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立新說日本人沒有燒毀故宮、搶劫國寶,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趙立新說日本人沒有燒毀故宮、搶劫國寶,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最近,一個名叫趙立新的瑞典籍演員,在微博發表了一則「高論」,引發了國人的憤慨。

趙立新以抗戰時期侵華日軍沒有燒毀故宮,也沒有搶劫故宮珍寶(他以為),就認為日本人不像「侵略者」。這種無知又無恥的謬論,再次刷新了人們對明星知識水平和道德底線的認識。

在侵華戰爭時期,日軍確實沒有燒毀故宮,但這絕不是日本人不想燒、不想搶,而是出於一些欺騙國人、美化侵略的「戰略考慮」,是一種隨時可以改變的「策略」。

日本對中國尤其對華北地區的侵略,是一個漫長的「蠶食過程」,其採用的策略也是既有政治分化、文化奴役,也有武力殺戮的多種策略,這一點與他們在華中華南地區以軍事進攻為主要手段是不同的。

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由來已久,早在清朝末期,日本國內就湧現出各種侵華「謀略」,其中最險惡的就是首先從思想文化、民族宗教上將中國分化、分裂為「五大塊」,甚至「七大塊」,讓中國陷入內訌內亂,然後各個擊破。

所以,日本對東北、華北的侵略戰略,就不完全藉助武力,而是更傾向於拉攏扶持漢奸,成立親日的傀儡,從而達到「以華制華」的目的。

在日本人的侵華戰略中,北平正是施展這種政治分化企圖的最佳的用武之地,而作為世界性的著名文化古迹,故宮舉足輕重的政治文化方面的分量,日本人當然不會不知道,也不會不忌憚,更不會不利用!

所以,打著「同文同種」、「共存共榮」旗號的日本侵略者,出於麻醉中國人民的目的,他們怎麼可能急欲干出燒毀故宮這種人神共憤、天下嘩然的愚蠢暴行呢?

至於趙立新說的「日本人沒有大肆掠奪故宮國寶」,其實了解近代史的人都知道,這不是日本人不想搶,而是他們「沒的搶」。

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早已世人皆知,中國人怎麼可能不早早防患於未然?早在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來到北平,就與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商談故宮文物的安全問題,他深知日寇下一步的侵略矛頭會指向華北平津,就提議將故宮珍寶分批運出北平,護送到腹地安全保護起來。

(圖:易培基)

張學良與易培基在北平西山碧雲寺旁邊的一所小別墅里,商談了好幾天,最後才敲定了文物轉移的詳細方案。

1933年,日軍攻陷山海關,華北危機,北平危機,故宮國寶南遷行動正式啟動。1933年2月5日夜,故宮博物院第一批2118箱文物運往北平前門火車站。

儘管此次行動做了足夠的保密工作,但是不知哪個環節走漏了消息,大量北平市民和學生圍住火車站,一些學生甚至卧軌,阻止文物運出北平。不得已,張學良親自向市民學生痛陳國寶南遷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並以人格擔保,一定派精兵一路護送到南京,交政府妥善保管,以確保國寶的安全,人們這才將信將疑地放他們成行。

就這樣,故宮最精粹的文物被搶先南遷,剩下的文物也一直被愛國的社會各界名流組成委員會,監護保管。日本人進入北平後,礙於種種阻力,尤其是國際上的輿論壓力,不敢對剩餘文物進行明目張胆的搶劫。

這就是日本人沒有對故宮進行劫掠焚毀的真相,而不是那個狗屁趙立新認為的那樣,說什麼日本人不像侵略者。

最後再說一個小常識:中國的高考,藝術生的分數線是最低的,如果參加普通高考,大多數人連三本都考不上。所以,明星們就不要秀什麼「學霸」人設了,你們的那點智商和學識,實在不夠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這位日本首相是徐福的後代,說日本必須要跟中國合作
我軍唯一一位女特級戰鬥英雄,拒絕所有人追求,終生未婚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