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春天出遊季,不慎受傷怎麼辦?你了解正確的急救措施嗎?

春天出遊季,不慎受傷怎麼辦?你了解正確的急救措施嗎?

春天到了,正逢清明假期,不少朋友都有出遊的計劃。旅行途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萬一不慎受傷,正確的急救措施是關鍵,你知道該如何正確的急救嗎?

外傷急救,及時止血最重要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張蓉介紹,如果我們遇到他人受傷時,首先要做到的是鎮靜,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然後,施救者應及時確認傷者意識是否清醒,呼吸是否順暢,胸廓是否有起伏。如果傷者呼吸、心跳皆無,這種情況就是心跳驟停,需要馬上實施心肺復甦。如果傷者是外傷流血,要及時止血,否則很容易因失血過多引起休克。

如果傷口出現噴射狀出血,多是傷及動脈血管,需要用乾淨的布用力壓住傷口,加壓止血。如果沒有噴射狀的出血,施救者要用乾淨的布條或毛巾做初步包紮(在身邊一時找不到布條時,撕掉衣服也要做包紮)。如果發生腹部內臟脫出,可用濕布覆蓋外露臟器,外罩器皿,等待救援。

在確認傷者有骨折的情況下,需要對骨折部位進行固定處理,主要是為了避免骨折端損傷血管和神經,便於傷員的搬運。可以先用三角巾或夾板固定受傷部位,然後用擔架將傷者移到安全地帶做進一步治療。如果找不到擔架,可以就地取材,如卸扇門板,找幾個壯漢,用門板抬著即可。對於骨折病人,不建議用抱的方式進行轉運,因為這種方式會加重骨折者的損傷,甚至造成二次損傷。

外傷止血有如下幾種方法:

1、普通止血法:普通較小傷口的外傷出血,可用生理鹽水(用9克鹽加冷開水1000毫升配成生理鹽水)沖洗局部,蓋上消毒紗布塊,用繃帶或其他布類帶子較緊地包紮局部,以不出血為度。如頭部或其他毛髮較多的部位受傷,應先剪去毛髮,清洗、消毒局部,再按上述方法包紮。對於一般傷口的出血,這種方法效果較好,也簡單。2、指壓止血法:身體某些部位的動脈出血時,如有人熟悉止血部位,可採用指壓止血法。其方法是,用拇指壓住出血的血管上端(近心端),使得血管被壓閉住以斷血流。3、加壓綳扎止血法:傷口較大,出血很多,用普通止血方法未能奏效時,可用消毒白紗布、棉花等作成軟墊直接放在傷口上,緊緊繃扎以達到止血目的。另外,加墊可用在肢體的彎曲處,如肘窩、胭窩處,然後用繃帶把肢體彎曲起來,使用「8」字形繃帶纏起。當頭部受傷時,可用環形墊加壓綳扎,即用棉花作成環形,拿繃帶繞好,放在傷口正中心,然後用繃帶或三角巾包纏,這在頭部傷口有骨折或異物時可採用。

挫傷和骨折要分清

扭傷、拉傷、挫傷在生活中多見,一般手腕、腳踝、肩膝關節及頸腰椎等部位較為多見。人摔倒時肢體著地或受到鈍器傷害便可能造成這些部位的損傷,程度較輕的損傷癒合也快些,不會殘留什麼後遺症。但對涉及到深層組織的急性挫傷,特別是懷疑有骨折可能的損傷,處理不好反而會適得其反,輕者會使癥狀加重,受傷部位經久不愈,重者造成肢體殘疾,影響功能。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閆家智教我們該如何去識別是輕度的還是重度的損傷?有沒有骨折的可能呢?傷者自己有沒有可以自救的措施,或者周邊的熱心人怎麼去幫扶這位傷者呢?

挫傷與骨折的不同

挫傷是由鈍性物體直接作用於人體組織而發生的非開放性損傷,組織在外表形態上沒有發生病變,但是組織內部結構發生微小廣泛的病變,皮下軟組織會出現血腫和炎性滲出,疼痛、局部腫脹、活動受限是常見的表現,但骨折同樣會有這樣的癥狀,但更有其專有的體征,如果出現以下三種體征之一,就高度懷疑有骨折了。

1.畸形

簡單理解就是受傷部位的外觀出現了改變。

2.反常活動

本來固定的不能活動的部位,出現不正常的活動。

3.骨檫感或骨檫音

就是在活動時感覺到骨折斷端的摩擦感。

當然,這只是簡單地判斷,有些輕度的撕脫骨折或簡單的裂隙骨折是沒有這些表現的。需要進一步到醫院拍攝X光片來確診。

POLICE原則

POLICE原則是2012年提出的國際推薦的損傷處理程序,按這五步法可以處理任何部位的損傷,最大程度的緩解癥狀並早期康復。

P:Protect

強調對受傷部位的保護,避免造成進一步傷害。根據不同的受傷部位可以選擇或自製一些簡單的繃帶、夾板、弔帶、支具等。如果有骨折的可能,就地使用木板、硬紙板等做成簡單的夾板固定受傷的肢體,腰椎扭傷的可以佩戴腰圍,摔倒或汽車追尾等造成的頸椎急性損傷,必須用頸圍領或相似的硬質頸托固定,防止進一步的頸脊髓損傷。

OL:Optimal Loading

為什麼是「適當的負荷」而不是「休息」?休息在傷後短期(48小時)內很有用,但是持續休息可能導致組織失調、關節僵硬、肌肉萎縮,以及本體感覺障礙。適當的負荷會刺激癒合過程,因為骨骼、肌腱、韌帶和肌肉都需要一些負荷來刺激癒合。適當的活動量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肢體的腫脹。

I:Ice

冰敷是一種簡單、廉價且有效的減輕疼痛方法,但冰敷要注意時間和方法,最好是把碎冰放在小塑料袋裡附在傷處,可以使受傷區域溫度降到10-13攝氏度,建議冰敷時間是20分鐘(不要超過60分鐘),如果需要可以2小時重複一次,直到疼痛明顯減輕。當然,如果有深靜脈血栓、出血、過敏或血循環障礙等的就最好不用冰敷了。外傷後若是想使用熱敷、理療、膏藥、活血化瘀等方法,最好在48小時後再使用,否則會加重出血和水腫。

C:Compression

加壓包紮的意思,在冰敷過後對受傷部位利用彈力綁帶等加壓包紮,以減輕局部組織的出血和滲出。可以在傷後72小時內重複使用,當然,要注意壓力適中,否則會有循環障礙的可能。

E:Elevation

抬高患肢,受傷部位高於心臟來減輕肢體的腫脹,下肢的外傷可以平卧後下肢墊高,手外傷的可以把手抬高並高於心臟。

POLICE急救步驟比早期的RICE步驟有了一定的改進,但原則上是一致的,是每個人在傷後可以主動採用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當然,這只是簡單的自救方法,如果懷疑有韌帶撕裂或骨折可能,還是要到醫院去做X線攝片等檢查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療。

據人民網健康

新媒體編輯 | 王洋

喜歡就轉發·更喜歡就關注

您 可 能 錯 過 了 這 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市快報健康 的精彩文章:

25種常用藥品在天津提質降價啦!
這些洗臉誤區,你中了幾個?

TAG:城市快報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