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為何得不到歷史和後人寬恕 比比他人看看史實可知端倪

慈禧為何得不到歷史和後人寬恕 比比他人看看史實可知端倪

封建王朝時期,皇族中兒子當上了皇帝,母親即為太后或皇太后。在清代二百六十多年歷史中,先後有十一位後宮女人曾享有太后之稱。這其中有最受後人讚譽的,更有最受後人憎恨和詬病的。

慈禧為何得不到歷史和後人寬恕 比比他人看看史實可知端倪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現今如果說起整個清代最令人討厭和憎恨的人是誰?慈禧太后無疑要排在第一位。

除了專家學者善於客觀分析,普通大眾幾乎把慈禧與宋代的秦檜、明代的魏忠賢等同看待,她已經成了禍亂朝政、賣國求榮、妄殺無辜的「老妖婆」。

就連終結大清王朝、頒布清帝退位詔書的隆裕太后,也得到極高讚譽,被贊為「以國家為前提,不以皇位為私產」,「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

而慈禧太后則罕有褒獎評價。甚至許多寫歷史故事的人,都不願意提到她的名字和往事,因為可能是人人討厭她的緣故,有些文章中寫了她,點擊量就會居低不升。

翻閱史料,清代共有五位太后是皇帝在世時的皇后,還有五位是因為兒子當了皇帝而被尊為皇太后。也就是說,清代後宮的妃嬪想要成為皇后就只有兩條路:一是被皇帝親自冊封,二是兒子當上皇帝尊封。

在清代十一位皇太后中,比較特例的是道光皇帝的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她既不是道光帝生前的中宮皇后,也不是嗣皇帝咸豐的生母,只是因撫養過咸豐帝奕詝並且在親生兒子奕訢位高權重時極力要求下,她才得以登上了皇太后的寶座。

不妨看看清朝十一位太后都是誰: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當太后6年;孝庄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當太后18年、當太皇太后27年;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當太后57年;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當太后2年;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當太后半年;孝聖憲皇后紐祜祿氏,當太后42年;孝和睿皇后紐祜祿氏,當太后29年;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實際統治後宮15年,享有太后封號9天;孝貞顯皇后紐祜祿氏,兩朝太后當了20年;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慈禧),當掌權太后 47年;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隆裕)位居中宮20年,當太后3 年。

慈禧為何得不到歷史和後人寬恕 比比他人看看史實可知端倪

(劇照)

史料記載的上述十一位清代太后,絕大多數出身名門,而且都有生平可查。她們平均年齡66歲,其中活過七十歲的有五位,最大的八十六歲。十一位太后中,只有孝惠、孝貞、孝定三人無子無女,另八位共生了11女12子,12個兒子中有五個登基為帝。

從在皇家的地位和影響看,太后們一生中扮演著兩大角色:即老皇帝的后妃(妻妾)和新皇帝的母親。沒地位當嬪妃時,需要忍耐低調、謙虛賢惠、上下周旋逢迎討好;而做了太后,便可威鎮後宮,母儀天下,由萬人仰視。但如何給後世留下美名,那就要看她自己的品行了。

清初廣受後人稱讚的孝庄太后,是清朝歷史上第一位掌權太后。但是她的名聲,卻和最後一位掌權的慈禧太后有著天壤之別。

很多人都認為,孝庄太后,是清朝歷史上十分了不起的女政治家,她對清朝立國穩基的貢獻是很大的。

公元1643年,皇太極突然駕崩,愛新覺羅家族為立誰為帝這件大事犯了難。一部分勢力支持皇長子豪格,另一部勢力則支持皇太極十四弟多爾袞。因為雙方爭執不下,為了緩解矛盾,各自退讓一步,採取了折中辦法。決定由多爾袞擔任叔父攝政王,輔佐皇太極年僅六歲的兒子福臨登基。

孝庄文皇后共為皇太極生下三個女兒一個兒子,而皇太極並不寵愛孝庄,他更多的是將她當成是一個生活助手。當時的宸妃海蘭珠才是皇太極的最愛,所以宸妃是後宮中權力地位僅次於皇后的人。孝庄根本就無法和姐姐宸妃爭鋒。就連她生下兒子福臨(順治帝)時,皇太極也只是匆匆看了一眼,沒有表現出任何特殊疼愛。

慈禧為何得不到歷史和後人寬恕 比比他人看看史實可知端倪

(劇照)

順治帝年幼時,皇叔多爾袞獨大擅權,孝庄母子忍辱負重,終於熬過危機。但他的兒子順治不期英年早逝,年幼的孫子(玄燁)康熙登基為帝。孝庄太后撐起皇家脊樑,不斷從背後影響康熙,為他出謀劃策,把握治國關鍵。康熙早年,輔政大臣鰲拜等掣肘皇權,三藩之亂尚未平定。而最後卻能平息這一切,進而開啟康乾盛世,康熙帝和他的忠臣們的努力佔一半,另有一半功勞要算在要算在孝庄太后頭上。她也因此贏得了千古賢后的美譽。

孝庄一生不得丈夫的寵愛,後來她還一度被自己親生兒子所仇視。在她身體得重病的時候,順治帝不僅沒去探望她,甚至連一句問候都沒有。不過幸運的是,後來她的孫子康熙對她還是百般孝順的,也算替他父親償還了親情欠債。

清代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太后,是崇慶皇太后鈕祜祿氏,即乾隆皇帝弘曆的親生母親。她十三歲嫁給雍親王胤禛,母憑子貴,在雍正朝升到熹貴妃之位。她最大的特點就是甘於享清福。其子乾隆在帝位六十年,幾乎沒有任何關於「太后干政」的傳說,甚至連皇帝選妃,她也不去強加影響。

史料介紹,乾隆帝非常孝順自己的生母。有一次,太后覺得北京附近有一座佛寺舊了,只是順口說了一句,乾隆帝馬上就安排資金修繕,討得母后歡心。乾隆幾次出京巡行,都帶著母親在身邊。

正是這種平時甘於歲月靜好的「安心」生活。崇慶皇太后享年高達八十六歲。

說清代慈禧太后罵名最多,並不是編者的個人偏見。恐怕隨便一個歷史愛好者,都可說出慈禧太后所做的一件壞事。

歸納一下慈禧的劣行,大致為這幾件:咸豐帝死後,她一手操縱發動宮廷政變,從顧命八大臣手中奪得政權,並將其中載垣、端華、肅順三位重臣狠毒處死。慈禧太后對於政敵之整肅絕少留情,即使對親生兒子同治皇帝,她也鮮有真情母愛。不僅母子關係緊張,而且她遲遲不願歸政給兒子。同治帝年紀輕輕病死,慈禧不接受為同治立子嗣,反而從親戚家接來一個幼童做新皇帝,過繼到自己的膝下,以便繼續垂簾聽政。

慈禧為何得不到歷史和後人寬恕 比比他人看看史實可知端倪

她做太后時期,瘋狂干政。從國家主權的角度看,慈禧當政時期的1885年,清軍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並成功阻止法軍登陸台灣。在此優勢有利局面下,她卻下旨主動求和息戰、簽訂了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和約的簽訂,不僅為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留下了禍根,更釀就了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禍亂。

就人品善惡來說,慈禧貪圖享受,不惜挪用軍費祝壽,生活奢華腐敗。而且她身上還背了幾樁無辜命案:下令把珍妃墜井殺死是史實明載的;還有慈安太后的神秘暴亡令人猜疑不止;而光緒皇帝之死,已被現代科技證手段實系被毒而死。

慈禧到底有多狠毒,看看末代皇帝溥儀在書中是怎麼描述的:慈禧偷聽到病重的皇帝兒子和兒媳說了自己的壞話,立即怒氣沖沖的衝進門,抓住兒媳婦的頭髮,抬手劈頭蓋臉的就揍起來,嚇得他兒子直接昏過去。到他兒子一死,立馬將兒媳禁食兩個月,活活給餓死了。餓死兒媳還不解氣,又將兒媳的父親革職,這才解了心頭之恨。

關鍵是,如果慈禧太后執政真把國家治理得國強民富,那也無可挑剔;是她專權他把一個泱泱大國弄得風雨飄搖,任人宰割,如何能讓歷史和後人予以寬恕?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本欄目,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本文配圖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心春秋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綽號可分成六類 看看這裡邊的玄機
咸豐雖被稱是時運不濟命苦皇帝 但其享樂程度卻堪為清帝之首

TAG:掌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