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怪異「美人圖」,畫中沒美人卻被奉為經典,放大10倍...

怪異「美人圖」,畫中沒美人卻被奉為經典,放大10倍...

怪異「美人圖」,畫中沒美人卻被奉為經典,放大10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南宋 馬遠《寒江獨釣圖》 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意境,是畫家採用藝術手法營造出來的一種境界,是形與神、虛與實、動與靜、有與無的和諧統一,也是理想與現實的妙合。宋朝徽宗年間,朝政理得不怎麼樣的趙佶,對繪畫倒是很感興趣,列舉的一大批意境考題與選拔出來的優秀作品一度傳為佳話!如「深山藏古寺」沒有寺;「踏花歸來馬蹄香」沒有花;「嫩綠枝頭紅一點」竟是美人紅唇等等。

怪異「美人圖」,畫中沒美人卻被奉為經典,放大10倍...

上面這幅作品是齊白石的《槎上美人圖》,怪異的是,雖叫「美人圖」,卻一眼看不到「美人」。

註:槎(chá),樹木的枝丫,同「楂」木筏,如、乘槎;浮槎(乘筏泛遊)。

這畫作背後有個小故事:

怪異「美人圖」,畫中沒美人卻被奉為經典,放大10倍...

齊白石在四十歲出頭的年紀,曾南下遊歷,路過桂林的一件小客棧時,被客棧牆壁掛著的畫作所驚艷。那幅畫是以湍急奔騰的江水為背景,兩位美人乘坐在「槎」上。齊白石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覺得這幅畫非常妙,願意出高價向店家買下,但是不論怎麼說,店家都不願忍痛割愛,齊白石只能抱憾離去。

回家後,齊白石立即揮毫潑墨,將刻在腦海里的畫面傾瀉而出,畫了這一幅《槎上美人圖》。圖中只見波濤洶湧、海浪起伏,遠處一輪明月向從水中升起。畫完後,齊白石還在題跋中提及這段經歷,簡單的闡述卻足見齊白石對這幅畫的喜愛。

怪異「美人圖」,畫中沒美人卻被奉為經典,放大10倍...

這幅畫的神奇之處就在,畫作僅33*19cm的尺幅,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到美人。但將其十倍放大,可以看到在畫作的中下部分,隱隱約約有個裊裊婷婷的美人兒坐在樹杈上。雖然只是背影,也只有寥寥數筆進行勾勒,但感覺這一定是一位不可描述的佳人,不然不會引得齊白石如此魂牽夢縈。

這個娉婷的背影旁邊,正是一行小字:槎上有二美人。至此,畫作題目中「美人」二字終於得到了解釋。但新的問題接踵而至,題跋中「二美人」又何解?

怪異「美人圖」,畫中沒美人卻被奉為經典,放大10倍...

齊良遲補題:天光復水光,槎涌水天長。燈下再三看,嗟仰寄萍堂。

齊白石之子齊良遲給出了答案:這幅畫是父親是對一幅畫稿的記憶性「描摹」,「二美人」是客棧原作上的兩位美人,父親石下筆時則沒有完全照搬,只是畫了個大概。後來,齊良遲還為此給畫作補題了幾句,以證明畫作的真實性。

齊白石的手法高超之處在於畫作的意境。由簡單的樹枝錯落而成的「槎」,在近乎無情的江河水中幾欲翻覆,又配上畫作上方密布烏雲,看似籠罩在陰鬱的氛圍中,卻在畫面上方如神來之筆一般,畫上一輪圓月在水天相接之處露出面龐,讓人們在為小槎捏一把汗之後,頓生撥雲見月的豁然之感。如此畫作,令眾人慨嘆:「妙啊!」

怪異「美人圖」,畫中沒美人卻被奉為經典,放大10倍...

《手摘紅櫻拜美人》

其實齊白石留下的人物畫中,有多幅類似創意的作品,而且畫作都是畫與美人相關的題材。比如他送給老舍的一幅櫻花圖就齊名為《手摘紅櫻拜美人》,圖中根本沒有美人,卻能夠讓人覺得非常有詩意,也能腦補出畫外的美人來。

怪異「美人圖」,畫中沒美人卻被奉為經典,放大10倍...

《背面仕女》

而在三十年代齊白石還有一幅美人圖被稱為《背面美人》或者《背面仕女》,圖中雖然有「美人」但卻僅僅只是個背影,讓人根本無法看到「美人」的真容到底美不美。相信齊白石後來類似的畫法,極有可能都是源自他四十來歲時受桂林客棧那幅畫的啟發吧。

因為有這樣一個故事,加上齊良遲的考證和解釋,如今這幅《槎上美人圖》也被奉為齊白石的經典之作,更是他存世不多的《美人圖》當中的早期經典。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