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華佗有望治好曹操的頭風,為何曹操卻要殺了他呢?

華佗有望治好曹操的頭風,為何曹操卻要殺了他呢?

在華人的世界,有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當人們誇一個醫術精湛的醫生的時候,經常會說「華佗再世」、「元化重生」。在人們心中,華佗已經成了神醫的代名詞。

華佗

華佗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民間醫生,他以自己的醫術造福鄉鄰,當時就非常出名,《三國志》與《後漢書》都有其記載。

在那個時代,醫生的社會地位是比較低的,所以關於華佗的生世與師承都沒有明確記載,只知他是沛國譙人,與曹操是同鄉。關於曹操殺華佗,這件事在歷史上有明確記載:

「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後太祖親理,得病篤重,使佗專視。……太祖大怒,使人往檢。……太祖曰:「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遂考竟佗。佗臨死,出一卷書與獄吏……佗死後,太祖頭風未除。」

華佗有望治好曹操的頭風,為何曹操卻要除之而後快呢?

曹操

在曹操看來,華佗可殺,並且無關痛癢

華佗確實犯了罪,欺騙罪。他曾經請假,謊稱老婆生病,並且借故拖延歸期,後被曹操識破。按照建安年間的法律,欺騙曹操是可以殺的。

曹操殺華佗,會有麻煩嗎?不會。殺一個社會地位很低的罪犯,對曹操的政權沒有任何威脅,甚至連輿論都不會關注。所以曹操才稱華佗為「鼠輩」,表示他無大用處,可殺。

曹操

古代中國盛行一句話,叫做「上醫醫國,其次疾人。」作為一個讀書人,最高明的人應該是治理國家,次一檔的才會為人看病。當時,有本事的曹操可作「上醫」,治國理政,本能地看不上「其次疾人」的華佗。

在曹操看來,像華佗這樣的人,滿大街都是。其實曹操想錯了,醫生常有,而華佗不常有,神醫在任何時候都是稀缺資源。殺了華佗後,自己的小兒子曹沖生病時無人能救,曹操就後悔了。

華佗

華佗有影響力,曹操卻有權力。權力是貨真價實的,影響力是虛無縹緲的;權力是剛性的,影響力是柔性的;曹操的權力可以生殺予奪,華佗再大的影響力也只能束手就擒。


華佗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華佗本來是個走方郎中,曹操要他做個人的專職醫生,他不願意。

後來思鄉心切,華佗請假回家。曹操又寫信,又派人去請,結果華佗找了一個沒法自圓其說的借口敷衍,說老婆有病。

曹操

這在曹操看來完全是「忽悠」,你堂堂神醫不會連老婆的病都搞不定吧?於是,曹操懷疑上華佗,派人去查,一查發現華佗真的在說謊,這就觸怒曹操了。

華佗太不了解曹操了。曹操是什麼人?曹操是軍閥、丞相、梟雄,一怒而天下震動的人。

華佗

如果一個民間醫生都能隨意糊弄而矇混過關,那曹操日後如何統帥三軍?當時曹操正在籌備赤壁之戰,有法家作風的他,必然會令行禁止,嚴格地貫徹各項規章制度。華佗是「頂風作案」,撞曹操槍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秋媚 的精彩文章:

TAG:陳秋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