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闢謠「多抽血」,更要關注獻血者的獲得感

闢謠「多抽血」,更要關注獻血者的獲得感

因為獻血者為「熊貓血」,血站工作人員在未經得同意的情況下多抽了100毫升?4月3日,湖南省郴州市衛健委對此闢謠,獻血當事人稱並未發布「獻血時被多抽」的相關言論,網路相關文章系杜撰。郴州市中心血站也澄清稱:初篩階段無法檢測是否「熊貓血」。

關心此事的人鬆了一口氣。國家提倡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如果真是未經獻血者同意多抽血,不僅違反了《獻血法》「嚴格禁止血站對獻血者超量、頻繁採集血液」的有關規定,還涉嫌侵害公民健康權。

然而,「多抽血」的謠言在短時間內傳播得如此廣泛,並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公眾恐慌情緒。這種「叫魂」式謠言肆意傳播,會削弱公眾的獻血意願,影響無償獻血事業的大局。

簡單的闢謠並不足以消除後果。謠言是虛弱的,但傳謠者所利用的社會問題則是冰冷而堅硬的。要從根本上消除誤解,不僅要依法嚴厲打擊謠言,更要審視當下的獻血管理機制:讓獻血過程更透明,用血機制更便捷,讓「好人得到好報」。

相關新聞下就有不少網友留言:自己在獻血時就遭遇工作人員「誘導」。北京血液中心供血科副科長張偉東在接受澎湃採訪時也表示:為減少排異反應的幾率,工作人員一般會鼓勵選擇400毫升的捐獻量。而400毫升已經是單次採集量上限。

應該說,從醫學角度來說,「鼓勵」獻血者一次多獻一些是有道理的。但是「有道理」的勸說還應該體現為「有溫暖」的表達。畢竟,獻血者是無償貢獻自己的愛心,是把自己汩汩鮮血注入血袋中,獻血過程應該體現出對於獻血者意願的尊重。鼓勵多獻血不能搞得像飯店服務員勸說「多點兩個菜」那樣粗暴、勢利。

工作人員能不能向獻血者主動、詳細釋明多獻血背後的利害關係?能不能根據獻血者的健康狀態提出「朋友般」的專業建議?如果這麼做了就避免了很多的誤解。

當然,鼓勵參與無償獻血,不能全靠現場的解釋,還需要廣泛宣傳和科普,提升獻血者的榮譽感,打消公眾對獻血的各種顧慮,落實對獻血者的優待政策,滿足獻血者的獲得感。

之前,法律和地方法規明確規定,獻血者及其直系親屬有「優先用血權」,但是在不少地方,一旦遭遇用血緊張,「優先用血權」會被醫生直接忽視。甚至有人累計獻血達上千毫升,但真的等到親人需要用血時,卻被一句「血站沒有血」打發了,還得被迫搞「互助獻血」。

這次「多抽『熊貓血』」無疑是謠言,但解決公眾質疑和誤解的根本路徑還是在提升獻血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性,切實保障獻血者的獲得感:從現場不再出現催促「多獻」的聒雜訊,到「優先用血權」不掉鏈子。

(來源:澎湃新聞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趙宇不被起訴,這次正當防衛認定不難
「瘧原蟲治療癌症」有多少科學依據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