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的最後一員大將:歸降項羽,最終被劉邦擊敗!

秦朝的最後一員大將:歸降項羽,最終被劉邦擊敗!

戰國末期,秦王嬴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戰國七雄的時代。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帝,史稱「秦始皇」。對於秦始皇來說,之所以能建立秦朝,離不開眾多武將的征戰,比如在秦滅六國之戰中,王翦、王賁、李信、內史騰等將領,就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在秦朝建立後,這一批逐漸凋零。在此基礎上,面對秦朝末年的起義大軍,秦朝朝廷可謂捉襟見肘。不過,就章邯這位將領,卻在秦朝末年平定起義大軍的戰爭中屢戰屢勝,不僅成為秦朝的支柱,也是秦王朝的最後一員大將。就章邯這位將領,在巨鹿之戰中歸降了項羽,被項羽分封雍王,又在之後被劉邦擊敗。

首先,根據《史記》等史料的記載,章邯(?―公元前205年),秦朝著名將領,上將軍。秦二世時任少府,為秦朝的軍事支柱,秦王朝最後一員大將。眾所周知,在秦始皇病逝後,秦二世胡亥即位。在秦二世胡亥在位時,趙高掌握了秦朝大權,並繼續實行苛政,終於激起了陳勝、吳廣起義。在此背景下,章邯這位大將和起義軍展開了較量。公元前209年,章邯命率驪山刑徒迎擊陳勝起義軍周文部,屢戰屢勝。在重創陳勝的起義軍後,章邯這位大將又陸續攻滅義軍田臧等部於滎陽直逼陳,迫陳勝遁走。在這之後,章邯再破齊楚之聯軍,先敗後勝,擊破楚軍統帥項梁,殺之定陶。

由此,對於秦朝末年的各地起義軍,遭到了章邯的重創。對於章邯來說,靠臨時組織起驪山囚徒,就實現了屢戰屢勝的戰績,無疑體現出章邯高超的軍事才能。公元前207年,章邯在擊敗了楚國項梁之後,認為原先楚地的起義軍已經不足為患了,所以帶著20萬大軍北上進攻趙國。在秦朝末年,山東六國幾乎都成功復國。其中,趙國更是成為了秦朝的心腹大患。對此,在章邯進攻趙國的時候,楚懷王派遣項羽等人率軍救援趙國。在此背景下,巨鹿之戰正式爆發了。

根據《史記》等史料的記載,巨鹿之戰,是秦末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在巨鹿之戰中,項羽先是擊敗了王離率領的20萬大軍,然後又擊敗了章邯率領的20萬大軍,從而加快了秦朝的滅亡。在巨鹿之戰中,章邯雖然被項羽擊敗,但是,其依然保留了主力。不過,因為秦二世胡亥和趙高的逼迫,促使章邯最終放棄了抵抗,也即歸降了項羽。與此相對應的,劉邦則趁著秦軍主力被項羽牽制的機會,率軍攻入咸陽,以此消滅了秦朝。

最後,在秦朝滅亡後,實力最為強大的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並開始分封諸侯。針對關中地區,項羽決定三分秦地,封立3個王,名叫雍王、塞王、翟王,號稱三秦。其中,項羽封章邯為雍王,稱王於咸陽以西,建都廢丘(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南)。對於雍王章邯來說,之所以被項羽分封在關中地區,目的就是壓制漢中、巴蜀地區的劉邦。不過,劉邦擁有韓信、張良、蕭何等人才,雍王章邯顯然不是劉邦的對手。公元前205年,劉邦的大軍擊敗了章邯。最終,章邯遂拔劍自刎。對於秦朝的最後一位大將,以這種方式退出了歷史的大舞台。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司馬懿發動兵變時,此人手握10萬大軍,為何卻不戰而降?

TAG:情懷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