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早課: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早課: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早上好。在這美好的清晨,讓鳥語花香叫醒我們的心靈,迎接這美好的一天。接下來,跟隨雲谷禪師,開啟美好的早晨!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了過失,不是最大的罪惡,只要肯改過,所謂「知過必改,善莫大焉」。

不肯改過的人,好像漆黑的牆壁,為什麼不肯替它添加一些彩色?又如酸澀的菜肴,為什麼不給它一些凈水,沖淡它的味道?

過失給人帶來痛苦,最大的過失莫過於侵犯別人。侵犯別人,使別人痛苦,自己內心也會受到痛苦的煎熬。所以,人要使自己不受痛苦的困擾,就不能犯侵犯他人的過失。

有這樣一個故事,能夠說明「侵犯給他人帶來過失」的道理:有一個村莊里的人共同偷了一頭氂牛把它宰殺吃掉了。那個失牛的人跟蹤尋到這個村莊上來,見到了那些村人,問他們說:「我的氂牛,是不是在你們的村莊上?」偷牛的村人回答說:「我們並沒有村莊。」失牛的人又問:「池邊不是有一株樹嗎?」他們回答說:「並沒有樹。」

失牛的人於是再問:「你們偷牛,是不是在村莊的東邊?」他們仍舊回答說:「並沒有東邊。」失牛的人又問:「你們偷牛的時候,不是剛剛正午嗎?」他們還是回答說:「並沒有正午。」這樣失牛的人就說:「依照你們所說,沒有村莊,沒有池,沒有樹,或者還可說得通。可是天底下哪裡會沒有東邊,沒有正午呢?因此,我知道你們說的都是謊話,不可相信。牛一定是你們偷吃了,是不是?」那些村人知道無可抵賴,只得承認偷牛的事情。

把人家的牛偷吃了,還不承認錯誤,卻假造理由,自圓其說,結果終掩蓋不了所作的罪惡,受到種種的苦惱,這個故事啟發我們:既然自己的侵犯已經給別人帶來傷害,就要彌補自己的過失,向別人坦白錯誤,求得別人的原諒。

星雲大師也說了:「要有承擔錯誤的能力。有人犯錯,有了過失不肯承擔,把責任推諉給別人。承擔錯誤是負責的表現,也是成功必經的過程。科學家發明一件東西,總要經歷多次的錯誤,一再改進之後才能成功;文學作品,也要經過一再修改,才能發表。練習騎腳踏車,不跌倒幾次如何學得成?練習游泳,不喝幾口水怎麼會游泳?承擔錯誤,是未來成功的動力。」

星雲大師說:「要能走出錯誤的陰影。一個人犯錯之後知道改正,心中就要釋然。就如衣服髒了,經過清水洗滌,衣服已經乾淨了,就不要再介意過去被染污的情形。一個人犯了錯誤,改正就好,不要把錯誤一直埋藏在心裡。有的人犯了錯,悔恨十年二十年都不能釋然,心頭一直留有陰影,人生如何能活得快樂呢?對於錯誤、過失,頂多將功折罪,人生總要有補救的機會,所以能走出錯誤陰影的人才算是有智慧的人。」

的確如此,人不可能沒有過失,舉凡動心起念都在造業。那麼,有了侵犯別人的過失怎麼辦?應該坦白髮露罪業,不復再作。我們不能說我心中知道錯了就好了,不肯講出來,這樣還是不徹底,你必須在佛前表白或在大眾面前承認自己的過失,經過一番真誠痛切的懺悔,接受應得的良心處罰以後,就能回復我們本性的清凈,才不會再去傷害他人或他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境 的精彩文章:

TAG:禪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