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老百姓有多窮?

清朝老百姓有多窮?

聽奶奶講,解放前,我們整個生產隊(相當於現在的「社」)幾乎全部都是茅草屋,沒有一間瓦房。即便是地主家庭,也只能是大部分茅草屋,少部分瓦房。即便豐收了,也沒有任何家庭捨得吃大米,基本都是將大米賣了,吃碾碎的米,上溯到清末則更加嚴重。曾經有這樣一個笑話(現在聽起來是笑話,但很可能是真實的),說有一個地主,家裡有上百畝的土地,但這家地主一日三餐只有豆瓣做菜。

清朝老百姓有多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樣的茅草屋就是老百姓的居所

清朝老百姓有多窮?

這已經是富裕人家了

現在的清宮劇將皇室和民間都設計的富麗堂皇,彷彿清朝簡直就是天上人間,家家豐衣足食,但殊不知坊間流傳下來對康乾盛世的描述「康熙康熙,吃糠喝稀」,一日三餐能夠吃飽就已經是奢求了,更遑論雞鴨魚肉。馬戛爾尼訪華時發現老百姓幾乎都是衣衫襤褸、食不果腹,而且毫無尊嚴可言,「的確,這個省的農民都一貧如洗」「他們每次接到我們的殘羹剩飯,都要千恩萬謝。對我們用過的茶葉,他們總是貪婪地爭搶,然後煮水泡著喝」。

清朝老百姓有多窮?

清朝老百姓有多窮?

馬噶爾尼訪華

同樣是盛世,杜甫在《憶昔二首》里描述開元盛世「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老百姓可以說衣食無憂。當時「米一斗只賣13文,谷更只賣5文。即便是在長安地區這種人口密集的地方,米價也不過只有20文」,而當時九品官(最低級官員,大致相當於現在的科員)月收入大概1.5貫(1500文),能夠購買大米115斗(相當於1442斤),幾乎與現在一般科員的工資幾乎一致。

清朝老百姓有多窮?

韓熙載夜宴圖反映了晚唐貴族生活

清朝老百姓有多窮?

同樣是貴族

宋朝沒有大家公認的盛世,但《水滸傳》中對「窮人」武大郎的描述可以看出當時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武大郎僅僅是一個賣炊餅的小商販(相當於騎著三輪車賣早餐),隨便什麼人都能欺負,屬於社會最底層人士。但武大郎住的是二層小樓(不然潘金蓮怎麼會因為開窗戶掉下一根木頭砸到了西門慶?),無論是租的還是買的,至少說明武大郎是衣食無憂。

清朝老百姓有多窮?

窮人武大郎住的是城市的兩層小樓

清朝老百姓有多窮?

沒有盛世的宋朝(清明上河圖)

至於明朝,眾多來華傳教士都有記錄。曾德昭在《大中國志》中記載「人們食品豐富,講究穿著,家裡陳設華麗」,「他們的一切城市中都有醫院,老是客滿,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行乞。我們因此問他們原因何在,回答說,每個城市裡都有一個大地區,其中有很多給窮人、瞎子、瘸子、老人、無力謀生的人居住的房屋」,「所有街道兩側都有棚,下面是商店,擺滿豐富的商品」;利瑪竇在《中國札記》中記載「他們第一是極其清潔,不僅在他們的屋內,也在街上。他們通常在街上設有三四處必需的或公共的休歇處,布置很好,因此忙於公務的人不會把街道弄髒,並且從那裡得到供給,類似的法子通行全國所有的道路。有些城市的街道可通航,如同義大利的威尼斯」「因為在遠東除中國外沒有任何地方那麼富饒,以致不僅那個國度的居民無論貧富都穿絲著綢」,「他們努力工作勞動,是大商人和買賣人,所有這些人,連同上述國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當地被稱做全世界最富饒的國家」。

清朝老百姓有多窮?

明朝街市(南都繁會景物圖)

由此可見,馬戛爾尼對清朝的評價「中國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里,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應該是中肯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