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商業概念的通信標準應關起門來搞 坑死愛立信諾基亞

商業概念的通信標準應關起門來搞 坑死愛立信諾基亞

此前,鐵流的文章已經介紹了,在輿論上「秒天秒地秒空氣」的5G技術只是商業概念,就調製、編碼、多址、組網、多天線等方面看,不是繼續沿用老技術,就是新技術不成熟、不可用,或者傳輸增益微乎其微。現在熱炒的5G技術,很多都是疲軟的,虛假的,或非常不成熟的。

誠然,考慮到向通信產業輸血,以及以5G促進經濟增長的考慮,國家大力推廣5G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如今美國正在針對中國通信廠商,因而國家推一波5G,可以給在國外遭遇不公正待遇的通信大廠輸血。

同時,中國經濟大環境並不樂觀,因而推5G其實是以「鐵公基」帶動經濟發展的升級版。無非是鋼筋水泥變成了通信網路和基站。

不過,鐵流認為,如果是商業概念的通信標準,應該中國關起門來自己搞。

商業概念的通信標準應關起門來搞 坑死愛立信諾基亞

首先,商業概念的通信標準不存在技術瓶頸。

而聯合老外一起做5G的目的,就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合力一起突破技術門檻,既然在技術上不是繼續沿用老技術,就是新技術不成熟、不可用,或者傳輸增益微乎其微。那就沒必要找老外幫忙了,完全可以自己來。

也許有人又會說,「怎麼能撇開洋大人單幹呢?」、「自己建標準死路一條」,「跟在洋人身後吃土才有活路」。

但問題是3G時代,產業基礎這麼差,都把TDS做起來了,如今中國通信產業今非昔比,怎麼就不能自己搞一套屬於商業概念範疇的通信標準了?

商業概念的通信標準應關起門來搞 坑死愛立信諾基亞

其次,國外5G市場份額很小。

雖然一些企業和媒體總是把自己在國外市場如何如何作為宣稱的重點,以「國際化」彰顯自己的品牌光環。但就5G來說,國外市場其實是很小的。

由於5G屬於商業概念,目前的5G標準其實是基礎理論沒有突破的前提下,強行用暴力手段提升性能的產物,帶來的結果就是基建和運營成本大幅提升。

這導致國外運營商對於5G不感冒,沒啥熱情,只在大城市人流密集地區布置,日本移動通信運營商NTT的5G實驗室高級副總裁Takehiro Nakamura就警告:

只會在需要的地方提供5G信號覆蓋,而基於LTE的移動通信技術仍然是為用戶提供覆蓋的核心所在。

這種現象的直接結果就是,海外5G市場很小,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表示:

澳大利亞的市場還不如廣州移動大;

紐西蘭還不如我的老家益陽大;

你們知道法國的基站數量跟深圳比是什麼結果嗎?法國所有4G基站加起來沒有深圳移動一家多(言下之意就是5G基站數量中移動在深圳的基站就能吊打整個法國);

......

找老外一起做5G,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國外市場,因為這樣可以兼容國外標準,方便進入國外市場。

但從實踐上看,由於國外市場非常小,而且美國還動用非常手段不讓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及其盟友的市場,這使得找老外一起做5G標準的意義大打折扣。結果反而是向老外開放了中國市場,得不償失。

商業概念的通信標準應關起門來搞 坑死愛立信諾基亞

再次,自己單獨搞可以讓「肉都留在自己鍋里」。

也許有人會說,中國移動就買華為和中興的設備,老外怎麼就分到肉了?

其實,除了買設備之外,華為和中興也是要支付專利費的——由於5G標準全球廠商共同制定,那麼,最後大家按照各自擁有的專利徵收專利費。

像3G時代比較極端,由於高通在CDMA技術上一家獨大,導致高通即便不做設備,也能向全球通信廠商徵收整機價格7%的專利費。雖然4G、5G時代不存在類似3G時代,高通這樣的廠商,但專利費還是要支付的。

這樣一來,即便中移動就買華為、中興的設備,外商只需要參與標準制定,就可以坐著收錢。

這使原本國家向國內企業定向輸出的血液,平白無故被老外截胡走一部分。

國家拿全民的納稅錢扶持內資企業也就罷了,憑什麼洋人也要來截胡?

但如果是自己搞的標準,哪怕只是商業概念,也能實現肉都留在自己鍋里。

商業概念的通信標準應關起門來搞 坑死愛立信諾基亞

總的來說,搞商業概念的通信標準並非不可以,但必須是關起門來自己搞。

在4G時代,全球基站數為500多萬個,中國移動建了超過200萬基站,國內基站數量超過350萬個。相比之下,美國只建了70萬個基站。法國所有4G基站加起來沒有深圳移動一家多。

而到了5G時代,由於5G是商業概念,運營商對5G不熱衷,而中國建5G屬於政治任務,三大運營商只能硬著頭皮干。

這會導致中國VS外國的基站對比會更加極端。

4G時代,中國4G基站的數量已經超過全球的70%。

到5G時代,如果中國5G基站數量超過全球80%,或者超過90%,鐵流也絲毫不感到意外。歐美那點海外市場真心太小了,何況中東、亞非拉很多市場本來就是中國通信設備商的天下。

如今,在華為和中興海外市場擴張頻頻受阻之際,完全可以撇開老外自己單幹。

現在拉老外一起做5G的做法,反而會變成向愛立信、諾基亞開放中國市場,向外商輸血。

如果國家下政治任務大力推廣,由於華為和中興都需要大量進口晶元(2018年華為晶元採購額超過200億美元),美國晶元供應商還能從華為和中興的訂單中大賺特賺。

鐵流認為,中國就應該搞自己的標準,現在這套5G可以捧得很高,但各地只試點,不去大規模推廣,放個「魚餌」對愛立信、諾基亞玩釣魚。

然後,國家出資,三大運營商聯合華為、中興、大唐等國內企業,自己搞一套標準,玩高頻擴容的招數,研發成本不會太高,因為很多都是現成的技術——很多國內企業主推的,已經被納入5G標準的技術也可以直接搬過來,被洋人擠出去的技術也可以搬進來,因為沒有老外和你爭,三大運營商和華為、中興、大唐愛用啥就用啥。

自主標準全套技術不需要是技術革新,只要像現在的5G一樣是商業概念,能夠滿足車站、商業綜合體等人流密集區域的通信要求即可。

由於全球超過70%、甚至80%、90%的市場放在這裡,中國完全可以關起門來自己玩,而且還能玩的很滋潤,讓肉全部爛在鍋里,然後笑看愛立信、諾基亞裁員破產。

最後,鐵流引用《流浪地球》導演的一句話,「我的電影首先服務於中國市場,管外國人愛不愛看」。

我們的政府和企業,也應當優先考慮中國,不要老是「著眼國際」,為了迎合洋人,搞「國際化」。

實踐證明,只有是「中國的」,才是「世界的」,而如今的這套所謂的5G標準,頗有為了國際化而國際化的味道,頗似電影《長城》。

商業概念的通信標準應關起門來搞 坑死愛立信諾基亞

應該大力發展真5G

誠然,偽5G能不搞,還是不搞的好。只不過現在主流通信大廠都被利益綁架,為了收回已經投入的上千萬元投資,以及新技術將會對通信大廠造成巨大衝擊。這些通信大廠已經被綁在偽5G的賽道上一路狂奔了,並對真正可能會帶來革命的技術非常抵制。

鐵流希望,國內設備商應該齊心協力,搞真5G,而不是被商業利益綁架,大肆鼓吹偽5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流 的精彩文章:

TAG: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