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金子本身不發光,關鍵看環境」

「金子本身不發光,關鍵看環境」

「金子本身不發光,關鍵看環境」

——安徽大學為青年教師創造自由的科研環境

本報記者 方夢宇

日前,安徽大學物質科學與信息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物科院)教授葛炳輝在單原子催化劑的球差矯正電鏡表徵研究中取得了新進展,提取出的金屬催化劑在中性和鹼性的電解液環境中,都表現出了顯著提高的氧還原催化活性和穩定性。進一步在微生物燃料電池器件應用中,也表現出了遠超前期文獻報道的功率密度和長達820小時的穩定運行狀態。

「能夠心無旁騖專註於科研工作,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很慶幸,身邊有人為我的幸福保駕護航。」在學校,記者看到了正在籌備新一屆材料科學論壇的葛炳輝,做著自己鍾愛的科研工作,葛炳輝顯得意氣風發。

葛炳輝介紹,此次的學術論壇將會邀請國內頂級的材料科學研究專家,學術觀點的碰撞交流一方面會激發學院里年輕教師更多的思想火花,同時也會讓更多的業內專家了解安大,青睞安大。

這一場學術論壇,葛炳輝期待已久,學院的行政後勤部門已早在兩個月前就開始了緊張的會務籌備工作,各項工作均已安排妥帖。「我們要做的很簡單,就是提出想法,列出邀請名單,其他的事情,學院的後勤服務部門都會幫我們一一敲定。就好比我們只要規劃好道路,身旁時刻有強大的團隊幫我們清除路障,準備油儲,我們自然可以輕鬆駕車,也能夠更加專註前方道路。」

從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到安徽大學,葛炳輝對學校自由的科研環境和靈活的體制機制感觸頗深。2018年,葛炳輝從北京來到了合肥,初到合肥之時,他也是無數的問號掛滿了心頭:「學校當初的承諾是否能兌現?自己能否順利融入到新的團隊中?這裡的科研條件能不能比得上中科院的水準?」

學院黨委書記卞光文看出了葛炳輝的擔憂,以馬上就辦的速度在葛炳輝到任的一個月時間內,落實了住房、妻子工作和孩子上學的問題,並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以文件的形式將科研硬體標準的提升和人才薪資的穩定進階固定下來。卞光文戲謔著告訴葛炳輝:「你看看,這樣就算我們都走了,你們依然可以安心在這裡做科研。」

2017年9月,安徽大學物質科學與信息技術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作為一所年輕的理工類學院,物科院前進的腳步顯得輕鬆有餘,朝氣蓬勃。

學院靈活的體制機制讓人才和智慧在這裡充分涌流。「大師+團隊」「雙聘」「預聘」「短聘」等選進機製為不同的人才定製了不同的渠道。目前學院擁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62人,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或國家傑青基金獲得者5人,「青千」13人。在此基礎上學院目前招收到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53人,「以元老力量帶新生力量,讓我們的團隊人才層次更加豐富。」葛炳輝說。

據了解,學院教師的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年輕的學院里有一批年輕的教師,在一眾老牌的學院之中,安大的物科院是一抹明亮色。

而在卞光文看來,年輕從來就不是劣勢。「金子本身不發光,關鍵看環境。」

到2020年,學校計劃投入4億元為學科建設提供可靠支撐。2018年,已投入13500萬元用於設備採購計劃,目前學校已完成6個學科科研平台建設的論證工作,以「電鏡中心」為代表的一批高端科研平台已投入使用,現代實驗技術中心的綜合測試設備和科研手段已達國內外領先水平。「年輕人來了,我們有最先進的設備,有強大的服務團隊掃除後顧之憂,有前輩帶領指路,幫助他們規劃方向,而這些都是科研成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助推劑。」

今年是青年教師李亮來到物科院的第二個年頭,在這裡,他收穫了滿滿的科研成果,對未來的道路也更加篤定。

至今,李亮仍記得一年前的這個時候,他忐忑地走進卞光文的辦公室,猶豫地問:「書記,我來到這裡,你對我的未來有什麼規劃?」那時,他正陷入在去一所一線城市高校和安徽大學的兩難抉擇中。

「我被學校高標準的科研設備和創新的體制機制所吸引,更重要的是被學院領導誠摯的愛才之心所打動,感覺在這裡,自己是被重視的,有無限的發展可能。」李亮說。

搭好平台,掃除障礙,年輕人自然能夠充分釋放光和熱。目前,物科院計劃將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00項以上,成功獲批「安徽省實驗室」「省部共建實驗室」「國家級創新基地」等創新平台,發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學術論文200篇以上,其中SCIENCE、NATURE等頂級期刊上發表達到30篇,自主研發3—5種新型功能材料,獲批授權發明專利超過50項。「我相信選擇比天賦重要,學院和年輕教師的彼此信任將讓學院的創新力充分涌流。」卞光文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