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阿里他爸」要賣掉阿里!一代互聯網巨頭就此隕落

「阿里他爸」要賣掉阿里!一代互聯網巨頭就此隕落

作者 | 趙雲合

來源 | 電商之家(ID:iechome)

花無百日紅,再牛氣的企業,也不可能永遠一騎絕塵。

「阿里他爸」宣布賣了阿里股份換錢

4月2日,Altaba宣布將會清算和解散,其所持有的價值40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集團股份,將對外轉讓!

無巧不成書,按照漢語拼音的讀法,Altaba可以讀作「阿里他爸」,而這家公司也確實跟阿里有些淵源。

2017年,美國通信巨頭Verizon收購雅虎的核心網路業務之後,將雅虎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等其餘資產,組建成Altaba的上市公司,Altaba持有阿里14.8%的股權,是阿里第二大股東。

其實,「阿里他爸」最多的時候,擁有阿里40%的股份,不過後來,不斷賣了套現,現在只剩下這麼點了。

說起來,Altaba雖然是「阿里他爸」,但卻是實力坑兒子。

本來因為納稅創紀錄的事兒,阿里股票猛漲了一波,但是Altaba要賣股票的聲明一出,阿里股價立刻大跌2%。

不過相比於2018年最低谷的140美元,目前180美元每股的價格,雖然比不上最高峰的200美元,還是能讓「阿里他爸」賺不少錢。

其實,Altaba今天能從阿里身上套現這麼多,還要多虧「矽谷最成功的一筆投資」!

雅虎與阿里的相愛相殺

「我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雅虎創始人楊致遠。

無論是精神層面還是資金層面,楊致遠都是馬雲命中不可或缺的貴人。

1997年,楊致遠第一次到中國,馬雲被派來給他當嚮導,兩人一見如故,大談互聯網未來趨勢。

後來,離開經貿部,準備自己干一番事業的馬雲,接到楊致遠的邀請、擔任雅虎中國總經理,但是馬雲創業決心已定。次年,在杭州湖畔,馬雲創立阿里巴巴。

2005年,雅虎搜索引擎市場份額出現下滑,不僅在美國本土被谷歌狙擊,在中國市場,也被百度和谷歌按在地上摩擦,而此時的阿里也深陷資金鏈危機。

一對難兄難弟走到了一起,在楊致遠的主導下,雅虎向阿里注資10億美元,換來阿里40%股份,按今天的市值計算,這些股份價值高達1884億美金。

至今,這筆投資依然被稱為矽谷史上最賺錢的投資。

至於楊致遠,人們談到他的成就會說:第一,創立雅虎,第二,投資阿里。

但是沒過多久,這次合作的「後遺症」就顯現出來了。因為2005年的合約中規定:

從2010年10月開始,雅虎投票權增加至39%,將成為阿里真正的第一大股東。

雅虎在阿里董事會的席位增至兩位,即雅虎和阿里巴巴均可委任兩位董事。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馬雲不會被辭退」條款到期。也就是說,雅虎作為阿里第一大股東,將有機會擼掉馬雲。

這幾項條款,無疑是在阿里頭上加了緊箍咒,馬雲等阿里高層根本無法掌控公司,而且還有可能被雅虎踢出公司。

為此,馬雲曾幾次想要回購雅虎手裡的股份,但是接替楊致遠的新任CEO卡羅爾? 巴茨態度強硬,表示:想拿回阿里的控制權?門兒都沒有!

其實,仔細想想,這傢伙做得很對,因為阿里巴巴發展越來越好,股權也就越來越值錢,雅虎等於手握一座金山,而且還是不斷變大的金山,傻子才會賣了呢!

但是,到了2011年,卡羅爾突然被解僱。這個攔路虎被解決之後,2012年,阿里與雅虎簽訂協議,允許阿里分階段回購雅虎所持有股份,同年9月,阿里就以76億美元,回購了雅虎手裡50%的股份。

2014年,阿里赴美上市,雅虎再次出售4.9%股份。至此,馬雲重新拿回公司控制權,而阿里的發展也越來越好,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巨頭。

而另一邊的雅虎卻是日暮西山,混得越來越慘。

一代巨頭隕落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1994年,楊致遠和大衛·費羅創立雅虎,在那個互聯網還是一片藍海的年代,藉助資本的力量,短短兩年內,雅虎就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上市第一天,市值就高達5億美元。

1999年,雅虎用戶更是超過1億,被當作整個互聯網的門戶,遠遠甩開其他競爭對手。2000年,雅虎市值一度高達1250億美元。這也是雅虎風頭最盛的時候。

雖然表面上風光無限,但實際上,作為一家靠提供網頁搜索服務的互聯網公司,雅虎卻不做搜索引擎,反而把信息分類和收購變成了主業。

而且,後來兩次具有決定性的收購失敗,也為雅虎最終的結局埋下伏筆。

1998年,兩位斯坦福博士折騰出一個叫「BackRub(網路爬蟲)」的研究項目,想以1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雅虎,這就是Google的雛形。

但是,財大氣粗的雅虎卻看不上它,只願意在搜索方面跟它合作。結果,在雅虎的幫助下,谷歌發展很快,迅速崛起為搜索領域巨頭。

直到2002年,雅虎才幡然醒悟,想出價30億美元收購Google。

以前對我愛理不理,現在我讓你高攀不起。掌握主動權的Google,卻不同意了,他獅子大開口,要價50億,雅虎不捨得這麼多錢,只能放棄。

兩年之後,當Google成功上市,雅虎才發現,在搜索市場,自己已經從領軍者變成落後者。

短短几年時間,Google的身價就從100萬漲到50億,雖然要多花不少錢,但是如果當年不差錢的雅虎咬咬牙,拿下Google,如今可能依舊風光。

但是,歷史沒有假設。

如果說沒有拿下Google,是錯失了一次發展壯大的良機,那麼,沒有拿下Facebook,就是雅虎自己作了。

2006年,雙方已經談好了10億美元的收購價格,扎克伯格等高層也同意,就差簽字了。

不過,雅虎耍了個小聰明,它覺得Facebook內憂外患,不值10個億,所以趁機壓價,想以8.5億的價格拿下對方。

結果,扎克伯格被惹毛了,拒絕交易。

沒過兩個月,Facebook緩過勁,發展越來越好,雅虎故技重施,表示願意出10億甚至更高價進行收購,但是對方已經走出困境,不需要再出售公司了。

本來還能借Facebook續命,但又失敗了。緊抱廣告業務的雅虎,日漸迷失了方向。

到了2008年,雅虎淪為被收購的對象,微軟出價446億美金收購雅虎,但是在CEO楊致遠的堅決反對下,這筆收購泡湯。

2016年,雅虎作為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最終走到生命的盡頭。

美國通訊巨頭Verizon,以48.3億美元現金,收購雅虎核心的互聯網資產。

相比微軟給的價格,這個收購價堪稱白菜價,但是雅虎也只能從了。

本來是一手好牌,卻被打得稀爛,一代互聯網巨頭——雅虎也就此隕落,令人不勝唏噓。

結語

互聯網時代的鼻祖——雅虎,從盛極一時,到黯然退場,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首先,主營業務搖擺不定。

雅虎誕生起,就一直提供網頁搜索服務。但是自己卻從來不做搜索引擎,直到2003年收購了Inktomi,但是在2000年至2004年,雅虎的搜索服務甚至一度換成Google,結果便宜了競爭對手,自己卻混得越來越慘。

而且,雅虎的攤子鋪得很大,互聯網幾乎所有領域,都有他的身影,但是沒幾項業務能夠做到最好。

仔細看雅虎的產品線,只有雅虎電子郵件排在世界第一,其他服務全是老二、老三。對於用戶來說,經常使用的也就是第一,第二第三隻是備選。

況且,以雅虎的實力,是可以把它們做好的,但是他卻沒有。

反觀當年被雅虎幫過的阿里,從誕生起,一直以電商作為主營業務,並且不斷擴大自己在電商方面的優勢,以此為基礎,向其它方向發展,即使大文娛等業務受挫,也不影響電商核心業務。

其次,公司沒有形成核心文化。

雅虎上市後,公司股權,大部分掌握在華爾街投資者手中,創始人被職業經理人取代,20多年的時間裡換了8次CEO。

這些CEO或許都是精英,但是在短短兩三年之內,誰也無法徹底改變雅虎的頹勢,因為雅虎從來沒有形成,屬於自己的公司文化,充其量只不過是投資者賺錢的工具而已。

反觀阿里,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和願景,以此為核心,打造了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等一系列的企業文化。

在這些企業文化的熏陶下,阿里員工奮發向上,整個公司一片欣欣向榮。

從雅虎手中回購股份,也讓馬雲等管理層奪回公司控制權,不再受股東掣肘,在企業發展上擁有更大的決定權。

從這些方面看,雅虎的失敗是必然的,而阿里的成功也是必然的。

不過,話說回來,世界上沒有常青樹。每一家公司的存在都有它的歷史使命,完成了便可退出歷史舞台。

雅虎開創了互用免費內容和服務的先河,極大推進了世界互聯網化的進程,完成了他的使命。所以,雅虎和楊致遠並不算失敗。

一百年後,如果人們只記得兩個對互聯網貢獻最大的人,這兩個人很可能是楊致遠和大衛·費羅,而不是今天名氣更大的扎克伯格或者佩奇、布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崔哥來了 的精彩文章:

TAG:崔哥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