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傳統文化與藝術融匯貫通的書法名家——郗厚露

傳統文化與藝術融匯貫通的書法名家——郗厚露

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文化瑰寶,歷朝歷代湧現出的書法藝術大師不勝枚舉,如東晉的王羲之,唐代的歐陽詢、顏真卿,宋代的黃庭堅、蘇軾,明朝的唐伯虎,清朝的鄧石如等等。真正的藝術不僅不會隨時空的變換而稍有褪色,反而因其從內向外散發出的思想文化底蘊,異彩獨放。郗之先生就是一位兼各大名家之長、將儒釋道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巧妙融合於書法藝術之中的中國新生代書法藝術代表,深諳易學書法之精髓。

郗之先生系道教正一凈明宗靜字輩弟子,天師派羅字輩弟子,全真龍門派太字輩弟子;禪宗臨濟宗源字輩弟子;傳承茅山法,魯班法,普庵法,寧都教等十幾個法脈;張恩溥天師傳下第四代。郗之自幼苦練書法藝術,孜孜不倦的鑽研傳統文化。現為國家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高級人才庫成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高級書法教師;中國書法學術研究會常務理事;文物出版社中國藝術百年藝術顧問;中華易經協會泉州分會會長;福建省採購師協會副會長;國家高級職業採購師;中國國際環境藝術行業協會理事。曾為國家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郵政、新華社、商務部等特邀藝術家。郗之先生浸潤臨貼數十年,經功力深厚,對顏歐王蘇等書法名家的字都有著深刻的理解,尤其善長行隸草篆,書法風格儒雅脫塵,立意新穎,自成一派。

?

欣賞郗之先生的書法,不僅要對中國的書法藝術有較高的造詣,而且還要對中國儒釋道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郗之先生、清逸、蘊藉、渾樸、平和、簡靜,是他多年來硯邊探索的藝術風格。「清逸」是他藝術審美的基本傾向。清逸贏得自然、平和、古雅、高踔、簡靜的書卷氣息。平中求奇,風韻天成。讓我們的心靈得到震撼和升華,同時也同樣覆載著現代的人文精神。

郗之先生的草書頗具「書聖」神韻,同時又具有自然流暢的特點,刻意追求的是古人「屋漏痕」 、「錐畫沙」道法自然的書法之道,筆勢婉轉靈動、遒勁流暢,結構上的變化乾淨簡捷,從容不迫,形神兼備,混然天成;他的隸書舒展活潑,俊秀柔美,將儒家的以柔克剛的思想表達得淋漓盡致;郗之先生的篆書以「尚婉而通」為標準,簡約大方,莊重沉穩。線條勻凈修長,韻律鮮明;筆法蒼勁挺拔,樸素有力;安排錯落有致,首尾貫通。將簡樸融入華美,力求虛實相生、潤燥結合,復古空靈,和諧靜謐,以峭激蘊纖余,以倔強寓款婉,真正達到了釋文化「知」與「覺」的高度。

郗之先生的行書如行雲流水,亦草亦楷。字裡行間收放自如,疏密得體;斷接顧盼,絲連默契;行而有定,草出於章。行有行的資勢,草有草的面貌,余勢不衰,回意飄忽。看過之人莫不驚嘆。

郗之先生的書法樸素有力,莊重沉穩,不做過多的修飾渲染,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真正達到了釋文化「知」與「覺」的高度。郗之之文字,點畫線條表現力甚巨,美之特質若出其中,韻之鮮明若出其里,研習數十年,仍筆耕不輟,功力日深。郗之竭力避免書寫的思維定勢,每一筆書法在何情何景之中皆有自己的性格與「脾氣」。

書法藝術應當有生命兼活力和外在表象,通過間架的乖張,點畫的輕重,行筆的緩急創造出行游若驚龍的藝術效果。郗厚露作品中蕩漾的每一筆都是有個性創造的,其作品融會貫通,品味高古,醇雅靈透,皆為妙像。

郗厚露(郗之)書法作品

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郗之先生說「一個人格鄙俗、思想平庸、境界狹隘的人斷不能在書法上有高深造詣。總之,不管是自然之法,還是文化底蘊,或者是書者的道德品行等等對於書法的創作都有著關鍵的影響,這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字如其人』的道理。」郗之先生對人對字的正能量感悟,是其能夠立足於當代中國書法大師之林的基礎。易與心合,意由心生,訴諸筆端,於是郗先生創造出了「乾坤一元,陰陽相倚,德道同形,數理比翼」的易字文化經典。

一言未盡,一筆難揮。郗先生的作品的確達到了一字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筆之內,殊衄挫於毫芒的境界。內涵豐富,動靜相宜,是國內少有的傳統文化、文字作品修為兩臻佳境的當代書法藝術名家。其傳世的作品倍受書法愛好者的喜愛和追捧,極具珍藏價值。

?

郗厚露(郗之)書法作品

郗厚露(郗之)書法作品

郗之先生的書法作品剛柔並濟,動靜相因,柔美中蘊含著遒勁,瀟洒中展示著挺拔,在用筆上充分利用毛筆的圓潤和彈性,善於用墨,顯示出或潤或燥,亦剛亦柔,順其天成。在繼承古代書家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手法,充分體現了先生獨特的審美觀點。通觀察之下,尤覺神采飛揚,逸趣橫生,旋律、節奏都把握的十分和諧,具有非常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這不是僅有的筆墨功夫就可以達到的,網博採眾派之長,立自己之異,並逐漸形成和完善自家的理論和風格而自成體系,再接再厲,為推動中國書法文化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文/李向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易名家文化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周易名家文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