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每個孩子無限潛能都是被逼出來的!(值得收藏)

每個孩子無限潛能都是被逼出來的!(值得收藏)

說起快樂教育,我還真有種啞巴吃黃連的苦!

因為自己小時候是從「殘酷教育」中走出來的,所以我不由得暗暗發誓:將來我的孩子一定要順其天性自由瘋長,一定不能學得太辛苦!

然而,我很快就被現實打臉了。

三歲前,我還是堅持放任孩子自由玩耍,卻在某一天發現,別人家的孩子早已跑出去好遠好遠:


表姐家的女兒4歲,能數清三國演義中不少人物誌;同事的兒子只比我女兒大半年,卻懂得算術,說得外語;16歲的女孩武亦姝詩詞量驚人,才華橫溢,秒變國民才女;隔壁鄰居的寶寶4歲能說3種語言,常隨父母飛往國內外,眼界和知識面甩同齡人好幾年的差距......

這些見多識廣的孩子,不是行千里路,就是讀萬卷書。再回頭看自家的孩子,書是堆了不少,卻很少翻閱,大多數時間都是自由散漫,玩玩具、看動畫、出去瘋......是啊,真是好自由、好開心,但也好憂桑!

從那時起,我一改「慈父」笑面,帶著曾經那股努力的勁,開始幫孩子全面惡補,一點點補充灌溉。

直到現在,看到孩子每天的進步,我仍心有餘悸,如果我放任孩子自由發展,她將來能跟上同齡人成長的步伐嗎?

每個孩子無限潛能都是被逼出來的!(值得收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父母到底是該逼孩子學習,還是該放任孩子、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說到這個話題,讓人不由想到著名鋼琴家郎朗的成長之路。

郎朗的父親郎國任曾在《我和郎朗30年》這本書中講述了郎朗成功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及其奮鬥中的坎坷經歷。郎朗在回憶自己的成長之路時曾說:「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天賦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去獲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是一步一步來的,走了這一步才有下一步。」「興趣是練出來的!謝謝爸爸,逼我練琴!」

然而也有很多人認為:郎朗是被逼出來的「匠人」,其父親的教育方法畢竟只對少數人有效,對這種犧牲童年幸福的成長方式不敢苟同,孩子在童年時期應該「放任」一下。

每個孩子無限潛能都是被逼出來的!(值得收藏)

每個父母都是孩子前途的設計師

而所設計的就是孩子各自的性情

不少人覺得郎國任的教育方法很殘酷,比如用非人的打壓方式來讓郎朗努力彈琴,之後又辭職,讓妻子一人承擔家庭的開支,帶著郎朗去北京求學;郎朗9歲時,因為誤以為兒子貪玩誤了練琴,勃然大怒的他甚至扔出狠話:要麼跳樓,要麼吃藥!郎朗的童年就在不斷的練琴練琴練琴、挨打挨打挨打中度過,郎國任從未給過郎朗第二個選項……

這是一種頗受爭議的教育方法,因為它很大程度上剝奪了孩子的自由和快樂,但是比起郎朗父親的殘酷,我們也不應忽視另一種殘酷。

比如一些家長以反對過分干涉孩子為由,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比如有些家長只顧著賺錢,把孩子扔給老人或者保姆來帶,陪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比如有些家長一邊對著手機、電腦、麻將桌全情投入,一邊對孩子說「要好好學習啊,要不將來沒出息」;比如有些家長為了自己省力,把電視、手機、平板交給孩子盡情「享用」,讓孩子在動畫片和打遊戲中打發自己的童年。

也許你會好奇,這最多算是不妥,但是也不算殘酷吧,至少孩子沒受罪呀。可是我們現在不陪孩子苦練「七十二變」,將來要他如何面對人生的「八十一難」呢?!

每個孩子無限潛能都是被逼出來的!(值得收藏)

人生前期不嫌麻煩,後來才不會錯過讓你心動的風景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蔡康永《康永,給殘酷社會的善意簡訊》

蔡康永的這段話在年輕人聽來,會有一種自己曾經可以做卻沒有盡全力去做的後悔感。在做父母的聽來,卻有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在孩子想放棄游泳的時候,應該對他說一聲:孩子,你再堅持一下;在孩子覺得英文困難之時,應該幫助他愛上英文,給他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所以要教育孩子,不要太任性。不要讓未來的孩子埋怨你現在沒有逼他堅持,折騰未來的你。

父母的高度決定孩子的起點

父母的思想有多高,孩子就能飛多遠。好的父母應給孩子這兩樣:一是健康的生命;二是「過自己喜歡的生活」的能力!

有個朋友是一所三甲醫院的主治醫師,年紀輕輕已是正高職稱,在業內很有名氣。她的孩子比起普通家庭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個較高的起點。即使孩子沒那麼努力,相信依靠她的社會地位與收入,孩子將來也會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然而這個朋友並不滿足於孩子的「衣食無憂」,她深知,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比拼的不僅是孩子本身,也是孩子家長自身的教育水平、眼界閱歷、對政策的了解,以及物質條件、軟性資源、教育參與度、對孩子投入的時間精力等等。於是從孩子兩三歲起,她就開始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興趣愛好,陪孩子讀國學經典、帶孩子聽音樂會等。

然而有些家長,在孩子該學各種技能的時候卻放任孩子玩遊戲、看電視、玩手機,完全忽視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

舉個例子,李小璐和賈乃亮的女兒、國民閨女小甜馨因其好性格受到網友的喜愛,依靠其知名度以及父母為其打下的基礎,相信將來也不會過的太差。然而李小璐、賈乃亮還是沒有放鬆對小甜馨的教育,雖然才四歲,芭蕾已經跳的像模像樣了!

每個孩子無限潛能都是被逼出來的!(值得收藏)

每個孩子無限潛能都是被逼出來的!(值得收藏)

每個孩子無限潛能都是被逼出來的!(值得收藏)

孩子被「逼」學習的過程可能是「殘酷」的,但在殘酷的背後,可以看出父母培養孩子各項特長的遠見和指引孩子走向成功的決心。我們不一定都要學習郎國任似的教育方式,但是必須讓孩子懂得學習和堅持的意義,決不能讓放任害了孩子。

最後,附上一段龍應台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在學習的年齡被「逼」出無限潛能,每個父母都可以給孩子一輩子受用的能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良的小阿獃呆 的精彩文章:

TAG:善良的小阿獃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