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柳葉刀:新的血液指標或可快速診斷先兆子癇

柳葉刀:新的血液指標或可快速診斷先兆子癇

柳葉刀:新的血液指標或可快速診斷先兆子癇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懷孕生娃要經歷很多檢查、承擔很多風險,包括妊娠糖尿病、妊娠子癇、難產等。其中,先兆子癇是一種妊娠併發症,一般出現在妊娠24周左右,孕婦會出現頭痛、眼花、噁心、嘔吐、上腹不適等癥狀。先兆子癇很有可能會發展成妊娠子癇,這是產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一旦發生,母兒併發症及死亡率明顯增加。

最新一期《柳葉刀》上的一篇文章給「疑似先兆子癇」的診斷提供了一種更為快捷的方法,即通過簡單的血液檢查就有望評估常見且可能致命的妊娠併發症風險。

來自倫敦國王學院的科學家團隊發現,通過測量孕婦血液中胎盤生長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的濃度,醫生能夠在更快地診斷出先兆子癇。這會顯著改善媽媽們的風險,且不會對嬰兒造成健康問題。

柳葉刀:新的血液指標或可快速診斷先兆子癇

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8)33212-4

文章作者、倫敦國王學院NIHR產科研究教授Lucy Chappell表示,在過去的一百年里,我們通過測量血壓、檢測女性尿液中蛋白含量來診斷先兆子癇。這一傳統方法準確度不高,且較為主觀。

為了打破這一局限,Lucy Chappell團隊在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間,招募了來自英國11個產科單位的1035名疑似先兆子癇孕婦(有高血壓、尿蛋白含量高、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視力障礙性頭痛等典型癥狀)。她們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接受PIGF血液檢測,一組不接受。

結果顯示,PIGF組先兆子癇診斷的中位時間從4.1天減少到1.9天,而且分娩前的嚴重併發症(例如子癇、中風和孕產婦死亡)從5%減少到了4%。重要的是,該測試不會導致更多不必要的嬰兒早產病例。

如果不及時治療,先兆子癇可能會導致其他併發症,包括重要器官的損傷,甚至於威脅大人和小孩的生命。在全球範圍內,每天會有100名婦女因為這一疾病而死亡。

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臨床負責人Tony Young教授對此評價道:「這項研究提出的創新性檢測有助於確定妊娠期先兆子癇的風險,從而讓孕婦能夠更快的接受到適當的護理,或者減少不必要的擔心。」

End

參考資料:

1)Blood test helps accurate, rapid diagnosis for pre-eclampsia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基因編輯治療罕見病?初步臨床結果「不大喜人」
Science:病毒作誘餌,幫助細菌逃避免疫系統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