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盛宣懷去世夫人表態:抬棺要用皇帝規格,出殯要走最繁華的南京路

盛宣懷去世夫人表態:抬棺要用皇帝規格,出殯要走最繁華的南京路

胡雪岩和盛宣懷是晚清最著名的「紅頂商人」,他們一個跟隨左宗棠一個跟隨李鴻章,在晚清政壇上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過平心而論,盛宣懷的結局要比胡雪岩要好很多,他不僅能善始善終,還在大清滅亡後滋潤地度過了晚年,而且去世後其葬禮也曾轟動全國。

盛宣懷去世夫人表態:抬棺要用皇帝規格,出殯要走最繁華的南京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16年4月27日,盛宣懷在靜安寺自家公館內咽下最後一口氣,結束了他疲憊、焦慮而又光彩四射的一生。他去世當日,招商局為他下半旗致哀。《民國日報》發布評論說:他是中國最大的富翁,他創辦的漢冶萍公司,資產已達2000萬元。他一生所創辦的輪船、電報、鐵路等一系列富強要政,堪稱「一世之雄」也!

盛宣懷去世,他的夫人庄氏決定為丈夫舉辦一場規模宏大的葬禮。庄氏認為老頭子一輩子走南闖北,辛辛苦苦,為朝廷和家族做了這麼多事,沒過過一天安生的日子,他是活活累死的。這一回要讓他走得風風光光。於是,她做出決定:既然丈夫是為大清國累死的,那麼就得讓皇帝的抬杠班子來為老頭子抬棺!他既然大半生都是在上海度過的,那麼出喪隊伍一定要走最繁華的南京路!

盛宣懷去世夫人表態:抬棺要用皇帝規格,出殯要走最繁華的南京路

按照家鄉的風俗,盛宣懷的靈柩停放一年半後,到第二年的冬至(1917年11月18日)才舉行出殯儀式,這就是老上海們所津津樂道的盛宣懷大出殯,可以說,這是一次不是國葬而勝似國葬的盛典。

出殯那天,隊伍從盛家公館出發,先是儀仗隊,中為靈柩,後為送葬隊伍。靈柩由16人夾杠從靈堂抬出,到了大馬路門前換成64人大杠。整個隊伍從靜安寺路、南京路折入廣西路、福州路,直達外灘,蜿蜒數里之遙。據當年參加過葬禮的盛承業先生(盛宣懷的曾侄孫)說,先頭隊伍已經抵達外灘了,而公館的後續隊伍還未出完。

盛宣懷去世夫人表態:抬棺要用皇帝規格,出殯要走最繁華的南京路

送葬隊伍中除了自家親戚朋友,還有招商局、漢冶萍、電報局、慈善機構的隊伍,浩浩蕩蕩走了整整一下午。《民國日報》對整個隊伍的序列有著詳細的報道:打頭的是印度巡捕馬隊開道,其後是各色旌旗,緊接著是數百名僧人、道士,最後是送葬隊伍。

出殯隊伍所路過的街道,沿途均設有祭棚、路祭桌、茶桌、看台等。所到之處,無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上海人原本就愛獵奇,這下來了如此聲勢浩大的盛典,豈能白白放過。所以,不僅市區和近郊的人來了,還有從杭州、蘇州專程趕來看熱鬧的。

盛宣懷去世夫人表態:抬棺要用皇帝規格,出殯要走最繁華的南京路

而出殯隊伍沿途的旅館、茶肆、飯店和一般店鋪及遊樂場所,更是乘機大做生意,排好座位,收取座位票。那些沒有位子而願意在街上擠來擠去的,可就慘了,人擁車擠不說,還要挨巡捕的棒槌,被擠調鞋子的人不計其數,至於呼妻喚子、尋哥找弟的,更不知凡幾。

《民國日報》甚至還不厭其煩一一列舉了當天沿途市肆的「座位」牌價:遊樂場、新世界售8角,電梯9角,其他的6角至2角不等。西餐館有售1.5元、2元、3元不等,中餐以包桌居多,即使是小飯館,亦皆包出;菜館則停止賣菜,專售座位券,有8角者,也有1元者。出殯隊伍所過之處,一般商戶莫不盈利三倍。

盛宣懷去世夫人表態:抬棺要用皇帝規格,出殯要走最繁華的南京路

11月24日,盛宣懷靈柩由水路到達蘇州。在盤門的蘇綸紗廠的碼頭上,搭建了巨大的蘆棚,早晨七點鐘,已經是人山人海,至11時,各城門已阻斷不通,盛宣懷的靈柩移入蘇州留園的盛氏祠堂內。在留園內,盛宣懷靈柩一放就是好幾年,直到1920年農曆二月二十一日,才用一支龐大的船隊,將其運往江蘇江陰馬鎮,最後葬在了盛氏祖墳墓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