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魯智深在種家軍用什麼兵器?看看禪杖形狀和《武經總要》就知道了

魯智深在種家軍用什麼兵器?看看禪杖形狀和《武經總要》就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魯智深用的兵器是一條重達六十二斤的鑌鐵禪杖,可是很多人都把那禪杖的樣式搞錯了——以為就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一頭是一個板鍬一樣的鏟子,另一頭是個兩頭尖尖的月牙兒。這樣的兵器可戳可砍,招招見血。但是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知道,魯智深幾次殺人抓人都很「溫柔」,不是戳砍而是拍打。於是大家開始懷疑:電視劇里武松用的好像是方便鏟而不是禪杖,而且五尺長的方便鏟似乎也太短了點吧?

其實大家都是被電視劇誤導了,沙僧用的禪杖不是方便鏟,這一點在西遊記里有過闡述,豬八戒第一次見到沙僧的降妖寶杖的時候,就嘲笑那是「個什麼哭喪杖」。當然魯智深用的禪杖也不是方便鏟:「肩頭禪杖,橫鐵蟒一條。」

咱們今天不是要跟電視劇較真兒,因為電視劇演著好看就行,如果讓魯智深扛著唐三藏那樣的九環錫杖,畫風確實有點搞笑。搞笑歸搞笑,去過寺廟的讀者也都知道,方便鏟和禪杖根本就是兩回事,所以我們知道魯智深使用的是禪杖而不是大鐵鍬就行了。

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是:魯智深為什麼一定要打造一條僅有五尺長卻重達六十二斤的鑌鐵禪杖?這是不是跟他在種家軍用過的兵器有關?

大家都知道,魯智深身長八尺,五尺禪杖在他面前,連齊眉棍都算不上,如果不是曾經用過形制相似的兵器,魯智深是不會給自己量身定做這樣一件古怪兵器的。種家軍兵馬提轄出身的魯智深,用的自然是宋軍制式兵器,那麼我們就可以去宋朝的《武經總要》中去找答案了。

首先我們可以排除的是朴刀,因為宋軍根本就不裝備朴刀——玉麒麟盧俊義家財萬貫,美髯公朱仝都頭出身,一開始用的都是朴刀,祝家莊壯丁更是幾乎人手一把朴刀,就連三腳貓宋江逃難的時候,也扛著一把朴刀,走在大路上也沒人管,只因為宋朝百姓家不允許購置使用鎧甲弓弩,但是朴刀卻不在禁止之列。

作為宋朝當時的精銳部隊,種家軍的裝備無疑是一流的,《武經總要》中列舉的兵器,他們都裝備得起,咱們再用排除法來去掉幾種可能。

倒拔垂楊柳的超級大力士魯智深,應該用超重的打擊兵器,自然是不會玩兒什麼長槍短劍的,而且禪杖怎麼看也不像長槍。按照《武經總要·前集·卷十三》的記載,宋軍首選的重型打擊兵器是蒺藜和蒜頭骨朵:「以鐵若木為大首,其首形制不常,或如蒺藜,或如羔首,俗亦隨宜呼之。」但是禪杖兩頭一般粗,應該不是蒺藜或骨朵。

除了蒺藜和骨朵,宋軍還把一種農具改良後用來對付西夏遼金騎兵,那就是連枷,在軍中稱呼就是鐵鏈夾棒:「其狀如農家打麥之枷,以鐵飾之,利於自上擊下,故漢兵善用者巧於戎人。」這種傢伙原本來自異族,宋軍收為己用,而且玩得更溜。

據說今天的雙截棍和捎(也寫作稍、哨)子棍就起源於宋軍的鐵鏈夾棒,更有人說宋太祖趙匡胤用的就是這種兵器,這一點無從考證,只好存疑。鐵鏈夾棒是兩截的,跟禪杖也有本質性的區別。

那麼跟禪杖長短形制有八九分類似的兵器,就只剩下一種了,那就是「取堅重木為之,長四五尺」的棒族武器(大抵皆棒之一種),長度四五尺,重擊兵器,跟水滸原著中魯智深的兵器如出一轍。但是宋軍中的這一種兵器,卻有四個名字:「曰棒、曰輪、曰杵、曰桿」。這棒、輪、杵、桿四個名字之下,還有小名兒分支,比如棒又分訶藜棒、鐵撾、鉤棒、狼牙棒四種。

「長細而堅重者,為桿。」魯智深用的禪杖五尺長六十二斤,是個「短粗胖」(大約合現在一米五到一米六長,北宋一斤在680克到640克之間,按照650克計算,也有八十多斤),所以「桿」也可以排除。

至於輪,是不是在桿棒上裝了一圈刀刃,就無從知曉了,但顧名思義,應該與禪杖不沾邊。

這樣一來,就只剩下棒之一族了。棒中最簡單的是訶藜棒,就是鐵包著木杆(以鐵裹其上者,人謂訶藜棒);有邊將如種家軍者,在棒子頂端裝上刀刃,下邊做了兩個倒鉤,謂之鉤棒;只有倒鉤而沒有刀刃的,叫鐵撾,打虎英雄李存孝用的就是這玩意兒;最後一種就是狼牙棒,狼牙棒什麼樣不用解釋,唯一需要解釋的是不僅金兵會用狼牙棒,那也是宋軍的制式裝備。

看到這裡我們就不難理解魯智深在戰鬥中的表現了:「馬靈正在飛行,卻撞著一個胖大和尚,劈面搶來,把馬靈一禪杖打翻」;遇見方臘,還是「一禪杖打翻,便取條繩索綁了。」

看起來我們憨直可愛可敬的魯智深魯大俠,就像一個打悶棍的強盜,而他用的,自然也是沒有尖刃的短棍子。

在筆者看來,魯智深長僅五尺,重大六十二斤的鑌鐵禪杖,跟《武經總要》中記載的訶藜棒和狼牙棒比較近似,所以我們可以推斷,魯智深在種家軍中最拿手的兵器,應該是棒族中的一種,而最貼近禪杖的,是訶藜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晁錯為何建議漢文帝跟匈奴開戰?他總結的漢軍五個強項是否準確?
亂認祖宗賠了銀子又丟官:夏徵舒的後人和秦檜的後人,誰更可笑?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