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大佬們如何過假期?董明珠:28年未休假一天!

大佬們如何過假期?董明珠:28年未休假一天!

來源 |中國企業家雜誌(iceo-com-cn)

作者 | 編輯:高歡歡

如何做到休假、工作、充電三不誤?

三天小長假已經過半,為啥假期總感覺不夠用?為何休個假感覺比上班還累?社會學家發現有兩個休息悖論可以加以佐證。

一,「半世紀以來,人們可自由支配的休息時間總體上一直呈增加趨勢,但人們主觀上卻覺得自己的休息時間在減少。」

二,「休息的意義本來在於恢復疲勞、放鬆神經,重燃生活的熱情,但現在人們休閑之後,卻往往覺得很無聊很疲累。」

我們都期待假期可以完全擺脫工作,得到充分的放鬆。調查顯示,假期能夠減緩焦慮,越是放鬆的假期,越是能在之後的工作中帶來好的表現。但有的時候鼓勵每個人都在假期中完全放鬆也會適得其反。

如果你正面臨這樣的困境,相信下文可以帶你用不同的視角去審視工作與生活,enjoy it。

休假、工作、充電三不誤

首先,一通萬通,大牛們才是最會利用假期的高效時間管理者。據統計,普通美國人在假期是依靠三樣東西活著:沙發、披薩、Netflix,而大牛們的度假方式則是:發現新觀點、養精蓄銳、提升個人技能、拓展新邊界。

1974年,喬布斯曾前往印度休假,在山上冥想,此行深刻地影響著喬布斯對人生真諦的探索和洞察力的獲取,而且也對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得到醍醐灌頂的頓悟。「通過創造獨一無二的產品,來傳遞思想和價值,使世界變得更美好」。這個頓悟改變了他,也改變了這個世界。

反觀我們自己,如何在短暫的小長假中找到屬於自己的high time呢?除了打遊戲、吃雞、刷劇,參加飯局等,還可以事先預設一套別樣的開工激活程序。比如看一場展覽,爬一次山,聽一場音樂會,接觸不同的圈子,進行不同思維的碰撞等。

普通人與大牛們的差別,表面看上去是賽道、裝備與層級的不同,實際上則是利用風與利用浪的底層思維之別。後者的煉成,正是因為他們極其高效的信息獲取和篩選能力,隨波逐流怎麼也追不上乘風而去。

查理·芒格說:「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李開復也認為,「人的一生兩個最大的財富是你的才華和你的時間。才華越來越多,但是時間越來越少,我們的一生可以說是用時間來換取才華。如果一天天過去了,我們的時間少了,而才華沒有增加,那就是虛度了時光。所以,我們必須節省時間,有效率地使用時間。」

董明珠、雷軍:休假?不存在的!

除了高效的時間管理者,也有持續性勞模。越是有能力悠閑的人,越是選擇忙碌。羅素曾說:「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建設性的工作。」

《富人對退休的重新定義》是《巴克萊財富》曾經非常著名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百萬富翁和千萬富翁都不打算退休,計劃一輩子工作下去。

工作是自我價值的來源。對他們來說,工作也是生活趣味的一部分,他們永遠在洞察市場的運動軌跡,永遠在捕捉商業領域的空白,永遠在挖掘有待改造的產業。

董明珠:28年未休一天假

2018年兩會在接受採訪時,董明珠直言,我在格力28年沒有休假一天,應該可以去休息。任何一個企業不可能歸於一個人,人不能替代企業的發展規律。企業發展沒有止境,需要關心的不是誰接班、誰退休,而是企業的發展持續動力和保障條件。

很多人都在關註明天的格力怎麼辦,我覺得我不會去考慮這個問題。如果我能交班的時候,我相信企業一定會能更好地運營下去。如果不能更好地運營下去,我絕對不交班。

28天未休一天年假,董明珠傾注在格力的關注可能比對自己兒子還要多。此前董明珠在接受採訪時,談及自己的兒子語氣多有虧欠。看來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女強人,對兒子的陪伴時間可能真的不太多。

在2018年12月2日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鐵娘子董明珠罕見落淚。她說2005年媽媽生病時,她在格力特別忙,沒有到媽媽病榻前盡孝。媽媽在2005年永遠地離開她了。這件事一直是她的遺憾,但是她卻沒有讓媽媽失望,媽媽走的時候,格力的銷售額是156億,而今年預期將達到2000億。

雷軍的小目標:想要一個假期!

素有「中關村勞模」的雷軍在2018年小米上市期間接受採訪時坦言,他有兩個最佩服的偶像,柳傳志和喬布斯,前者擅長公司管理及方法論建設,而後者為他造夢,導引18歲的他想成立一番事業。

此外,他還認為,除了拚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經營訣竅。

在程序員、CEO、創始人等這些被外界界定的稱呼中選擇,雷軍表示他更願意做工程師。29歲實現財務自由,39歲帶領金山上市,當雷軍49歲時被問到對未來的目標是什麼時,雷軍笑著說,「安排一個假期吧」。而長遠目標是要創造世界級的偉大產品。

在金山時代每天工作16小時,執掌小米後依然保持高強度的工作節奏。小米高級副總裁祁燕曾透露,雷軍每天晚上一兩點才下班,中午飯是三四點,10分鐘吃完午飯,晚飯是十一二點。

事實上,一直以來,雷軍都在身體力行地踐行勤奮至上的工作理念,鮮少對外曬自己如何做到十年如一日的勤奮。他在2017小米投資生態年會上罕見分享了自己的勤奮之道。

喬布斯的工作習慣則更加不留餘地。每天他都會思考:在過去33年里,我每天早晨都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後一天,我還願意做我今天原本應該做的事情嗎?」

其實,真正驅動起這批創業者的,除了經濟因素,更多的是價值驅動:

為了連接更多的人群、為了實現人類社交的多樣性、為了讓社會資源得到更好的匹配......找到自己心嚮往之的價值觀,才會願意為它奮鬥一輩子。不要用功利的、僵硬的職業觀捆綁自己,嘗試用更深刻、更有意義的價值觀來驅動自己。

事實上,目標不僅能描繪出你的努力方向,還是對你目前生活的一種激勵。它能指導你對知識的獲取,然後幫助你組織資源和時間。通過設定明確的目標,你可以估量成就並為之自豪,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看到自身的進步。這將提高你的自信,使你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實現你的目標。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很容易做一些簡單的事情,然而你更應該捫心自問:我能否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為什麼不去做些更重要的事情呢,即使那可能意味著要付出更多?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扎克伯格每天都讓公司里一名會講中文的員工到自己的辦公室交流,他不厭其煩的詢問關於中國文化的問題,希望能全面了解這門語言背後的歷史淵源,

「在面對不同目標時,我習慣於選擇那些更難的,因為更難意味著你能收穫更多。」扎克伯格說。

我們休息的正確打開方式?

注意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精力也是。合理規劃時間,構建你的休息系統,勞逸結合就顯得尤為重要。

此外,還要鍛煉專註力,包括冥想時刻。橋水基金創始人,《原則》一書的作者Ray Dalio曾說:「我每天都會做冥想,這是一個很明智的投資。冥想給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開放性思維,使我頭腦更清醒,處事更平靜。通過冥想習得的專註力,是我獲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三天小長假是個人總結的中轉站,也是工作的必要補充劑,當然,適合自己的才是關鍵。除了去哪兒玩,和誰一起耍,還需要被整理的不僅是房間和物品,待歸置的文檔,以及你的心情。

臨時抱佛腳自然不會有太大的用處,假期不雞湯、很硬核指南可以幫助緩解你的某些焦慮感。

每個人都需要努力地工作,同樣,每個人都需要聰明地工作。靈活運用80/20效率法則——做那些可以讓你達成目標的80%,但只需要花費你20%的事情,盡多地去完成任務但花費最少的時間。比如讀書。

股神巴菲特、芒格等事業有成的「聰明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終身學習者。而關於菲特讀書之多這一點,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經評價過:

「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而沃倫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他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別小看這樣一個個內化的小過程,它會慢慢累積成你的文化信仰和思維模式,養成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相處的獨特方式,來做一枚對生活保持憧憬和好奇心的「新知青年」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IDC發布2019年中國VR/AR市場十大預測
HTC為Vive、Vive Pro發布手部追蹤SDK,支持21個特徵點追蹤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