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沈從文寫信向妻子坦白,自己婚內愛上其他人,直接惹惱張兆和!

沈從文寫信向妻子坦白,自己婚內愛上其他人,直接惹惱張兆和!

一直覺得,張兆和和沈從文是很可惜的一對,他們都是很好的人,也曾都儘力的想去對對方好,然而,卻因為種種原因,相伴一生,他們本該締結一段美滿的愛情童話,卻終究還是活得雙方都遍體鱗傷。

這一對的組合,是典型的鳳凰男和世家女的組合。沈從文來自風景秀美的湘西,出眾的才華讓他被胡適聘為中國公學的教授。然而第一節課,他就洋相百出,木訥的他第一次在這樣的環境下授課,加上帶著的鄉音,一切都讓他局促不已。然而,卻也是在這樣的課室里,沈從文遇到了他一生的女神張兆和。

沈從文張兆和

張兆和是真正的世家女,她是是民國「合肥四姐妹」中的老三,「合肥四姐妹」當時的名氣,能與「宋氏三姐妹」齊名。葉聖陶先生曾公開發表評論說:「 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加上容貌清麗,學識過人,所以張兆和的追求者一直很多。

在眾多的追求者里,沈從文不算出色,甚至是很遜色的,他唯一拿的出手的是他的才華。自從對張兆和一見傾心以後,他就拚命的給張兆和寫情書。然而,張兆和卻不勝其擾,因為作為教授,沈從文對她的瘋狂追求,已經對她的聲譽產生了影響,尤其是沈從文有些情書還寫得很流氓,比如我不僅愛你的靈魂,我更愛你的肉體這樣的句子。

深感困擾的張兆和拿著這堆情書找到了校長鬍適,希望他能居中調和,沒想到胡適看了這堆情書,反倒被沈從文的真情打動了,反過來勸說張兆和接受,說:他頑固的愛著你。而張兆和也回答:我也頑固的不愛他。只是,張兆和的不喜,並沒有打消沈從文的追求,他仍然鍥而不捨的追求著張兆和。

圖片

或許是沈從文的情書寫得太動人,或許是周圍的壓力太大,最終,張兆和願意了,有人問她為什麼願意了,她說:因為他的詩寫的太好了!的確,我走過許多地方的路 ,行過許多地方的橋 ,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 ,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這樣優美深情的句子,又怎能不打動一個女子的心呢?尤其還是長達四年的堅持。

1933年9月9日,農家窮小子與世家白富美結為了夫妻。這年,沈從文31歲,張兆和23歲。沈從文終於如願的娶到了他的女神。然而,當才子佳人結婚以後,一切就走向happy ending了嗎?顯然,這沒有體現在張兆和和沈從文的婚姻上。

結婚的時候很寒酸,婚後的生活也很辛苦,張兆和原本也是個驕矜的小姐,然而面對現實的生活,她也必須讓自己去適應,學會持家,精打細算,讓一個家庭能夠健康的運作起來。如果沈從文和張兆和是一類人,他會明白,妻子的苦和犧牲,他也會相應的調整自己,更好的盡一個丈夫的責任。

然而,張兆和是現實主義者,沈從文卻是理想主義者,張兆和的精打細算,他不理解,反而覺得女神變了個樣,不再是那副清高的樣子,反倒是為了油鹽醬醋精打細算。很多女人不是不能犧牲,不是不能吃苦,只是當你的付出不但不被體諒,反而被指責過於精細的時候,恐怕修養再好的女子,也會惱怒吧?而沈從文也不是不愛張兆和,甚至可以說,他愛了張兆和一輩子,可是,他的愛沒有讓他真正的去理解張兆和,當浪漫的愛情碰上現實的生活,他們的婚後生活出現了矛盾。

沈從文張兆和

感情的脆弱期里,最容易被第三者攻陷。就在沈從文和張兆和矛盾愈深的時候,有個叫高青子的女讀者對沈從文表達了愛意。糾結之際,沈從文想到了向妻子張兆和求助。或許,在他的心裡,始終沒有人能超過張兆和的地位,只是,他在現實生活面前的無力,讓他在張兆和面前,似乎始終是卑微的,他覺得得不到張兆和的欽佩的崇拜,他迫切的想要通過另一個女人的傾慕,來挽回妻子在他身上停留的目光,於是,他寫信告訴了張兆和高青子的存在,並且沒有掩飾自己對高青子的好感。

沈從文將這封信看作是拉近他和張兆和距離的一個助力,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封信卻把張兆和推的更遠了,看到這封信的張兆和,簡直要氣炸了。婚前沈從文千方百計的追求她,讓她嫁給了他,婚後自己收起所有小姐的排場,一心一意的打理家事,為沈從文操勞,然而,此時沈從文卻這樣對她!在張兆和看來,沈從文這封信,就是他出軌的事實。

四姐妹

她一氣之下,帶著孩子直接奔回了娘家。這或許也是沈從文萬萬沒有想到的,他想要挽回妻子,然而張兆和卻難以原諒這樣的背叛。而就在這個時候,抗戰來臨,更是將他們分開了。沈從文離開北平,經過天津、青島、濟南、南京,終於到武漢,最初借住武漢大學陳源、凌叔華家。

第二年四月,沈從文輾轉經貴陽到達昆明西南聯大。幾乎在同時,高青子也到了昆明,在西南聯大圖書館任職。在這樣的情況下重逢,和張兆和的關係又始終沒能緩和,沈從文和高青子舊情復燃,並且這次,或許他們已經突破了道德的枷鎖。沈從文在一篇以他和高青子戀愛為原型的「色情小說」《看虹錄》中,開始大量引入情慾描寫。而這部小說的存在,也無疑是向世人宣告了沈從文的背叛。

這對於張兆和來說,當然是難以忍受的,她和沈從文的關係降至冰點。直到後來受到批判,沈從文因患上抑鬱症住進清華園時,張兆和竟也未去看望過他一次。沈從文備受煎熬,張兆和也不好受,或許,她找不到自己原諒他的理由,也無法說服自己去原諒。但她仍然是傳統的女子,哪怕受的傷害很深,也依然沒有決然的和沈從文劃清界限。

圖片

1988年,沈從文病危,臨終前,他的最後一句遺言是:三姐,我對不起你。這一句話讓張兆和心如刀絞,她似乎應該原諒他,然而過往的歲月,那些苦痛和掙扎,又終究讓她無法那麼超脫。最終,沈從文帶著遺憾離世了。

沈從文去世後,張兆和開始整理沈從文的文稿,也是在這期間,張兆和才似乎釋懷了,在1995年出版的《從文家書》後記里,她寫到: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他不是完人,卻是個稀有的善良的人。太晚了!為什麼在他有生之年,不能發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麼多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看樣子,她似乎在整理遺物的時候,通過沈從文舊日的軌跡,感受了一些他曾經的心情,試著去原諒了他。雖然沈從文這一生對不起他,然而,如他所說,他確實始終如一的愛著他,只是他過於的柔情細膩,而張兆和卻不能讓他感受到同樣的熱烈和愛,卻不知道一個女子肯為自己放下小姐身段,去學著勤儉持家,何嘗又不是愛的表達呢?對於張兆和愛情的不自信和自卑,讓他在另一個仰望自己的女讀者身上,去尋找自信,尋找愛情,然而終究,他想要愛的那一個人,也只有張兆和而已。

?沈從文張兆和

她或許在整理遺物的時候有過心酸惻然,他們相處一生,卻誰也沒有真正的理解彼此,沒有去靠近彼此的心靈,如果早有些直逼心靈的深入溝通,是不是,他們相伴的一生,也就不會如此凄婉無言?沒有答案,2003年,躺在病床上的張兆和雖已衰老,卻仍能與人對話。可當有人拿沈從文的照片給她看,問這是誰時。她卻含含糊糊地說:「有點熟悉,但記不起來」!

生命的最後,她選擇忘記了沈從文,或許在內心深處,終究她也未能釋懷那段過往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D雜談 的精彩文章:

荒唐王爺弘晝,最喜歡辦喪事圈錢,為何乾隆不罰他還很寵他?

TAG:小D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