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適得其反:美國的「禁毒戰爭」

適得其反:美國的「禁毒戰爭」

在經歷了50年緊張而代價昂貴的毒品管制之後,研究表明所謂的「毒品戰爭」只會帶來更大的問題。


這項研究是基於一個獨特的模型,被稱為「毒販邏輯(NarcoLogic)」,這是被設計用來探明可卡因走私網路在這麼多年來是如何逐步適應美國的毒品管制的。


這是一場自1971年就開始的貓捉老鼠的遊戲,儘管政府每年都花費將近50億美元用於查獲和摧毀可卡因的運輸網路,但是這個模型證實了一直以來批評者的觀點:老鼠贏了。

該項理論的第一作者Nicholas Magliocca表示,這項研究證實了僅從毒品供給的角度出發的禁毒策略,說好聽點是無效的,說難聽點還加劇了毒品販賣的問題。這些毒販已經證實了自己能夠應對封鎖,並能識別和利用新的運輸網路。


根據模型研究者的實地調查,以及多方面的實證研究和政府的理論,還有媒體的報道,研究者甚至能追蹤到2000年到2014年可卡因的販賣地點,時間和方式。這是研究者們第一次明確模擬了可卡因穿越中美洲的走私路線,雖然很多路線沒有標明在地圖上,但是根據足夠的間接證據和機密情報可以做出某些有根據的猜測。


更新之後的模型表明毒販們正在積極應對和調整走私路線,利用新的地點來繞過美國的毒品管制。這基本上就意味著執法人員的存在只會讓毒品走私更廣泛,更難摧毀。


因此,在1996年到2017年期間,毒販的活動空間從大約500萬平方公里擴大到1800萬平方公里,增加了約3.5倍,這隻會提升以後的執法難度和執法成本。

換句話說,就是因為禁毒令的存在,才使毒品走私更加普遍,且難以摧毀。禁毒令把毒販的活動範圍擴大到新的地區,使他們能夠繼續將毒品北運。


現如今,禁毒是美國國家安全的核心,2016年查獲了毒品價值約47億美元,等於聯邦禁毒支出的18%。自1980年以來,美國可卡因的價格實際已經大幅跌落,過度吸食可卡因致死的人數在上升,但是對可卡因運輸的查封工作效率低下。


2015年進入美國的可卡因數量比任何一年都多。隨著販毒地區的擴大,引發了一系列與走私有關的衍生災害,包括腐敗、暴力、槍支以及環境的破壞。這又反過來迫使中美洲的人民逃離飽受毒品暴力危害的本國——鑒於當前美國人對非法移民者的憤怒,這一點尤為重要。


通過創建一個模擬環境,作者希望這個新模型能夠幫助美國政府預測這些無法預料的後果,為聯邦政府提供新的證據,以制定和發展更好的政策。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reagonnn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