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知情意行」涵養思政課入腦入心

「知情意行」涵養思政課入腦入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辦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關係著受教育者今後秉持什麼樣的理想信念、走什麼樣的道路和做什麼樣的人,是我們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養正氣:提經師人師水平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需要湧現一大批好老師,服務好學生的成長成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既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又是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既強調科學知識的傳導,又強調意識形態的矯正教育。相比其他教師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肩負更加特殊與光榮的職業使命,體現在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授、科學方法論的指導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僅要為經師良師,做好傳授知識的教書人,更要為人師益友,以身為范、以行育人,做有仁愛之心的大先生。作為經師要思想政治理論功底深厚、學識淵博、施教有方;熱愛、珍惜、敬畏職業;站住、站穩、站好講台,在專業活動中調轉受教育者理念。所謂調是指調整不合理、不完備的偏頗思維,所謂轉是指轉變那些排斥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學生態度,樹立學生正確價值觀,將教材知識講出彩,直抵學生內心,打通思想政治理論課入腦入心的阻隔屏障。作為人師要志存高遠、信仰堅定、情系家國,授學生以漁,在解惑中啟發學生,用仁愛之心引導學生深層次反思如何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在言行舉止中以楷模表率嚴格要求自己,以人格魅力感染影響學生,做學生效仿的好榜樣。

借力氣:搭載信息化便車

隨著科學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促進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發生變革,倒逼高等教育以更高的要求整合人力物力等資源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對於思想政治理論課而言,課程的科技含量與時代的要求仍存在差距。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積極調用有時代色彩、有科技含量的新鮮資源,將主旨精神進行多層次鋪墊、多渠道輸送和多樣態展示;亟須藉助數據資源無所不在及教育技術發展穩步向前的大好契機,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時代感,為傳統教學注入生機活力。

具體來說,可借用圖解形式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語言進行通俗化轉譯。思想政治理論課可將以H5頁面製作技術為主的圖解資源直接或間接引入,用更高品質、更具感染力和穿透性的圖像製作技術,彌補專業感過強造成的信息隔離,也可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以圖解的形式,通過網頁推送到學生手中,實現課堂的有效互動和課下的有效延伸。在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為特徵的信息技術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鑄魂育人主陣地,要將課程與雲端、終端機器深度對接,依託信息化資源的快速迭代、空前豐富和強大引擎採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主客體「知情意行」圖譜,精準施教,創造新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文化,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新動能,激發師生創造活力。

接地氣:明晰需求側現狀

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入腦入心最終還要看大學生的反饋行為。當今時代大學生受眾群體的獨立思維和主體意識越來越強,面對社會正在發生著的變化雖有自己的看法,但分析和判斷問題的能力並不成熟,這使得教育難度陡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由追求統一向追求品質轉變、由強調服從向強調尊重轉變、由苦學向樂學轉變,把握學生需求側的動態現狀,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裡走。

思想政治理論課入腦入心不是單向度的由外到內的過程,教育質量提升的核心也不是單純的輸送,而是善於發現、捕捉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疑問點。然而實際教學中存在忽視學生需要的現象,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難以形成良性互動,也就達不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價值觀塑造功能。例如,教師在講授新知識時,學生出現無法理解的現象,也有一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在課堂上專註於其他事物。這些現象歸其本因就是沒有切中學生的情感訴求、人格訴求和現實訴求等要害,對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惑不甚了解,導致學生的學習潛能沒有得到釋放。就思想政治理論課而言,必須給予學生相應人文關懷,從學生的個人需要入手,或激發或滿足,把握「知情意行」發展現狀,實現高效、精準供給。

辦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還應持續有效地做好常態化工作,在動態中穩定、在創新中發展、在真抓實幹中實現變與不變的動態平衡,在長效推進中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良好生態,使之成為廣受學生喜愛的具有「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課程。

(作者單位:東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9年04月08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這對老夫婦,不尋常!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