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忍字頭上一把刀,忍有三重境界,達三重者一千年只出了一個人

忍字頭上一把刀,忍有三重境界,達三重者一千年只出了一個人

俗話說得好:「忍字頭上一把刀。」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主要是從字形結構上來說的,「」字拆分為「刃在心上」,想想看,一把刀架在心頭之上,如果你不忍,心向上就會被刀刃傷到,心傷了人也就亡了。但是,這個刀刃又不能從心上挪開,那就只有忍。

忍是中國人性特質中很重要的一點,一般認為能成大事的人,都有忍的功夫。但是,忍的功夫又因人而異,忍又可以劃分為幾個境界。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把「忍」劃分了三個層次,也就是三重境界:一是克制自己之忍,二是容人之忍,三是對付敵人的殘忍。

對於這三個境界,能做到第一層次已屬不易,而能做到三重境界的人古往今來更是鳳毛麟角,2000年只出過一人,而這一人就是司馬懿。

儒家對於人生所所追求成功定義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按照這個觀點,方言真箇三國時代,只有司馬懿一個人做到了。司馬懿多年的隱忍韜晦,就是修身;妻賢子孝,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德才兼備,是為齊家;而其治國安邦,位極人臣,是謂治國;而最後為後來的大一統局打下堅實基礎,做到了平天下。

而數三國風流人物,各路豪傑,能夠做到這種大成功的又有幾人呢?

曹操是一個梟雄,但何以不能稱英雄,因為他的貪和疑,他一旦取得一點成功就自我膨脹,然後就是盲目輕敵,他的多疑近乎變態,也失去了很多人的信任,而曹操一生也沒少吃自己性格特點的虧。

諸葛亮也很厲害,甚至在一些文學作品中被描寫為遠超司馬懿的謀士,屢次把司馬懿搞得狼狽不堪。但是諸葛亮太過愚痴,他對信念的愚痴追求,耗盡了他所有的生命之火,最後油盡燈枯,客死異鄉。

在歷史上的評價中,在文學作品中,周瑜似乎是三國唯一一個可以比肩諸葛亮的英雄人物,所以有「既生瑜何生亮」的說法,我們也常用一時瑜亮來比喻兩個人不相上下。但是周瑜其人,一生的失敗敗於其嗔,嫉妒心過度,導致了他的盛年夭亡,飲恨千古。

看這些三國英雄人物,儘管都很厲害,但是也都有其致命的人性弱點。佛教中的五毒心貪、嗔、痴、慢、疑,都會佔一種,而占上一種,可能就是致命的。但是唯有司馬懿,看不出有何過人之處,有些人甚至覺得他窩囊,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人,他的性格卻沒有任何致命的缺陷。

司馬懿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歸功於他身上的一個重要特質:忍商。縱觀他的一生,你會發現他的「忍」真的達到了金庸先生所總結的「忍」的三重境界。

首先,他做到了剋制自己之忍,他奉行老子《道德經》「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一日地蟄伏,隱忍著,藏匿自己的鋒芒,掩飾自己的光彩,默默地地隱藏在曹操身後,從29歲出仕到曹丕稱帝,被壓制了整整10餘年。曹操、曹丕相繼亡故,他嶄露頭角沒多久便被朝廷貶黜;雖然後來得以官復原職,但緊接著又被諸葛亮一次次打得左支右絀;好不容易拖死諸葛亮,卻被政敵曹爽再次排擠出權力中心,又是長達10年之久……73年的生命,44年的仕途,絕大部分的歲月都在不如意中度過,如果是普通人面對這樣的人生,不會跳江輕聲,不會得抑鬱精神病或許已是萬幸?

其次,他做到了容人之忍,「老子」說人往低處走,弱者生存,示弱、處下這就是「老子」的生存之道。而司馬懿經歷的事實證明,老子的話沒有錯。司馬懿真的做到了,你說他裝也好,總之他做到了容人之忍,他面對一次次的被誤解、被排擠,從來沒有失去信念,甚至刀駕到脖子上都面不改色,這種能力真的讓人嘆服。

當然,他對付敵人也是極其的殘忍,不要因為他的隱忍,你就覺得他窩囊,一旦時機成熟,他利劍出鞘,一點也不含糊,不出鞘則已,一旦出鞘,必一擊致命,在爾虞我詐的三國江湖,沒有這股狠勁,他司馬家族也難以取代曹魏。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訊 的精彩文章:

一輩子碌碌無為的人都有六個特徵,佔到三個的人這輩子就這樣了
什麼是真正的道士,有七種,心若向道,在家也是道士!

TAG:道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