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枕清風直萬錢,古人睡覺的講究

一枕清風直萬錢,古人睡覺的講究

一枕清風直萬錢,古人睡覺的講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枕清風直萬錢,無人肯買北窗眠。開心暖胃門冬飲,知是東坡手自煎」。

古人注重睡眠養生,最講究睡覺的宋代人還總結出一套理論,宋代蔡季通曾作《睡訣》指出睡覺時間和睡覺時身體的姿勢:

「睡側而屈,覺正而伸,勿想雜念。早晚以時,先睡心,後睡眼」。

睡側而屈,即古人常說的「坐如鐘、卧如弓」中的「卧如弓」。古人認為,側卧以向右為佳,曹廷棟在《老老恆言》「安寢」條說:「如食後必欲卧,宜右側宜舒脾氣」。

蘇軾認為睡眠不僅能調養精神,而且有慰藉內心的獨特養生功效,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提到「養生亦無他術,獨寢無念,神氣自復」。

一枕清風直萬錢,古人睡覺的講究

為了提高睡眠質量,古人用香花製作了各種芳香的床上用品,花枕、花被,花褥等。花類本草大多含揮髮油, 具有較強抗菌、抗病毒作用,故花枕、花被在生活中也具有保健養生的功效。

蒲花褥「虛軟溫燠,他物無比」;玫瑰花被「乍涼時覆體最佳,玫瑰花能養血疏肺氣,得微暖,香彌甚」;菊花枕「以甘菊作囊盛之,置皮枕、涼枕之上,覆以枕席,睡者妙甚」。

一枕清風直萬錢,古人睡覺的講究

相比花被、花褥,以花入枕在古代最為流行。菊花以其「明目、除頭風」之功效, 被歷代本草記載為入枕佳品。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方》中就記載:「以九月九日取菊花作枕袋,枕卧良」。

南宋著名詩人陸遊一生酷愛菊花香枕,素有「收菊作枕」的習慣,他在《劍甫詩稿》中寫道:

「余年二十時,尚作菊枕詩。採菊縫枕囊,余香滿室生」。

陸遊在其詩作中也描述過菊花枕的功效,陸遊《老態》詩言:「頭風便菊枕,足痹倚藜床」。伴菊花之清香入睡,能舒緩壓力,促進睡眠,翌晨神清目明,宋人田錫《菊花枕賦》:

「當夕寐而神寧,迨晨興而思健」。

一枕清風直萬錢,古人睡覺的講究

除了菊花枕,春天宋人還喜歡把晒乾的荼蘼花瓣裝入枕袋內,製成馥郁的枕芯,呂本中《次韻酴醾》 詩曰:

「絕去人間淺俗香,染成天上羽衣黃。綠窗擬倩纖縴手,收拾春風入枕囊」。

酴醾即荼蘼花,色黃似酒,故加酉字作酴醾,宋人對酴醾花非常推崇,兩宋很多文化名人都為酴醾寫過詩詞,黃庭堅《觀王主簿家酴醾》讚揚酴醾花:「肌膚冰雪熏沉水,百草千花莫比芳」;王十朋《酴醾》:「日烘香倍遠,雨浥韻尤清」。

宋人詩詞中的酴醾花如此清香遠逸,被迷戀香氣的宋人製作成芳香的花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楊萬里《二月十三日謁西廟早起》:「還憶山居桃李曉,酴醾為枕睡為鄉」。

一枕清風直萬錢,古人睡覺的講究

床帳生香,是古人睡眠的一大享受。是一種雅緻、親自然的生活方式,高濂說:「人作花伴,清芬滿床,卧之神爽意快」。

古人的夢中總少不了各種香氣,除了睡覺使用芳香的花枕,古人也喜歡采新鮮的香花放在枕邊,鄭剛中有詩言:「素馨玉潔小窗前,采采輕花置枕邊」;劉克莊《素馨》詞言:

「目力已茫茫。縫菊為囊。論衡何必帳中藏。卻愛素馨清鼻觀,采伴禪床」。

摘半開的素馨花,放置在床榻的角落,猶有餘香入夢清。古代醫家認為賞花色、聞花香, 不僅陶冶情操, 增添生活情趣, 而且還能緩解情志病症。清代吳尚先《理瀹駢文》:

「七情之病也,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矣」。

一枕清風直萬錢,古人睡覺的講究

黃庚《枕邊瓶掛》一詩中提到,睡覺時把桂花插在膽瓶里,安置在枕畔,桂花清潤馥郁的香氣,彷彿熏透了詩人的骨骼,這感覺如同神仙一般自在逍遙:

「岩桂花開風露天,一枝折向枕屏邊。清香重透詩人骨,半榻秋眠夢亦仙」。

在古人的香方中,有一種牡丹、酴醾花與龍腦製作的「玉華醒醉香」,置枕間,芬芳襲人,可以醒醉。


玉華醒醉香:采牡丹蕊與酴醾花,清酒拌,浥潤得所,風陰一宿,杵細,捻作餅子,陰乾,龍腦為衣。置枕間,芬芳襲人,可以醒醉。

一枕清風直萬錢,古人睡覺的講究

除了自然的香花,芳香的水果也作熏帳之用。宋人有把橙子、木瓜放在枕邊的喜好,朱敦儒《菩薩蠻》詩言:「枕畔木瓜香,曉來清興長」;陸遊《十一月四日夜半枕上口占》:

「小室愔愔夜向分,幽人殘睡帶殘醺。簷間雨滴愁偏覺,枕畔橙香夢亦聞」。

柑橘類水果的香氣有助於緩解心理壓力,還可理氣健脾,睡覺時枕邊放幾個橙子,有助於睡眠,睡前聞著香,夢裡也香甜。

一枕清風直萬錢,古人睡覺的講究

除了自然的花果之香,睡覺的床帳中也是爐香不斷,武衍《睡覺》:「睡覺東風忽惘然,起翻雲母續爐煙」;毛文錫《贊浦子》:「錦帳添香睡,金爐換夕薰」。

古人床帳中使用的熏香產品,大多都以香花、香果為原料製作。南唐宮中最著名的帳中香,是以薔薇水(玫瑰水)、鵝梨與沉香製作的花果帳中香,南唐《宮詞》:「小殿龜頭向曉張,鵝梨帳底散芬芳」。


江南李主帳中香:沉香一兩(剉如炷大)鵝梨一個(切碎取汁)右用銀器盛蒸三次,梨汁干即可爇。

朱敦儒《菩薩蠻》中提到過床帳中熏焚桂花與沉香製作的「木樨沈」:「芭蕉葉上秋風碧。晚來小雨流蘇濕。新窨木樨沈。香遲斗帳深」。

一枕清風直萬錢,古人睡覺的講究

芬芳氣息可使人放鬆精神,酣然入眠。 美學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

「殊不知白晝聞香,不若黃昏嗅味。白晝聞香,其香僅在口鼻。黃昏嗅味,其味直入夢魂」。

李漁於夢酣睡足,將醒未醒之時,忽嗅到臘梅之香,頓感「咽喉齒頰,盡帶幽芬,似從臟腑中出,不覺身輕欲舉,謂此身必不復在人間世矣」。

伴香入睡,換得清香入夢。睡眠質量提高了,身體與精神得到充分放鬆,是最健康自然的養生之道,蘇軾在《睡起》詩中感嘆道:「一枕清風直萬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