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說:一個真正富足的人,身上往往具備這四個特徵,你有嗎?

佛說:一個真正富足的人,身上往往具備這四個特徵,你有嗎?

佛說:一個真正富足的人,身上往往具備這四個特徵,你有嗎?

一、德。

人之德,潛在於己之良知上,即是每個人均有良知之存在,亦即是都有其德也,只不過德分其厚薄之差異耳。如能秉己身良知,不昧心而為,則德必積而厚,如每每味於良知,本靈暗晦,則行事缺德而德薄也。

是故,世人當知經常能惕醒己身之良知,也就是莫可把己身之良知給抹滅了,那德就可存矣。更能經常積己之德,使之厚積,藉以感化周邊之人,亦能使之歸化,那就是顯德化世之真正意義所在也。聖賢仙佛之所異於世人,就是因德厚而受世人所景仰,為世人所崇拜,否則無他,如世人能經常積練己身之德,那就與仙佛聖賢無所別也。聖神仙佛亦即是本此厚德來勸化、感化世人!如世人亦能如此,則功果葉大也。

然積德無他,秉良知而為,秉善心而行,就是最好之方法,先立已德,再感化他人,就可快樂悠然。

二、醒。

世人總因一生懵懂而醉生夢死,無所依恃,亦因生迷夢而終 了人生,實值惕醒也!如此之眾生實在太多了,更應值得反省,致而社會之種種不幸與遺憾連續的發生,這就是致禍之根源所在也。

今日提出此題綱,就是針對此嚴重之現象而起,主旨於那清明之心智無法致知於覺醒,才會有今日社會道德等不幸之事層出不窮,如能將心歸納於戒律規範,以及將己心秉持覺醒之途徑,那則與聖神仙佛無異矣。

覺則能知修、知悟;醒始可明理、清智。如果不能覺與醒,那等於行屍走肉一樣, 總在於罪孽的環境中,無以休正,不只是自身痛苦,更會因而影響到他人的幸福美滿。故而當知時時惕醒自己,時常悟覺己身是非常之重要,不但可造己身之德,亦可導引他人入佳境也,盼世人能齊勉行之。

三、念。

世人與聖神仙佛之差異,最主要是念之不同,而人本來即是神、即是佛,而又為何偏偏就失去了神佛之地位?簡單的說,就在於一個念上,如世人之念能福顧澤及眾生,那必由凡而成神、成聖矣。

世人總對自己周遭之親友而求福、而致福,且力勉行福,這是私福,未能顯其光輝,如能再擴及此等努力之!致福及子眾生,把眾生亦當作是你的親人,發小福為大福,這就是神佛、菩薩心念也。

然世人總是局限於此之窄念,所以無有成證之功效。試想世人、眾生原本就與我有緣,與我有牽連,福澤及他們也沒有錯!能有如此之想法而力行不輟,則不只福及他大,反會致福於自己的,此等之理念有待世人去加以開發與施行,則人人均能如此,怎會有苦海之眾生?盼世人能以此來自勉,多予勉行,將來真正之後福是無可限量的。

四、安。

能安則能穩,能實始可固也,如缺乏安實,難以平靜,永遠翻騰不已。人生必須在自己的生活上謀取踏實的步履,不可好高騖遠,或是虛幻不實,或是企心大強,或是貪慾過份,則無法安實也。然在這些之現象里,非但無法實際得到什麼,反而會因此而造罪造業,不止傷害到自己,更會因而危及到他人,這是非常明顯之事實。

如有人因做生意過分的貪求,倒人錢財,危害他人,更甚者影響到社會的經濟問題,有者因過分的貪求,不予任何之預防,一頭栽 了進去,賠錢不計,更傷害到親戚朋友、兄弟姊妹無有安寧之日。這都是無法安實所惹出來之禍害也,社會上此等之情況比比皆是,說也說不完也。

安實生活,就是依本份的去生活,不有任何身外之企求,同時能在修持上作為生活的根源,這更是突顯出生活安實的可貴。人生嘛,什麼都是虛幻的,很快的將成雲煙,安實些,才能更穩當些,這方是人生的真諦,希世人能以此自勉行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衫小紳士 的精彩文章:

TAG:青衫小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