,甚是尷尬。

再拍片子的事兒,其實姜文一直在琢磨。有一次他和王學圻、馮玉亭吃飯,吃到興頭,姜文講了個有聲有色有細節的故事。王、馮手上捏著筷子,40多分鐘之後,該怎麼捏著還怎麼捏著。聽完,他們說,你就該拍這個。

這個故事就是尤鳳偉的小說《生存》。當時他選了好幾個關於中日戰爭題材的小說,《生存》的故事內核讓他一眼相中:


一個本來沒有介入戰爭的村莊,突然來了一個日本兵和一個翻譯,他們怎麼互相面對?而由於這個翻譯的作用,本來善良的老百姓不能正確地認識對面的敵人,以至於自大、膨脹,使用了錯誤的手段。這其中有殘暴敵人的問題,更有翻譯官因為私慾而誤導的問題,於是事情開始往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

姜文迅速買下《生存》版權,並將小說作者尤鳳偉和《有話好好說》的編劇述平拉入伙,開始籌備第二部導演作品——《鬼子來了》。

寫這個劇本,姜文聽的是日本軍歌和中阮演奏家劉星的專輯《一意孤行》。他從日本軍歌里聽出了一種「青春期的無法控制的瘋狂和理想」。

他用別人都快受不了的超大聲量放大這種瘋狂,於是每個細節都聽得很清楚,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說話的口音,歷歷如耳聞目睹。

他扯過白紙畫外景:這是炮樓,那是長城,中間是村子。人家一看,說他異想天開。結果在潘家口找到個水庫,山形和長城的走向,幾乎照著他的畫兒長的,只是方向反了。

他去日本看靖國神社, 在一家武士刀店,看上一把400年的武士刀,要買。老闆說這是文物,不賣。回頭人家問他,你買它做什麼?姜文說,這把刀給中國人帶來恐懼,擺脫這種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攥在手裡,跟我的手合一,讓它屬於我。

本片中,姜文飾演男主角馬大三,女主角選中了專業排球運動員姜鴻波。日軍俘虜花屋小三郎的扮演者,請來了香川照之。

香川照之大部分時間是被裝在麻袋裡,扔在地窖,一扔就是一整天。香川照之為此陷入深深的不安:他擔心人家把他忘了。

姜文拍出來的成片,動作之快台詞之密,總感覺特著急。但在拍的時候,他不急不慢,要等到滿意。

有一場戲,要等到下午3點光線正好的時候才能拍。劇組一大早就到了拍攝場地,姜文和大家都在踢球。踢一會兒球,姜文翻身上馬,留下一句「好好看劇本」,便朝山邊的洞口拍馬而去。

最後一場戲是香川照之揮刀斫了馬大三的頭。資深高爾夫球愛好者姜文說,砍頭的時候,你要像打高爾夫球揮杆那種姿態。香川照之一刀揮出去,《鬼子來了》。

全網最全最精彩《姜文傳》第二彈!帶你領略中國最牛導演前半生

姜文父親在本片里也有客串,戲份後來被剪了。片子剛剪好那天,父親端著面過來,預備邊吃面邊看,結果兩個半小時過去,面一根不少的坨在碗里。

拍這部電影時,姜文35歲。許多人都認為《陽光燦爛的日子》是他的自傳,姜文說,我這35年來的人生總結是馬大三:我找到這樣一個故事表達恐懼、善惡、死亡、愛恨這些一直折磨我也一直梳理不清的東西。

在劇組第一次見面會上,姜文反覆說,大家都要好好學法語,我們這部電影一定要送到戛納去,爭取獲獎。2000年,《鬼子來了》獲第53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在戛納,姜文和桑德琳、姜一郎一家三口,首次公開亮相。走哪兒,戛納當地人都認識,給豎大拇指。

8

《鬼子》之後,2000年到2005年,姜文埋頭做起了演員。也是在這個階段,姜文的「霸道」,開始廣為流傳。王朔說,演員身份的姜文很危險,年輕的導演根本就拿他沒辦法。

2000年,29歲的陸川,揣著寫了三年的劇本《尋槍》到處兜售,沒人投。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劇本連同一封信託朋友轉交給了姜文,請他主演。姜文看了劇本後,心生喜歡,約他見面,幫他找錢,旋即立項拍攝。

籌備期間,姜文會隔一天打個電話,監察陸川是否在專心修改劇本。到了具體拍攝,姜文的小主意大意見流星鏢一般往外發,認戲不認人。急眼的時候,他扔掉陸川的導演椅,撕過陸川非要放上天的孔明燈。第一次當導演的陸川,躲閃不及,常常傷到自尊心。

據說有一次他一邊哭,一邊給該片出品人王中軍打電話訴苦。到了後期剪輯階段,他一度把片子藏起來,不讓姜文「指導工作」。

但有人從第一個剪輯版本到後來的版本一個個跟著看下來,發現初版暴露的問題漸漸消隱,它越來越像一個「正常」的電影。

姜文的同學劉小寧,也有在《尋槍》中出演。他直言不諱地說,雖然《尋槍》的導演和編劇是陸川,但它實際是姜文的作品,包括台詞設計、給演員說戲。

馮小剛也了解這背後的事,他說,當時公司都不認識陸川是誰。是沖著姜文的面子,如果沒有姜文,就沒有陸川的今天。

姜文時隔多年被問到這事兒,火氣上來:不只是說找我來做這個演員,我還幫他找錢,我做了監製。後來他說我欺負他。有幫人找錢、又當演員、又當監製這樣欺負的嗎?

全網最全最精彩《姜文傳》第二彈!帶你領略中國最牛導演前半生

《尋槍》這事兒過去後,陸川擦乾眼淚,念起姜文的好:姜文就像桃谷六仙,很霸氣的把真氣灌入你的體內,但有一天你能把這個化開,那真是一筆財富。

之後幾年,姜文的「霸道事件」接二連三發生:


2002年底,導演陳逸飛與姜文因嚴重分歧而致《理髮師》停拍;2003年,拍完《天地英雄》後,日本演員中井貴一回國撰書,怒批姜文;2003年,由於「劇本問題」導致《陳賡大將》停機;2004年,出演《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與導演兼主演徐靜蕾發生爭執;2005年,因「劇本和戲份問題」迫使製片方換掉電視劇《大清風雲》導演張婉婷。

在姜文的朋友與合作過的人看來,外界描述的姜文像是另一個人。

香川照之說,他根本還是個孩子,一個不到一歲的孩子。因為當你是個成人了你就得放棄很多你的想法願望,他卻還是一個孩子,堅持自己想要的,這其實很棒。

趙薇說,姜文有時候很雄辯,但是他真的很孩子氣。他的孩子氣表現在較勁兒。太較勁了,但你不會覺得他是惡意的。

好友蘇小明對姜文的霸道乃至獨斷很是理解,「他心思不在別的地方」。

早在姜文還在青年藝術劇院的時候,姜文和蘇小明出演話劇《科諾克或醫學的勝利》。有一場戲是,姜文提出讓蘇小明扮演的護士搬道具椅,蘇小明認為沒必要搬,她10天沒和姜文說話。10天後姜文才發覺,問她,你是生我的氣嗎?蘇小明更氣了,說,我出名時還沒你呢。

……

欲知後事如何,關注「第十放映室」頭條號,明天繼續


推薦閱讀

《姜文傳》第一彈


評論的人!成為你們村的美麗傳說

轉發的人!永遠可以跟隨自己的內心

點贊的人!中國電影將因你變得更好

打賞的人!人生必將迎來無限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