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當人工智慧會讀心了,我們怎麼辦?

當人工智慧會讀心了,我們怎麼辦?

在一間樸素的白色房間里,椅子上正坐著一個人,他戴著一頂浴帽形狀的帽子,帽子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點。在帽子的後部,則連接著一根電纜,電纜在他的身後搖擺著,並穿過房間的牆壁,連接著房間外面的計算機。而在白色房間的外面,計算機前坐著兩個科學家,他們正試圖解讀椅子上的人的想法。這頂浴帽似的帽子實際上是一個可以通過大腦活動解讀人類思維活動的設備,也可以稱它為智能讀心設備。

讀心,顧名思義是讀懂某個人到底在想什麼。有人認為它只可能在科幻小說里出現,現實生活中解讀一個人的想法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科學家們正在超越現實,他們結合了人工智慧和大腦活動掃描技術,正在破譯大腦的思維過程。

當人工智慧會讀心了,我們怎麼辦?

破譯大腦不容易

但真正地破譯大腦可沒有那麼簡單。

大腦可以說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它由成百上千億個被稱作神經元的腦細胞組成,而且每一個神經元都有自己獨特的突觸,它可能會和成千上萬個其他的神經元進行接觸,它們之間會形成上百萬的連接點,所以構成的神經元網路非常複雜。因此要想了解大腦如何通過神經元解析思維過程,或者解讀大腦思維過程的工作原理是不可能的。

在很久之前,科學家們就注意到了大腦皮層是按空間分區的,有的負責語言,有的負責聽覺,有的負責視覺等,當某種思維活動發生時,大腦發生變化的區域也不相同。到目前為止,我們幾乎只能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掃描儀了解思維活動發生在大腦的哪個區域,但無法得知思維內容。當你發生某種思維活動時,大腦為了傳遞信息,某個特定區域的神經元會不斷放電,利用電信號傳遞你的思維,而不斷的放電會消耗大量的能量。為了使思維能連續地傳遞下去,血液會湧向這個區域,為這個區域提供氧氣和營養物質。神經元細胞通過吸收血液中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並在細胞內發生化學反應,最終釋放能量。當能量充足時,神經元就可以繼續傳遞信息了。

所以,把某人的大腦放進FMRI掃描儀中,當他產生某種思維活動時,血液的增加可能會暗示他在進行什麼樣的思維活動。例如,當某人看到一張圖片時,大腦控制視覺的區域里血液會增加,通過FMRI的掃描圖像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時他在進行視覺活動。但我們只能知道思維過程正在進行,思維的內容依然被「鎖」在大腦中。

當人工智慧會讀心了,我們怎麼辦?

人工智慧好幫手

科學家們意識到,通過破譯大腦內部的工作原理來解鎖思維內容可能是無法實現的。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對神秘大腦的痴迷讓他們依然執著於破譯大腦,人工智慧的出現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它不需要完全了解大腦,就可以識別和分解思維過程。

當人工智慧會讀心了,我們怎麼辦?

是什麼讓它如此地「天賦異稟」?

原來,許多人工智慧是通過建立「庫」來解析新的腦部掃描圖的,「庫」里包含了成千上萬張腦部掃描圖以及所對應的思維內容。科學家們向人工智慧展示很多張腦部掃描圖,並讓人工智慧記錄這些腦部掃描圖當時正在進行的思維活動內容。人工智慧每瀏覽一張腦部掃描圖,就記錄一個較為具體的思維活動內容,這個思維內容可以是看見一張人臉,或者是聽見鳥的叫聲。

隨著人工智慧瀏覽的腦部掃描圖數量的增多,人工智慧的「庫」容量也會變大。當遇到新的腦部掃描圖時,人工智慧可以對比這個腦部掃描圖和庫中的掃描圖,並從「庫」中找出與之相似的一張或幾張圖。然後人工智慧結合這些掃描圖的思維內容,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新掃描圖大概的思維內容了。掃描圖對應的思維內容就像題目對應的解析方法一樣。在學習過程中,在你做了大量題目,建立了大腦題庫後,然後開始重新做題,你就可以調用題庫中與之相似的一道題目或幾道題目的解析方法,更簡單地解析新題目。

當人工智慧會讀心了,我們怎麼辦?

驚奇的技術成果

人工智慧和大腦掃描技術的驚人結合讓科學家們驚嘆不已,科學家們開始嘗試製造各種各樣的「讀心」人工智慧。

某研究團隊研製出的人工智慧,不僅能夠識別出哪些區域參與了某個思維過程,還能分解其中的一些內容。例如,如果有人在看一張女孩臉的照片,人工智慧可以從庫中搜索相似的掃描圖和掃描圖對應的思維內容,通過分析整合這些相似的掃描圖和思維內容,讓人工智慧最後描述出「這是一張女孩的臉」。除了能分辨臉之外,這個人工智慧還可以分辨鳥類。

更有科學家成功研究出了可以生成大腦圖像視頻的人工智慧。這個研究小組給人工智慧觀看了數百萬的視頻片段和正在觀看視頻的人的腦部掃描圖。當有人在觀看新視頻時,人工智慧就生成一部大腦「新電影」,這部「新電影」雖然看上去並不是那麼地清晰,但依然能分辨出視頻的大概內容。

最令人感到興奮的,則是智能讀心設備。就像前文提到的那樣,這是一個帽子,帽子里裝載了許多可以檢測電流的電極,當大腦活動產生電信號時,它們可以直接檢測大腦不同部位的活躍性,並在人工智慧的協助下,解讀思維活動內容。但它有太多的「噪音」需要解決,因為跟思維活動不相關的眨眼和一些肌肉活動也會產生電流,它們混雜在思維活動產生的電流中,通過電極傳輸進大腦,讓讀心設備產生誤差。

當人工智慧會讀心了,我們怎麼辦?

隱私是否還隱私

技術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危險,而隨著人工智慧結合大腦掃描技術的發展,它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也開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有人認為,這種「讀心」技術會對隱私造成最大程度的侵犯,它可能會暴露我們並不想讓別人洞悉的秘密。

其實,當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人類會制定相應的法律,就像現在到處都有監視視頻,但只有公檢法等執法部門才能調取一樣,人工智慧也要經過法律許可才能調取我們的隱私「監控」,所以我們不必為此感到擔憂。但如果一些別有用心的黑客盜取,就只能依靠公安部門來採取措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從法律角度講陳世美是否該死?
恐龍都生活在 同一時期嗎?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