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哲學真討厭!——帶你認識總是讓你思考人生意義的學科

哲學真討厭!——帶你認識總是讓你思考人生意義的學科

你或許認為哲學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用的學科,尤其是現代這個實用主義至上的社會,它不能給我們帶來任何效益,甚至我們在不斷思考追問「我活著的意義」等哲學問題的時候,會讓我們更加的空虛、無助和痛苦。可為什麼總有人回去探尋呢?

哲學真討厭!——帶你認識總是讓你思考人生意義的學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我大概在兩三年級的時候,喜歡讀《十萬個為什麼》之後,認識了宇宙和自身的渺小,從此常常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是會想到人生短暫,對必然到來的死亡產生深深的恐懼。忙碌的學習和工作後,更是會感覺正過著庸俗無聊的生活,每天的工作就像一場無休止的苦役,永遠無法解脫。或者有時候在滿足自己慾望之後的空虛,對人生充滿了悲觀。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些負面情緒,而這些情緒到來的時候,我們就會不斷的追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哲學真討厭!——帶你認識總是讓你思考人生意義的學科

其實哲學歸根結底就是在探尋這個問題,而且始終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總玄之又玄,不斷的提出問題,真讓人討厭。古希臘社會的民眾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雅典城的500位陪審團360票比140票,高票通過蘇格拉底死刑。或許幾千年後的今天,我們會站在先哲的立場,認為這就是「民主暴政」的例子,說明多數人在錯誤的引導下也會做出邪惡的判決。

哲學真討厭!——帶你認識總是讓你思考人生意義的學科

哲學真討厭!——帶你認識總是讓你思考人生意義的學科

但我們回到那個時代,蘇格拉底一生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問問題,而且每一次都能從別人的回答中找到漏洞,不斷的質問,你說煩不煩人。其中就包括「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但關鍵是這個問題,宗教信仰已經回答了。只要信仰宗教,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義。而蘇格拉底代表的哲學分子卻在破壞這一切,他堅持說宗教的答案不可信,但又認為自己無知,又拿不出答案。所以蘇格拉底被判「腐化年輕人的思想」,本身他還可以拿錢抵命,他雖然窮,但學生有錢。可蘇格拉底本著知識分子的古板,不幹,還嘴硬「知道我是誰么?我是上天派來啟發你們智力的,你們太幼稚了,憑我對雅典的貢獻,你們應該養我一輩子!」陪審團一聽,這傢伙這麼囂張,能饒么?最終審批之後蘇格拉底本來有機會逃跑,看守給學生賄賂好了,但蘇格拉底不願意違反法律——你們不就是想弄死我么,我讓你們弄死吧。於是他就被弄死了。

哲學真討厭!——帶你認識總是讓你思考人生意義的學科

哲學還有個概念叫形而上學,這個詞源自蘇格拉底學生柏拉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那時候沒有物理學、哲學的分科,他想咋寫咋寫,自己倒是寫痛快了,後人整理他的書籍就煩了難。一個叫安德羅尼柯的人想了一個好辦法:他用「研究有形體的事物」和「研究沒有形體的事物」,把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分成了兩大類。前一類著作編著在一起就叫「物理學」,後一類也就是哲學類作品,就起了個名字「metaphysics」(物理學之後)。之後中國人的翻譯也非常棒出自易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超過我們感知之外的無形的東西是「道」,之後就被成為「形而上學」。

其實古典的哲學都算是形而上學,可以理解為,不停的問「為什麼?」比如:

  • 我們為什麼要上班?
  • 因為要掙錢。
  • 為什麼要掙錢?
  • 因為要用錢才能養活自己。
  • 為什麼人要活著?

其中「人為什麼活著?」就是哲學最根本的問題。

哲學真討厭!——帶你認識總是讓你思考人生意義的學科

還有「為什麼太陽每天會升起?」

  • 我們可以用物理學解釋。
  • 「為什麼太陽要遵守物理學?」
  • 「為什麼宇宙萬物都遵守物理學規律?」
  • 「我們沒有觀測到的物體,為什麼也同樣遵守物理規律?」

如果我們不斷追問「世界的本質是物理定律,還是對物理定律的信念?」就會開始追問「世界的本質」的問題,這在哲學裡就叫「本體論」。

如果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精神的,這在哲學裡叫做「唯心主義」

如果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叫做「唯物主義」

如果認為世界就是心靈和外界組成,就叫做「二元論」

如果我們問「有哪些知識是真實可信的?」,這在哲學裡就叫做「認知論」

如果所有的事物都遵守物理定律,那就意味著沒有隨機,比如「雙色球」,無論我們再怎麼設計,落下數字的小球也被物理定律嚴格決定,只是影響的因素多到人類無法計算,才導致隨機效果。沒有隨機,就意味著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計算,被物理定律嚴格決定。這在哲學裡叫「決定論」。(當然最早還沒有物理學,人們接受的是因果律,每一件事背後都一定有原因,所以你現在所經歷的事情在此之前就已經被決定了。)

······

哲學真討厭!——帶你認識總是讓你思考人生意義的學科

上述的這些問題,一個個最聰明的哲學家們研究了幾千年,才發現這些形而上的終極問題根本沒有答案。原因是現代科學的闖入,帶我們進入了實用主義至上的時代,這些形而上的問題根本無法證偽,隨著科學成就的增加,人們相信科學能解決一切問題,甚至有人提議,把哲學劃入「心理學」的分支,這種用科學代替哲學的想法就叫做「科學主義」。科學就是建立在經驗主義基礎上的、以實用主義為原則篩選出來的、可以被證偽的理論。心理學的確可以驅散人們的負面情緒,讓人們充實而又快樂。可心理學面對「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等等形而上學的問題,也是沒有答案的。

哲學真討厭!——帶你認識總是讓你思考人生意義的學科

但我們直至今日還在不斷追尋「人生的意義」,在現代繼續研究這方面問題的叫做「存在主義」或者「虛無主義」。虛無主義告訴我們,人生沒有意義,人生沒有目的。人活著就是活著,沒有任何的理由,沒有任何值得我們做的事情。我們一聽到這個觀點,都會本能的反感,因為我們在追尋人生意義的時候就已經想給自己的人生找一個目的。

哲學真討厭!——帶你認識總是讓你思考人生意義的學科

儘管消極主義的叔本華認為「人生就是在痛苦和無聊這二者之間像鐘擺一樣擺來擺去:當你需要為生存而勞作時,你是痛苦的;當你的基本需求滿足之後,你會感到無聊。」他還是給人生一個目的,就是對抗慾望(叔本華稱為生命意志)。同樣重估一切價值的尼采,也是認為努力當「超人」就是人生的目的。黑格爾更是認為整個歷史都是有目的的,而人生就是去實現歷史的目的。可薩特卻說,「世間萬物都是偶然的,沒有任何理由,人和世界就這麼存在了。」而加繆更是認為「世界是荒謬的」。也許你活著為了家人幸福或是為了能享樂一生,或者為了祖國的偉大復興及人類的解放事業,都是我們自己賦予的目的。當我們開始質疑我們目的的合理性,進而懷疑人生,從而感到荒誕。比如我總把人生當作一本、一段旅程或是故事,有高潮或是結局,但現實可能沒有高潮在未知的某一刻就結束了人生,難道不荒謬么?

哲學真討厭!——帶你認識總是讓你思考人生意義的學科

這大概是哲學最讓人討厭的地方,過去哲學或許可以引導科學發展,多少也在給人生一些啟示。最後卻用一大堆深奧而又聽不懂的話,告訴我們世界是荒謬的。就如同幾千年前蘇格拉底從宗教中把年輕人拉出來一樣。

哲學真討厭!——帶你認識總是讓你思考人生意義的學科

但一個有絕對真理,一個絕對的人生意義的世界真的美好么?如果人生的意義就是「為了人類解放事業而奮鬥」的崇高理想,那每天打遊戲和吃薯片刷劇的人們,豈不是要背上負罪感?如果人生的意義就是「自由自在的做自己」,那為了子女受苦一輩子的長輩的人生是否就毫無意義了呢?或許這個世界沒有意義,才是最大的意義,我們才能擁有更多的意義。

哲學真討厭!——帶你認識總是讓你思考人生意義的學科

今天媳婦看《青春斗》,恰好聽到的台詞

這就是哲學,從來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在製造問題(從這一點就可以區分雞湯和哲學了,同樣是尼採的「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就是雞湯,而「重新評定一切價值」才是哲學,當然前者在書中的整個思想卻是哲學),而製造問題的方式,就是一種種思維方式,讓我們學會思考。而思考所產生的思想,就是我們作為人的存在。

當然你可能要問了「學哲學好就業么?一個月工資多少?」

嗯,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其實哲學的內容一直是我喜歡的,也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只是對於大多數並不想了解的人,會感覺枯燥無味,但對於我來說儘管寫這篇文章花了一天,但我還是感覺有意思,如果這篇文章能讓人感興趣,也許未來還會寫一些比較深邃的話題,如果沒有也算是對自己的滿足吧。也歡迎懂哲學的人指正批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