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我現在看到這個東西就異常噁心!」

「10-12麻煩組個組合出道,謝謝。 」

「每個人都配擁有自己的姓名,我只想說實話,不想有蹭熱度嫌疑。」

第一句話是陳宥維經紀人說的,後面是孫堅說的。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昨晚的一陣爭議和吐槽之中,《青春有你》落幕了。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UNINE組合正式成團:李汶翰第一,李振寧第二,姚明明第三,管櫟第四,嘉羿第五,胡春楊第六,夏瀚宇第七,陳宥維第八,何昶希第九。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這也意味著姚弛、連淮偉、施展全部出道失敗,很多網友紛紛表示:這個排名看不懂。

決賽的麻煩還不止這些,在最後一期公開的2首決賽曲中,《暖色》一曲卻因為旋律神似韓團Wanna One的歌曲,受到粉絲質疑。

撇開這些決賽引發的質疑和喧囂,《青春有你》在這個春天給觀眾製造了一檔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准爆款綜藝。節目人氣最高選手李汶翰登上熱搜12次,熱度當然不及去年的大魔王、今年因為公演未能和陳立農等Nine Percent成員出現在現場的蔡徐坤。

缺少廣泛的社會話題性,被消費了多次的圈層話題引發觀眾廣泛審美疲勞,這是《青春有你》和另一檔選秀綜藝都未能「出圈」成功的主要原因。兩款綜藝的微博粉絲加起來不到《偶練》的一半,生動地說明了2019年選秀綜藝與去年的熱度差距。而節目豆瓣評分也僅為4.8分。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2018年《偶練》《創造101》的爆紅,全面激活了國內的偶像選秀市場,締造新一代頂級流量成為各方的共同野望,但當從業者自以為掌握了批量生產偶像和選秀綜藝的方法,事實卻證明,「偶像製造」和爆款綜藝製造都依然是門玄學。

收官戰:怒懟、撕X、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怎麼變成了青春有疑?

收官戰的爭議實際上分為兩部分:出道的,和沒出道的。

這場決賽,不僅邀請《偶練》出道組合Nine Percent坐鎮,還找來何炅擔任現場主持人,聲勢浩大也是很浩大了。

比賽將留到最後的22位練習生分成2隊,進行最後一次競賽,分別表現2首新歌《暖色》、《The Last Day》。

其中,《暖色》由徐方舟、管櫟、邵浩帆、陳濤、嘉羿、施展、姚弛、王喆、李振寧、鄧超元、吳承澤11人共同演出,管櫟獲得其他練習生票選第一,光榮擔任C位。

最終的C位倒是毫無爭議。

從最開始拿到B開始,李汶翰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完成一場進化,在前兩期無A的尬尷之後,第三期他就成功升A打破了這場尷尬。節目主題曲的鏡頭多到不行,一次次登陸熱搜,最高是第三位,一看就是拿著男主劇本的隱形王者。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但除了他之外,接下來的排名卻引發了滔滔不絕的爭議。

李振宇的排名從第一次的62名到最後的第2名。從第四期才有姓名,到各項數據全部進入出道位,部分數據衝進前三,多次打破top5格局,他的人氣真的是蒸蒸日上,但第二名的最終排位依然讓許多人震驚。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姚明明在開播前就已經擁有一定人氣,上一次排名也是第三,不過這樣的排名依然讓許多人難以理解。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但真正引發最大爭議的是一些人氣選手的名次突然斷崖式下跌。

像夏瀚宇上次排名第八,這次第七這樣的排名是不會引發太大爭議的。

但類似第四名管櫟這樣近期一直保持前三,突然跌到第四的情況就比較玄幻了。

而引發最大爭議的,則是陳宥維從第一期就獲得了第二名,到最終下滑到了第八名。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現場已經可以看到陳宥維所在的慈文傳媒經紀人直接黑臉了。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在成績公布後慈文傳媒轉發成團微博稱「遊戲遊戲,而已而已,開心第一!回家拍好戲咯」。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隨後疑似陳宥維經紀人又在微博上曬出一張獼猴桃的照片,並配文「我現在看到這個東西就異常噁心!」這個內涵質疑指向已經很明顯了。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另一部分爭議來自於未出道成功的人氣學員。

演員孫堅直接發文吐槽說:是搖號嗎?「10-12麻煩組個組合出道,謝謝。 」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10-12名,說的就是第10名的連淮偉、第11名的施展和第12名的姚弛。

直播現場的花絮許多觀眾還發現了張藝興拍著連淮偉的肩疑似安慰他的鏡頭。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這些一直以來都在出道位內的人氣練習生卻在收官一戰中一落千丈,當然會令爆肝捧愛豆出道的粉絲不甘心,而像慈文傳媒和孫堅這樣的業內疑似發聲,就更加一石激起千層浪。

但總決賽質疑的浪花,還不止是針對排名。

部分觀眾聽到《暖色》旋律,表示越聽越覺得熟悉,紛紛在發文質疑「只有我覺得暖色很像Wanna One的Nothing without you嗎」、 「根本翻唱吧」,節目都還沒播完,網上已經一片熱議。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還有人質疑部分旋律也跟張傑《一路之下》一模一樣。

雖然爭議頻頻,但《青春有你》節目組目前還未做出回應。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6日晚間 「UNINE」9人團,正式出道。


選秀愛豆退化論:套路更成熟了,為什麼爆款偶像卻越來越難製造了?

可實事求是地說,即使是一年都沒怎麼營業,即將解散的Nine Percent 的人氣,依然輕鬆力壓新鮮出爐的UNINE。

從商業模式上看,《偶練》創造了一種基於互聯網思維的用戶參與感的養成模式,可是養成模式過時了嗎?為什麼更嫻熟的套路之下,爆款偶像卻更難一躍而起了?

真相或許是:養成偶像依然在崛起,但審美疲勞已經無可抑制地出現了。

《青春有你》開播兩期,沒有一個人穿上粉色衛衣,等到第三期,才開始有A班生!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這很容易被理解為節目組的套路,第一季巨大的成功壓力之下,主動創造一個逆襲的戲劇化情境,放大新一代學員從不那麼優秀變得優秀的過程,才是這一季最精彩的劇情。

人設是首先被創造出來的。

李汶翰代表著成名愛豆重新做回訓練生,從頭開始奮鬥的模式。

連淮偉則代表著個人奮鬥的硬核模式。作為個人訓練生,他一度的訓練方式是自己報舞蹈班去上課,結果緊張地手一直在發抖的初評級的《Sweet Girl》就憑藉自然的舞蹈和颱風,得到了B。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爭議打法也依然在延續。

在連淮偉取得成績逆襲之後,在採訪中表示連淮偉看到了網友們的言論「長得丑不配出道」,並且回應稱「我知道自己的長相不算出眾,還因為這件事不開心了一段時間,但現在反應過來了,不會再為此不開心」。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結果那句「我就是要想得美,還要幹得漂亮」迅速引發眾怒,但也同時將他的人氣再度拉高。

當然勵志模式才是爆款偶像製造的根本。

李振寧本來是Vocal擔當,在前期訓練里,他的舞蹈則成為導師們批評的重災區,但他卻在第一輪的舞台表演中競爭到了《後退》的中心位置。在此之後,他的人氣一路上升。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金句則依然是贏取人氣的最簡潔模式。

很多人最開始認識陳宥維並不是因為他的訓練生身份,而是因為《延禧攻略》里的五阿哥。隊內自審的時候陳宥維搶拍唱錯,一度有點承受不住。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但最終他頂住壓力,用成績完成了自我證明,並在節目終敞開心扉說:「我很在乎這個位置。」 接著又一字一句地說著「我想要用我的實際行動,證明給大家看,陳宥維你可以的」。台上掌聲如潮。

在這場融合了個人實力、努力、人設、粉絲期待和平台營銷的出道生存戰當中,決定命運的因素有很多。顏值、鏡頭多不多、人設完成度,最後是玄學一般的「觀眾緣」。

但事實似乎證明了,去年偶練和土創的那套曾成就了蔡徐坤、楊超越的模式,已經感動不了今年這批觀眾了。

另一方面,選秀綜藝全面進擊,是互聯網娛樂產品和造型模式的勝利,但選秀綜藝快速上馬也暴露了國內男團行業的困局:互聯網無疑加快了偶像的崛起與迭代,但偶像真能快到像割麥子一樣一年一量產嗎?新的選秀綜藝不斷襲來,但粉絲還愛得動成熟套路下被批量生產的選秀偶像嗎?


出道即巔峰?2019男團選秀還會被pick嗎?

「出道即巔峰!」——這句對於許多選秀偶像的描述,有可能也要用到國內新一輪選秀綜藝上。

九人團體「UNINE」正式成立後,將繼承即將解散的前輩團NINE PERCENT,前往韓國參加韓國的打歌節目,各種綜藝、代言、影視劇的資源也是陸續有來。可是他們能打破NINE PERCENT成團不營業的魔咒嗎?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更大的疑問是:當男團選秀進入圍城, 2019男團選秀到底還行不行?

新一輪「選秀造星窗口」的出現,源於三個基本要素的形成:

一是新一代年輕人需要新的偶像;

二是新一代粉絲需要新的寵愛模式。以前說起偶像,我們說「我女神」、「我男神」;現在提到偶像,我們說「我女兒」、「我兒子」了。

三是選秀綜藝的互聯網改造,為新一代小鮮肉崛起提供了技術條件。

「二代流量」是互聯網公司通過對流量模式的無心插柳,最終粉絲站到了造星的第一現場。你可以說《偶像練習生》不好看,但誰都無法忽視它在與粉絲高互動之下造就的輿論場巨大聲量,當所有人都在身邊談論蔡徐坤楊超越,你無法不加入這場全民大討論。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但再優秀的套路,也只能用一次。

自下而上式造星,帶來了「二代流量」的崛起元年。但在同等傳播機制和打法下,後來者即便擁有同樣資質,但最好的時機已經不再。愛豆的類型和金句就那麼多,同樣的逆襲模式和似曾相識的金句,再難贏得全民大討論。

更嚴峻的問題是:在模式大同小異,時間周期又如此高密度之下,粉絲們如何在上過一回當之後,吃得下一波同質化「新品」?

去年那一撥選秀造星熱潮,很大程度來自於一種獵奇的新鮮感。通過讓練習生命運與投票掛鉤,偶練和土創都牢牢抓住了粉絲們的眼球。

平常捨不得去高檔餐廳,連購物節都要精打細算的粉絲們,為了pick小哥哥小姐姐們出道,時常過著省吃儉用的生活,還編出了各種各樣的打油詩和出道口號。

然而成團後,粉絲們的熱情就被迎面澆了一盆冷水。

NINE PERCENT出道後合體次數屈指可數,七個月之後才推出首張團體專輯。

別說什麼「團魂」,昔日氪金爆肝投票的粉絲成了氣到連魂都沒了,而國內限定團體的營業合體難、分配不均等因素,更是讓他們看清了選秀男團模式的軟肋。

野蠻生長背後,是不夠成熟的市場機制、不完整的偶像團體的產業鏈、團體運營上的經驗匱乏、以及難以破解的同質化問題。

許多粉絲不再願意追團,反倒更關心愛豆走上偶像之路後,如何實現影視、綜藝、音樂多棲發展,能否解鎖時尚封面、商業代言從而不斷提升商業價值。

為了彌補去年的遺憾,今年的幾檔選秀節目均把「成團」作為首要標準。但粉絲還會埋單嗎?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這一切都似乎昭示著,男團市場已經逐漸呈現疲態,青春有你遭遇了中年油膩。

去年媒體還在問:「當我們pick蔡徐坤的時候,我們在pick什麼?」今年新的選秀熱詞還未出現,pick這個詞已經越來越少人用了。

養成系偶像的本質,是大家在不停地通過偶像輸出自己。養成綜藝無論如何變形,也依然是一個觀眾自我見證的遊戲。

從2018到2019,男團選秀這場大型國民情緒實驗還在繼續。但一支被大眾審美認可的男團依然毫無蹤跡。

去年人們都在感嘆:偶像團體元年真的到了,現在看來這更像是一場風口上的遊戲。

所有人都在賭。沒人知道未來偶像團體行業會不會有徹底改變。當《青春有你》收官變成一場手撕大戲,對於出道的李汶翰李振寧們,和離開的連淮偉施展姚弛們來說來說,一切都還是剛剛開始。

魔幻排名、撕X怒懟、質疑抄襲,《青春有你》收官變成手撕大戲?

但願遭遇圍城的2019男團選秀的未來,不會如《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王傑唱的那樣:一場遊戲一場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