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南書聖」王羲之可以超越「北書聖」鄭道昭,多虧了這本書法秘籍

「南書聖」王羲之可以超越「北書聖」鄭道昭,多虧了這本書法秘籍

在中國書法史上,王羲之的成就最高,影響力最大,也被後人尊稱為「書聖」,他的書法成為了後世書法愛好者學習的典範。千百年以來,「書聖」王羲之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從來沒有被動搖。可是你知道嗎?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有一位實力跟王羲之旗鼓相當的書法家叫鄭道昭,他被稱為「北書聖」,當時南北書法對立,王羲之和鄭道昭成為了南北書法的代表,「南王北鄭」的威名冠絕書壇!

讓很多人疑惑不解的是,當時齊名的兩人為何到了後來只剩下王羲之一個「書聖」了呢?而且關於鄭道昭,很多人都是沒聽說過的!其實,這背後是有很大的原因的。王羲之和鄭道昭兩個人曾經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待遇,我們知道王羲之後來受到了梁武帝蕭衍跟唐太宗李世明的推廣,而鄭道鄭卻被埋沒在雲峰山的大山深處將近1000年之久。也難怪兩人的在名聲上的差距有那麼大。但是,後來的研究發現,造成兩個人的差距其實還有一個因素,是一本書!到底是什麼書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我們知道王羲之有一篇《書論》被寫在了宋人的書法理論裡面。儘管這個《書論》的真實性存在一定的疑問,有待考證。但是他掛了王羲之的名,後人也基本上認定他是王羲之的,或者說,跟王羲之有關的。就是這樣一篇小小的書論,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裡面的內容為王羲之的書法創作做了強大的支撐。換一個角度說,就算我們沒有找到王羲之的真跡,但是,憑藉那些模仿本和這個理論,一樣可以證明王羲之的「偉大」之處。而相比之下,鄭道昭卻什麼也沒有。

我們知道,當時北魏流行的是石刻書法,鄭道昭父子留下來的就是摩崖石刻,而且是藏在深山裡的。時間久了誰還知道他的書法,就算知道他的書名,也很難能夠找到,而且,南朝後來進行了大量的禁碑活動,人們提起碑刻就要被抓進去蹲監獄,甚至是掉腦袋。在這樣的環境下,誰還敢提起鄭道昭的摩崖石刻?

如果,在這種環境下,鄭道昭能夠留下一些書法理論,就像唐朝孫過庭的《書譜》那樣的墨跡版本理論。他一定會被後人所知曉,或許依然無法跟上王羲之的威名,但是,起碼也可以留名百世,成為一流的魏碑體書法大家。遺憾的是,他什麼也沒有留下來,作品也藏匿深山,書法理論也沒有。史料的記載也是側重於他的生平,對他的書法提及的甚少。這也難怪他的知名度那麼小。

我們再看王羲之《書論》,其中一句話就可以看出他的高明,《書論》里有這樣一句話:「大抵作書必須用心思索,我看李斯等人論筆勢的文章,及鍾繇的書法,很有功力,我擔心子孫們不能記取,故作此文,記述並加以討論。」尤其是「我擔心子孫們不能記取」,這句話表面上體現了王羲之的殷切心愿,但是客觀上為他寫下這篇書法理論提供了一個非常合理的借口。我擔心子孫們不好好繼承、學習書法,因此要寫這篇文章來提醒他們。而且,這篇理論中講述的非常深奧、也非常獨到,甚至提到了王羲之的學書追求,這可以向後人展示出他高深的境界。

而鄭道昭沒有這些理論,他無法像後人展示他的才能,作為一匹千里馬,他沒有遇到伯樂,而且是自己將自己隱藏起來了。如果他能留下一些理論,或許也不至於如此。因此書法理論也成為了拉開王羲之和鄭道昭差距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關於鄭道昭跟王羲之,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司馬記千年史 的精彩文章:

TAG:司馬記千年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