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為什麼孩子的大運動能力弱,是因為在這幾個重要關鍵期沒有訓練好

為什麼孩子的大運動能力弱,是因為在這幾個重要關鍵期沒有訓練好

什麼是大運動?

大運動指身體的姿勢和由身體大肌肉控制的活動,如:俯卧抬頭、翻身、坐、爬、站立、行走、跑等。正常兒童出生後第一年大運動發展非常快。民間有說法:三翻七坐八爬周歲走,基本上說出了0-1歲寶寶大運動發展的關鍵期。


嬰兒大運動發育規律

1、由上至下:抬頭→翻身→坐→爬→站→走

2、由近至遠:肩→臂→肘→腕→手指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協調到協調手舞足蹈→視物伸臂→伸手抓物

4、正向動作先於反向動作:先抓後放,先站後坐,先走後退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節奏規律,但前後一般也就浮動1-2個月。即使不對寶寶做任何的訓練,他也會根據自己的身體機能,在發育合適的時間get到新技能,但還是鼓勵父母對寶寶進行大運動的訓練,這對他更好的掌握技能有著錦上添花的作用,畢竟良好的運動基礎會使寶寶終身受益。而且,這一定比輔導作業什麼的簡單多了。

為什麼孩子的大運動能力弱,是因為在這幾個重要關鍵期沒有訓練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嬰兒大運動訓練的方法

1,幫助小月齡寶寶多做被動操

在1-6個月的時候可以帶寶寶做被動操,在兩餐之間,寶寶心情好的時候陪他做。

做被動操的好處:

嬰兒在1個月後長期堅持每天做嬰兒操,不但可以增強孩子的生理機能,提高孩子對外界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孩子動作發展,使小兒的動作變得更加靈敏,肌肉更發達;同時也可促進孩子神經、心理的發展;長期堅持做嬰兒操可使嬰兒兒初步的、無意的、無秩序的動作,逐步形成和發展分化為有目的的協調動作,為思維能力打下基礎。

2,清醒時候讓寶寶多趴著

趴著可以鍛煉頸、背、腰肌肉發育,且鍛煉全身肌肉協調,從抬頭到抬胸都有幫助。兒科醫生一般建議,寶寶清醒的時候多趴著。

為什麼孩子的大運動能力弱,是因為在這幾個重要關鍵期沒有訓練好

如果寶寶在2~3個月時還不會抬頭,那麼考慮一下是不是平時趴的時間不夠。

媽媽可以讓寶寶趴在床上,然後在前方用他感興趣的東西吸引他抬頭。

還可以讓寶寶趴著照鏡子,這是寶寶最愛的遊戲之一,能提高他對趴的興趣。

因為寶寶非常喜歡模仿爸爸媽媽的行為,爸爸媽媽還可以和寶寶趴著做遊戲,一起趴。

新生寶寶的話,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趴在自己的胸口,這樣既鍛煉了趴,也提高寶寶的安全感,還可以讓寶寶趴在爸爸媽媽的大腿上。

3,走路之前一定要多爬

很多專家也指出,寶寶一生應該爬行800小時,至少也要保證500小時的爬行,這將有益於他的一生。而這幾百個小時的爬行多數都是完成在1歲前的幾個月,一旦他會走了,基本就不願再爬了。所以,一定一定一定要鼓勵寶寶多爬,不要擔心他弄髒了衣服和小手,不要擔心他累,也不要擔心他會受涼,寶寶比你想像中厲害的多。一定不要著急的教他走路,爬的多了,自然會走了。

為什麼孩子的大運動能力弱,是因為在這幾個重要關鍵期沒有訓練好

美國費城兒科研究所的專家們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結論表明:父母鼓勵寶寶早爬行、多爬行,對寶寶的大腦發育可起到顯著的效果,它可促使寶寶的大腦對手、足、眼的神經運動調控得以加強,並且啟迪、開拓了寶寶的智力潛能。

4,不要刻意練習寶寶走路

寶寶剛開始學習走路的時候都是緊緊抓著家長或者沙發等物體,總是不敢邁出一步,這其實是寶寶在努力思考如何控制平衡才不會摔倒,是在逐步發展自己的平衡。但是如果是家長直接拎著寶寶學走路,反而會讓寶寶失去很多獨自思考和鍛煉的機會,導致平衡發展得不夠充分,日後也容易出現摔跤等情況。

大運動訓練對兒童身心發展的意義

大運動先發展,然後帶動精細動作的發展

例如:當寶寶能夠抬起手臂時(大運動),他才能將小手舉到自己眼前,然後轉動手部或玩自己的手指(精細動作)。同樣的,當寶寶能夠舒展四肢並活動時(大運動),小手才能扶著小腳丫,將腳趾頭送進嘴裡嘗一嘗(精細動作)。

為什麼孩子的大運動能力弱,是因為在這幾個重要關鍵期沒有訓練好

一,促進大腦發育。

既然精細動作是由腦來決定的,那麼腦的成長是靠什麼的?靠運動。

兒童運動能力的發展是在大腦神經和肌肉的控制下進行的,可促進兒童大腦發育,增多大腦毛細血管數量,促進大腦神經元之間建立永久鏈接,提高兒童身體調節、平衡、反應、靈敏度、運動技巧、大小肌肉的發育水平。

0~6周歲的孩子,運動對大腦的刺激和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那麼孩子跑來跑去算不算運動?這不叫運動,叫好動。真正的運動是有利於促進大腦的發育,有利於手眼腦,身體及各部分協調,這才叫運動。

二、促進身體健康成長。

健康的身體是智力發展的物質條件。大運動的訓練能提高個體的機能促進其生長發育。有的兒童身體發育較差,所以更加需要從運動方面著手,解決孩子基礎性的問題。

為什麼孩子的大運動能力弱,是因為在這幾個重要關鍵期沒有訓練好

三、促進語言和社交能力。

一些兒童的語言能力差,甚至是無語言,或只會發出一些簡單的字詞。對這樣的孩子只做單一的語言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語言的形成與發展本來就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包括語言器官的發育,呼吸及氣息的運用,認知能力的發展,語言環境的影響等等。

台灣的一位教授說過:強烈的跳躍運動會刺激大腦的運動語言中樞,對腦的發育和對語言的發育幫助都很大。有些孩子語言發育不好,是因為腦對口腔的控制能力還不夠,可以通過運動刺激孩子的運動語言中樞,讓語言發育變得更好。


大運動訓練在家如何練習

1,拍球

為什麼孩子的大運動能力弱,是因為在這幾個重要關鍵期沒有訓練好

拍球作為幼兒園必須過關的項目,為什麼國家這麼重視孩子的拍球?因為拍球有益於手眼腦的協調,而且拍球也是個大運動,可以刺激大腦的發育。

拍球分解為幾個步驟去做:

第一階段:掉下來、接住。

第二階段:掉下來、拍打。

第三階段:拍球。

這裡說的拍球是指,由大人先輔助,拿著球,上下移動,告訴孩子,球上去的時候拍打,模擬球的彈跳,讓孩子去拍。假裝孩子拍下來的時候球往下掉,形成這樣的動作,不停地練習。要去孩子掌心拍在球當中,眼睛對著球拍,這樣練習一段時間後就會拍球了。

熟練了還可以練習定點拍球,既是運動,又是一個訓練注意力的很好方式。人站著不動,眼睛盯著球,手眼腦需要配合得很好。

2,跳繩

為什麼孩子的大運動能力弱,是因為在這幾個重要關鍵期沒有訓練好

跳繩也是幼兒園要求達標的項目,對於手腳腦身體配合要求很高。

跳繩可以分解為幾個步驟,千萬不要教孩子把繩子一拿過來就甩,因為一甩就容易勾到腳,孩子跳不過去就會被勾到,自信心就會受打擊。

學習跳繩的分解步驟:

第一階段:練習跳躍。

第二階段:練習甩繩。

如果甩繩不會,導致交叉,那怎麼跳繩呢?將一根繩子,要麼把中間剪斷,要麼用兩根繩子。繩子一定要在身體兩側過去,不要甩到中間。

第三階段:保持繩子斷開,一邊甩繩一邊跳。

第四階段:真正用繩子開始跳。

一步一步來,慢慢甩,慢慢跳。

第五階段:練習跳繩。

跳繩是對身體協調要求很高的項目,按照這幾個步驟練習,孩子就會學會跳繩的。

3,走直線

為什麼孩子的大運動能力弱,是因為在這幾個重要關鍵期沒有訓練好

在地板上用不粘膠粘一條2米長10厘米寬的線條讓孩子在線條上走。

開始時可以讓孩子只走一半的距離,允許偶爾走出界外;然後逐漸要求孩子走完全程,盡量不要走出界外。

注意:

1.家長起初可以站在孩子前方,拉著孩子的手向前走;

2.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腳下的線條,也要注意前方的路;

3.等孩子熟練之後,家長在孩子的前方引導孩子走,但不給予身體協助,讓孩子自己嘗試獨自走。

在這裡提示,孩子的腳一定是腳前尖對著腳後跟的走,兩個腳之間不要有空隙,一定要腳前尖對腳後跟,不然沒有效果的,平時在外面玩可以走馬路牙子也可以鍛煉的。

這樣的走線能鍛煉孩子的身體平衡感,平衡感不好的孩子會好動,會在不停的跑動中去尋求平衡。平衡練好了,孩子就不會好動,以後的注意力也會集中。

為什麼孩子的大運動能力弱,是因為在這幾個重要關鍵期沒有訓練好

以上3種訓練方法是我們參加翁老師的21天兒童能力訓練當中練習過的,大運動發展是兒童成長中不可忽視的一項能力,因此媽媽們在家中要從小月齡寶寶開始,進行抬頭、翻身、爬行訓練。

對於大齡兒童,由於每個孩子年齡不同,運動能力也不盡相同,要注意從簡單到難度,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揪耳朵、摳肚臍…寶寶把媽媽當安撫物,如何給他找個「替代品」?
我是怎樣一步步把孩子帶成」飯渣」的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