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馬斯洛:高級的抱怨是高層次生活的標誌

馬斯洛:高級的抱怨是高層次生活的標誌

人總是會抱怨的。沒有伊甸園,沒有天堂,沒有極樂世界,除了一兩個短暫的幸福時刻,因此無論人得到了怎樣的滿足,都無法想像他們會完全滿足。

這本身就是對人性能達到最高點的否定,因為這意味著在達到這點之後就不會有進一步的提高了——這樣的話當然是無稽之談。我們無法想像百萬年的不斷發展能給我們帶來這樣的完美經過。

01

關於低級怨言、高級怨言和超級怨言

低級怨言:

我認為我們稱為低級怨言的是那些對於生物學和安全水平的抱怨,或許也可以包括群體水平和從屬於非正式的、社交團體的抱怨。

例如,生活在專制混亂的工業環境中的工人,確實面臨著貧困的危險和對飢餓的恐懼,在這一最低水平上,產生是對於寒冷、潮濕、危及生命的險情、疲勞、簡陋的棲身之地,以及所有這些基本生物學需求的匱乏的怨言。

高級怨言:

更高水平的怨言主要表現在尊重與自尊水平上,涉及的問題包括尊嚴、獨立自主、自我尊重和來自他人的尊重、價值感、由於自己的成就而得到稱讚、獎勵和信任等等。這一水平的怨言可能大都涉及尊嚴的喪失,或是自尊和威望受到的威脅。

超級怨言:

就超級怨言而言,在我的印象中是在自我實現的生活中所擁有超越性動機。更明確地說,可以概括為存在價值。這些關於真、善、美、正義、公平等的超級需求也會在工業環境中表現出來。

例如經常出現的對效率低下的抱怨。實際上,這是抱怨者對他所生活的世界中的不完美進行評論。或者他可能會抱怨沒有獲知全部真相、所有事實,或是自由溝通中的其他阻礙。

02

高級的抱怨是高層次生活的標誌

人類總是能把可以得到的任何滿足、幸福、幸運攬入懷中。這些幸福將會給他們帶來片刻的極度歡樂。然後,當他們適應這樣的幸福之後,他們會將其忘記,並開始尋求未來更高的幸福,在我看來,這似乎是不斷進入無限未來的永恆過程。

因此,我認為強調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我在管理文獻中看到了大量的失望和幻滅和個別放棄整個開明管理哲學而回到專制管理的案例,因為即使條件已經有所改善,抱怨之聲仍不絕於耳,因此管理層對員工缺乏感恩之心深感失望。

但是動機理論告訴我們,永遠都不要期望怨言會終止;我們只能期望怨言變成越來越高級的怨言,也就是說,從低級怨言發展為高級怨言,最終達到超級怨言。

原則上,這與我所寫的人類動機論是一致的,動機是沒有盡頭的,僅僅是隨著條件的改善不斷向越來越高的水平發展。這也符合我的挫折水平觀念。

也就是說,我不認為挫折必然都是壞事;挫折也是有層次的,從低級挫折向高級挫折的發展是幸福、幸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個人成熟度的標誌。

例如,抱怨我所居住的城市的花園設計不完善,引發了婦女委員會的熱烈討論,並抱怨公園中的玫瑰花壇沒有得到妥善管理,這本身就是一件美妙的事,因為這標誌著抱怨者們正生活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

你能夠抱怨玫瑰花壇,說明你吃得飽,住得暖,你不用害怕黑死病,不用害怕暗殺,警察和消防隊盡職盡責,政府親民高效,教育機制完善,地方政治昌明,許多其他先決條件已然得到滿足。

關鍵是,不能把高水平的抱怨簡單地看成和其他抱怨一樣;它必須作為一種標誌,即所有的先決條件都已經得到滿足,才能使出現這一高水平的抱怨在理論上成為可能。

03

學會和提高抱怨水平,而不是期望他消失

如果一位開明而智慧的管理者能夠深刻理解上述一切,那麼這樣的管理者就會期望通過改善條件來提高抱怨的水平,同時提高挫折水平,而不是期望通過改善條件來使一切抱怨消失。

這樣他們就很少因為克服困難、花錢費力地改善工作條件,抱怨仍不絕於耳這樣的事情,而深感幻滅並怒氣難消了。

我們必須學會尋求的東西是:這些抱怨是否在動機水平上有所提高?這是真實的考驗,當然,所有這些都是可以預期的。

而且,此外我認為這也意味著我們必須學會對怨言水平提升這樣的事情深感愉快,而不僅僅是滿足。

我認為我能由此得出一個普遍性的結論:任何包含人際關係的組織機構的健康狀況或發展水平,在理論上都可以通過評估怨言和抱怨的層級高度這樣的方法加以判斷。

一件必須要牢記的事是,無論婚姻、大學、中小學校、父母有多好,都仍然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也就是說,總會有抱怨和怨言的出現。

同樣應當理所當然地認為,有必要將這樣的抱怨和怨言分為正面的和負面的,人們對於任何更基本需求的剝奪或受到威脅或危害,都會做出快速而尖銳的抱怨,儘管人們在這些需求很容易得到時,根本不會注意到這樣的滿足感,或認為它們是理所當然的。

換言之,如果你問某人他所處的環境好在哪裡,他是不會想到和你說他的腳不會弄濕,因為地板並沒有被水浸泡,或是沒有虱子和蟑螂,等等。他會認為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而不會認為這些是優越條件。

但是如果所有這些理所當然的條件都消失了,這時你一定會聽到他們的哀號。換一種方式來說,這種滿足不會帶來讚美和感激,縱然在它們被剝奪時會引發強烈的抱怨。

04

收集實例,良好管理條件的工作者是幸福的

我認為,原則上要擴展對這怨言的研究,簡單易行的方法是,首先要收集極端意義上的惡劣老闆和惡劣條件的實例。

在大學時我簽署了一份暑期工作合同,在一家度假酒店當服務生,這裡老闆答應我很快就會讓我當服務生。

作為一個雜工,沒有小費,我的工資水平大概是十到二十美元一個月。這是一份一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十四小時,沒有休息日的工作。

此外,老闆還要求所有的員工加班準備所有的沙拉,因為做沙拉的廚師要晚一兩天才能到。這樣的事持續了大約兩周的時間,越來越明顯的是老闆在欺騙大家,並試圖從這一騙局中榨取額外的利潤。

最後,到了7月4日的假日,酒店裡大約有三四百客人,我們被要求大半夜留下來準備一種花式甜點。所有員工商議好了之後,在4日晚上擺上正餐的第一道菜後,所有員工走出餐廳,辭掉了這份工作。

當然,對於我們所有員工來說,這是非常大的經濟損失,因為此時要找到好工作已為時過晚,就是隨便什麼工作也很難找到,然而,仇恨和報復的渴望是如此強烈,以至於這樣做的滿足感在35年後的今天我還能感覺到。

然而,無論如何,收集這種待遇、這種類型的實例並可以以此為基礎列出清單,可以使良好管理條件下的工作者更加意識到他們的幸福。並以此為依據核對是否有任何同類事情發生,而不是要求他們自願加入到抱怨中來。

例如,是否有臭蟲,是否太冷、太熱、噪音太大、太危險,或是有腐蝕性的化學藥品濺在他們身上,任何人看到這樣一份列有二百個項目的清單都會認識到,這二百個惡劣條件都不存在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視界Jobsight 的精彩文章:

阿里原CHO鄧康明:一個領導最重要的責任是什麼?
這個時代如何活好?一位百歲老人的人生感悟

TAG:職場視界Jobs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