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老機新機電,走線更給力!TT H3+艾湃電競750W電源裝機

老機新機電,走線更給力!TT H3+艾湃電競750W電源裝機

家裡的老電腦配於2014年,配置為AMD A10-7850K 微星A88X G45 威剛XPG 16G GTX 960,用到現在總體運轉良好,但就是機箱太挫。被我淘汰後一直給老爸使用,近5年的使用時間電源風扇缺乏潤滑也開始出現異響,影響使用心情。為了讓老爸多用幾年,動了升級的心思,由於處理器和顯卡現在也不算落伍,主要還是想著升級機箱電源。經過一番搜索對比,機箱選用了TT挑戰者H3白色版,電源選擇了Apexgaming艾湃電競AG-750M 80PLUS金牌全模組。由於這兩款硬體屬於新上市的產品,我就做個小白鼠裝個機給大家分享一下使用心得。

開箱外觀介紹

由於現在的硬體在出廠時都做足了防震措施,機箱採用了雙側海綿包裝,電源採用了硬紙架包裝,到手後無外觀損傷,機箱玻璃和前亞克力面板採用了塑料薄膜保護,先來一波外觀圖。

TT 挑戰者H3篇

先說機箱,TT挑戰者H3(以下簡稱H2)作為一台中塔機箱,採用了白色外觀,前面是透明咖啡色亞克力面板,可以拆下以便安裝風扇,左側是一整塊透明鋼化玻璃,前面板呈曲線,整體看起來比較時尚。

H3三圍為408x210x468mm,採用SPCC材質,凈重7Kg,支持ATX、M-ATX、MINI-ATX主板,板材厚度0.8mm,右側是一整塊白色可拆卸側板,整體做工比較紮實。

左側是透明防爆鋼化玻璃蓋板,開關為磁扣式,打開時沿著邊緣稍微用力就能打開。鉸鏈採用了金屬鉸鏈,最大開合角度可以開到機箱後部。

寬大的內部空間支持320mm長顯卡和水冷排,電源及硬碟位獨立分區散熱,可以給整機營造一個涼爽的空間。

頂部前部分是散熱網、開關鍵(集成LED電源燈)、硬碟燈、重啟鍵、LED燈開關鍵、兩個USB3.0介面以及3.5mm耳機/麥克風介面。後部分是大面積蜂巢狀磁吸防塵網,可以拆下清理,透氣防塵兩不誤。

機箱後部特寫,可以安裝一個12cm/14cm風扇。

底部是大面積可拆卸防塵網和四個腳墊,腳墊採用了防滑緩衝墊,提升整體散熱性的同時,防塵網也能拆下清洗,機箱放在桌面或地面上也能保持穩固。

機箱內部做工規整,邊緣採用了防割手處理,過渡圓潤,裝機時不會劃傷用戶手掌。前面板可以放三個12cm風扇或2個14cm風扇,電源位上方有2個SSD安裝位。

大家從上面可以看出,H3採用了優化風道分區散熱方案,整體沒有阻擋風道的安裝位,卻保證了安裝硬體的便利性。右側面板拆開後大家可以看到機箱的理線位比較豐富,同時寬深也足夠,左邊採用兩個魔術貼理線帶,在理線時很方便,下文理線過程大家就可以明白。此外,H3還附贈了一包裝機螺絲,足夠用戶安裝適量的硬體了。

電源旁邊是一個3.5寸硬碟位,前端USB3.0插頭和IO插口均有標識便於用戶對位,突出的理線卡等小細節處理的也不錯,基本沒什麼毛刺,噴漆也比較均勻。

Apexgaming艾湃電競AG-750M電源篇

Apexgaming艾湃電競AG-750M作為一款美系血統的電源(廠家語),雖然是電源新軍,但最近在DIY圈很是火熱。既然我作為小白鼠嘗鮮不僅僅是裝機那麼簡單,也要拆機給大家看個究竟,畢竟目前399的價格帶來了750W功率,還是80 PLUS全模組,但用料和內在的做工,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好了不多廢話,下來給大家一看究竟。

首先外包裝採用了一次性封膜,可以防止產品二次銷售。包裝周圍印刷著參數特點介紹,主要以英文為主。估計有可能銷售國外,但作為面向我國的產品,希望廠家後續做好本地漢化工作,讓DIY玩家能夠在包裝方面更直觀的了解產品。

包裝背後印刷著模組線材數量和全球語言簡介,左下角是中文簡介。打開包裝後電源採用了防震分體包裝,上方是說明書和保修卡等,下方是電源和黑色的配件袋。配件袋採用類似綢布的材質製作,加上艾湃電競的LOGO,看起來比較有質感。

全部附件全家福,包括電源本體、電源線、配送的4顆黑化螺絲、1x24pin線材1根、1x8(4 4)pin線材1根、4x8(6 2)pin PCI-E線材2根、8xSATA線材2根、4xD口電源線1根、軟碟機介麵線1根。線材採用了扁平化處理,利於理線走線,最大長度達到了650mm,適合大多數中塔、全塔機箱使用。

電源線接頭處做工還是不錯的,湊近觀看也沒有毛刺、粗糙等情況,防呆夾頭阻力適中,手感軟中帶硬,配合理線帶可以打造出整潔美觀的走線。

這台電源功率750W,通過了80 PLUS金牌認證,省電環保。三圍為160x150x86mm,凈重2.3Kg,拿在手裡比較有分量,全黑化處理沉穩不失酷炫。通過了CE, CB, TUV, FCC, cTUVs, CCC, BSMI等安全認證。全模塊設計可以減掉不必要的線材,讓機箱內部更清爽。不過令我意外的是,廠家居然敢提供十年質保,可見對這台電源的信心。

14CM電源風扇採用溫控設計並帶有物理開關,底部和電源插口位大面積蜂巢鏤空,可以提升整體散熱性能,使用時可以降低震動與噪音,透過網孔可以看到內部的線圈和厚實的散熱片。

為了給大家看看內部的做工,下來拆解電源。首先把底部的四顆螺絲擰下,然後撕下兩邊的貼紙,露出2顆螺絲,擰下後用撬棒沿著邊緣稍微用力就能把蓋板分離了。

從內部可以看出,艾湃電競AG-750M電源採用了3D設計電路,做工規整,焊點飽滿,兩側有防塵片防止灰塵進入。LLC諧振架構和DC-DC電路設計,可以帶來穩定可靠的電壓輸出,峰值可達950W。

風扇採用了深圳志譽14CM溫控7葉風扇,比較靜音。

一級EMI採用PCB版設計,保險管安裝在一級EMI的PCB板上。同時一級EMI和二級EMI之間也有一個銅線磁環進行濾波。

主動PFC電路特寫,從圖中可以看出電容使用了日系的紅寶石,單顆330微法,採用兩顆並聯。

12V輸出濾波電路則採用了固態電容,品牌是國產綠寶石。而濾波的電解電容來自台系冠坤,周圍厚實的鋁製散熱片可以更快的散發熱量。

整體來看,AG-750M電源做工規證,用料實在,作為首利集團的主營項目,艾湃電競的電源在用料上沒有絲毫馬虎,畢竟電源的穩定與好壞跟電腦的使用息息相關。雖然有經驗的DIYer都知道1W1元錢的選購策略,但這款電源的售價卻399,應該是推廣價,最終價格可能會達到600 。但廠家卻提供了十年質保,在這十年內出現問題你可以享受換新服務,對重視性價比的玩家來說,吸引力還是挺大的。

裝機體驗

從外觀上來看,TT 挑戰者H3的前面板和側面板為了光污染而設計,不整點光污染有點對不起這機箱。但對老爸來說上了年紀也不喜歡花哨的東西,加上光污染太強夜間用起來也傷眼睛。為了一切從簡的原則,我弄了兩把綠光LED 12CM風扇裝在機箱前面,內部則使用原先的TT甲殼蟲風扇。

安裝電源前,先確定好要安裝的線材,然後把電源裝入機箱電源位。H3的機箱內部有不少理線孔,只要稍動腦筋,就能走出乾淨整潔的背線。比如利用左側的束線帶,把不用的線材塞進硬碟位,下面是走好線的效果圖,是不是比較清爽?

走線特寫:

側面效果圖:

蓋上側面板效果圖,由於側板使用了大面積透明鋼化玻璃,內部效果一覽無餘,如果你的硬體採用了酷炫的全RGB部件,效果肯定比我裝的酷多了。

正面效果圖,透過亞克力版面可以看到風扇和硬體。

通電後,綠色的風扇和機箱感覺還是比較撘的,而且整體LED光源比較柔和也不刺眼,看不慣的話可以關閉前置風扇的燈光。

前面板風扇、電源風扇、顯卡風扇、機箱風扇一起運轉,整體噪音48.2分貝,還是比較安靜的。

總結

TT 挑戰者H3機箱和艾湃電競AG-750M PLUS金牌全模組電源作為各自領域的新品,在外觀造型和內部做工用料上還是有可圈可點的地方。機箱設計時尚,內部空間寬大,風道結構合理,側透和前透可以很好的展示RGB帶來的酷炫效果。加上支持多個風扇和水冷排,DIY玩家可以利用它打造實用的裝機方案。而艾湃電競的電源內部做工厚道,部件選用了知名產品,穩定性還是有保障的。750W的功率也可以帶動i9 RTX 2080級的硬體,這套配置總體來說就是具有一定的性價比。一套算下來價格不足700,每W不足1元錢,對精打細算的玩家來說,值得考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蘿蔔 的精彩文章:

OPPO新系列外觀成迷 沈義人:和現有的都不一樣
大工能巧,靜享天籟:艾特銘客金剛3便攜藍牙音箱

TAG:極客蘿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