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江蘇省一個縣,人口超12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江蘇省一個縣,人口超12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江蘇省,簡稱「蘇」,省會南京,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接壤。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同時,江蘇擁有中原、江淮、金陵、吳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截至2018年底,江蘇省下轄13個省轄市。其中,就沭陽縣來說,人口超120萬,隸屬於地級宿遷市,地處江蘇、山東兩省交界處。沭陽縣因為一條河而得名,其建制始於北周時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江蘇省一個縣,人口超12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首先,沭陽縣隸屬於江蘇省宿遷市。在地理位置上,沭陽縣地處江蘇北部,沂沭泗水下游,屬魯南丘陵與江淮平原過渡帶。沭陽縣東與連雲港接壤,南與淮安市毗鄰,西倚宿遷,北接徐州,也即地處江蘇、山東兩省的交界處。就沭陽縣的歷史來說,春秋時屬魯國,魯成公九年,在今縣西北建中城邑。到了戰國中後期,楚國消滅魯國。在此背景下,今江蘇省沭陽縣一帶成為了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宿遷市沭陽縣一帶屬初屬薛郡,後改屬郯郡。

江蘇省一個縣,人口超12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西漢景帝封衛綰於建陵,在境內首立侯國。西漢武帝時,始設厚丘縣,隸屬東海郡。東漢建立後,今沭陽縣一帶分屬陰平、建陵二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沭陽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司馬炎建立西晉後,裁陰平縣,陰平縣由縣變為采邑。南朝宋時期,在該地區設立僮縣,隸屬南下邳郡。公元460年,南下邳郡併入南彭城郡,僮縣遂屬南彭城郡。公元506年,南朝梁廢僮縣,設立僮陽郡。公元549年,東魏改僮陽郡為沭陽郡,設立下城、臨渣、服武、懷文等4縣,隸屬沭陽郡。

江蘇省一個縣,人口超12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由此,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今沭陽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直到公元578年,北周正式在該地區設立沭陽縣,縣名沿用至今。因治所位於沭河北岸,故名。對於沭陽縣來說,縣名和沭水存在直接的關係,根據史料記載,沭水為沭河的古稱,現今稱為沭河,發源於山東省沂山南麓,南流入江蘇省境內。在此基礎上,沭陽縣這一建制始於公元57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隋朝時期,沭陽縣先屬海州,後屬沭州。唐朝建立,再次設立厚丘縣,八年(625年)省,入沭陽縣。

江蘇省一個縣,人口超12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最後,公元668年,沭陽縣改屬泗州。咸亨五年(674年),還屬海州。五代十國、宋朝、元朝時期,基本上依唐制。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沭陽從海州析出,隸屬淮安府。公元1724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時,沭陽縣屬江蘇省海州。到了1913年,沭陽縣屬徐海道。1928年,沭陽縣直屬於江蘇省。1983年,沭陽縣屬淮陰市。1996年8月,沭陽隸屬新設立的地級宿遷市。截至2018年底,沭陽縣總面積達2298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121萬人。由此,對於沭陽縣來說,成為江蘇省人口最多的縣之一。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 的精彩文章:

山東省一個區,人口超50萬,建制歷史超900年!
修魚之戰:魏趙韓三國聯合攻打秦國,結果誰贏了?

TAG:情懷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