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朝鮮戰爭中,美國為何主動提出要談判停戰?

朝鮮戰爭中,美國為何主動提出要談判停戰?

1950年9月15日,美國正式出兵朝鮮半島,美第十軍團成功登陸仁川。起初,美國雄心勃勃,滿以為很快就能將朝鮮半島據為己有。但是,後來的戰爭發展,完全不是他們想像的那樣。

朝鮮戰爭中,美國為何主動提出要談判停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美國出兵不到一年時間,就遇到了極大的難題:美軍就打下去,就要出大問題!

為什麼?

原來,美軍在戰爭中遭到中朝兩軍的沉重打擊,兵員和物資一年的消耗,比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年消耗的還多1倍。

這是一個什麼情況?

1、志願軍從1950年10月25日入朝參戰到1951年6月,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殲敵23萬餘人,其中美軍佔11.5萬人——美軍傷亡慘重!

2、美國在朝鮮的物資消耗,平均每個月高達85萬噸——這相當於美國援助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年半的數量。

美軍在朝鮮半島「勞命」「傷財」,損失巨大。

朝鮮戰爭中,美國為何主動提出要談判停戰?

可是,美國的全球戰略重點卻在歐洲,如今它卻在侵朝戰爭中動員了自己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海軍的1/2,還動員了英、法、土等盟國部分軍隊,總兵力由志願軍入朝時的42萬,增至69萬。雖然如此,他們在朝鮮半島還是感覺兵力不足。

美軍把主要兵力派往朝鮮,可在朝鮮半島還是兵力不足,且在全球也因此處處兵力捉襟見肘。

因為,美國的全球戰略預備隊,只剩下在日本的兩個師和南朝鮮軍3個師以及在國內的6個師——區區11師,如何稱霸全球?完全不能。

由此,美軍再向朝鮮增兵已是完全不可能,只能寄希望於盟國。

其他盟國呢?

英、法等國誰也不願再向朝鮮增兵,怕像美國那樣陷入泥淖,爬不出來。

朝鮮戰爭中,美國為何主動提出要談判停戰?

美國在朝鮮半島付出巨大代價,勝利卻十分渺茫。美軍陸軍副參謀長魏德邁哀嘆:

「朝鮮戰爭是個無底洞,看不到聯合國軍有勝利的希望。」

美國紙老虎的屁股被中朝人民重重地打疼了!

美國無兵可派了,再折騰下去,其全球戰略還要出大問題。下一步怎麼辦?美國人不得不捨車保帥,決定去走和談停戰之路。

1951年5月底,美軍遭受到志願軍第五次戰役的重擊後,華盛頓不得不放出和談空氣。對於這一場戰爭,中國只是出於保家衛國的目的,既然美國不願打了,自然也巴不得。

於是,中朝雙方在北京商談了有關停戰談判的方針與方案。

朝鮮戰爭中,美國為何主動提出要談判停戰?

6月30日,美軍新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微對外發表聲明,建議交戰各方舉行停戰談判。這個聲明得到中朝的回應,於是朝鮮戰爭進入談談打打的漫長階段,直到1953年7月27日,朝、中、美三方才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及《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 》的停火協議。由於首倡和談停戰,李奇微因此以「挽救」了陷入泥沼中的「聯合國軍」而聞名於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冠任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兩個主婚人,後來得到了什麼報答?
揭秘:蔣介石為何不願坐防彈車?

TAG:陳冠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