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19歲華裔女孩,發現降解塑料的方法

19歲華裔女孩,發現降解塑料的方法

青少年華裔科學家

想一想,19歲時的你,每天會做些什麼呢?

在這個剛升入大學的年齡,很多人或許會沉迷於遊戲、動漫,或者刷微信、睡懶覺。

可是,有這樣一位女孩,她在19歲時,就已經成為了一名身價高達近5000萬元的科學家,並被加拿大慈善機構PlanCanada評選為「全國20歲以下的20名頂尖青少年」之一。

她就是華裔女孩姚佳韻。

1

結緣

姚佳韻從小生活在中國潘陽市,小學四年級時,跟隨父母移民加拿大。一次環保主題的野營活動,讓她對環保科技產生了興趣。

這次野營活動,是針對垃圾分類處理而進行的實踐。當她來到電子廢品回收處,眼前成堆的塑料垃圾山著實讓她嚇了一跳。

她問站在身邊的工作人員:「塑料垃圾如何銷毀呢?」

工作人員嘆息了一聲道:「可能5000年都不會消解。」

「塑料中應用極廣的塑化劑,是一種很嚴重的污染物。不僅危害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更讓人揪心。

2

一物降一物

回到家後,佳韻一直想著在垃圾場看到的那一幕,以至於晚上夢見自己竟然被垃圾吞噬,不由心驚膽戰。

一定有東西可以對塑料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她心想。憑著這種信念,姚佳韻找到搭檔汪郁雯,兩人決心一起為環保做點事情。

在此後的日子裡,她們在電腦前閱讀了成百上千篇科學論文,摘錄出每一個可能突破的點,並找出與之相關的線索,依次進行排查。最終,她們將目標鎖定在微生物上。

沒有設備和更多的資金投入,她們向哥倫比亞大學的林賽博士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出人意料的是,林賽博士讓姑娘們加入了他的實驗室,還讓他的研究生亞當和詹姆斯輔助實驗的進行。

有了林賽博士的幫助,姑娘們從理論走向了實踐。前方的道路又光明了些,這讓她們的信心更強了!

然而,這一切僅僅是剛跨入大門而已。

接下來的是無止境的實驗,針對所有可能的元素進行篩選。這也就意味著,她們在實驗室的時間幾乎佔據了所有的課餘時間。

別人在運動的時候,她們在實驗室;別人在旅遊的時候,她們在實驗室;別人在參加Party的時候,她們依然在實驗室。

就這樣,她們用最原始的排查法逐一實踐,在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後,終於找到了一個純天然無污染的解決方案。

3

利用細菌降解塑料!

實驗結果一公布,就引起了她們所在地的環保機構的重視。

這項研究,也順利幫她們拿到了「加拿大生化科技挑戰賽」的冠軍。緊跟其後的,是全球最大的演講舞台TED的邀約。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分享經驗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連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和Google創始人之一賴利·佩吉都想聽她們分享實驗經驗。

眾多的科技開發公司主動聯繫她們

希望可以開發她們的技術,並將實驗成果更有效地運用到生活中。

但是,姚佳韻與汪郁雯選擇繼續實驗和研究。她們認為,塑料降解技術雖然不錯,但在實驗室內做出的結果和用到大自然中的效果會有差異。

想要更好地促成技術順利開發,不僅需要大量時間,也需要更多知識。於是,她們選擇回歸校園,繼續研究這個課題。

她們一直堅信

微生物在環境問題上起著積極的影響,只是現在還不夠明顯。今後,人們不僅能依靠細菌解決惡性發展的環境問題,更可以用創新手段,讓微生物對環境的作用更具衝擊力。

當環境問題成為世界問題,姚佳韻和她的夥伴用行動告訴我們,少年也可以積極地影響世界!

法師開示:

修行就要有一顆普度眾生的佛心,即對社會的愛心和責任心。

對於宇宙來說,人不過是滄海一粟,但絕不是無關緊要的。很多人不明白自己對於整個世界的意義,認為自己的生活只和自己的生活圈有關。

實際上,你做的每一件事都與眾生有關。你做好一件事情,對於你自己、你的親人、你的同事,甚至整個國家、整個社會都會有積極的意義,這就是你對眾生的貢獻。

迴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喜法師 的精彩文章:

恭逢三界導師釋迦牟尼佛涅槃日:為何您的告別是在春暖花開之時?
穿上那件義工服,三寶就已經在加持你了!

TAG:傳喜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