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唐代最深情的悼念詩,感動了無數人,詩人的真心卻始終被質疑

唐代最深情的悼念詩,感動了無數人,詩人的真心卻始終被質疑

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草夕寸品文史。思念是一種很玄妙的感覺,它無法觸碰,卻始終縈繞心頭,無法忘懷。對親人、對朋友、對愛人,甚至是對家園的思念,都被詩人寫在了詩詞中,給人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思念令人寢食難安,思念令人衣帶漸寬,詩人只能尋求精神上的安慰於是便有了「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但是無論怎樣,思念都是人類最難以抑制的強烈情感。

唐代最深情的悼念詩,感動了無數人,詩人的真心卻始終被質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所有思念中,最煎熬,最痛徹心扉的應該就是天人永隔的苦楚與傷心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的這首詞可謂寫出了所有人的心聲。這首詞是悼亡詞的代表,蘇軾懷念自己的妻子王弗,直到十年之後想起亡故的妻子依然充滿愛意與不舍。如果說這首詩是宋詞的悼亡代表作,那麼元稹的這首《離思》則是唐詩悼亡詩的代表了。

《離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提到元稹總是會說他是白居易的好朋友。的確,唐代詩人元稹是幸福的,因為他的一生有兩個重要的人,一個就是他的好朋友白居易。白居易大元稹8歲,二人並稱為「元白」,後來他們二人也是新樂府運動的領袖和旗幟性人物。

唐代最深情的悼念詩,感動了無數人,詩人的真心卻始終被質疑

另外一個人就是他的妻子韋叢,元稹官卑位微,卻被朝中重臣韋夏卿看中,把最小的女兒韋叢許配給元稹。只是開始的時候,兩個人生活非常辛苦,正是「貧賤夫妻百事哀」,據說最難的時候韋叢竟然拿出自己的首飾給元稹典當了換酒喝,由此也可以看出韋叢是一個非常賢惠的妻子。但畢竟家貧,加上多次生育,在元稹31歲時,27歲的韋叢就去世了。悲痛的元稹在妻子死後忽然就長出了許多白髮,可見元稹與韋叢應該是有真感情的,為了悼念妻子元稹寫了這首《離思》。

唐代最深情的悼念詩,感動了無數人,詩人的真心卻始終被質疑

這首詩流傳度極廣,特別是前兩句可謂人人皆知。這首詩的大意是:曾經到蒼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了;曾經見過巫山的雲蒸霞蔚,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我倉促的從花叢中走過,甚至懶得回頭去顧盼一下,其中的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你。

唐代最深情的悼念詩,感動了無數人,詩人的真心卻始終被質疑

第一句是由《孟子·盡心》中的「觀于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化用而來,第二句則是根據宋玉在《高唐賦序》中關於巫山神女的傳說而來。雖然典故皆來自他方,但元稹卻完成了超越。元稹的這首詩寫得極其真摯,情深意切,感人至深。但是後世人對元稹的這份真心有許多質疑,覺得元稹是個徹頭徹尾的花心「渣男」。原因是在韋叢去世當年,元稹就和著名才女薛濤發生了姐弟戀。韋叢死後他又娶了同事的妹妹做小妾。過了幾年,再度續弦,取了裴淑為妻,期間還和劉采春有過糾葛。

唐代最深情的悼念詩,感動了無數人,詩人的真心卻始終被質疑

所以後世人認為元稹對於韋叢的感情也許不像他詩中表達的那樣真摯。人是複雜的,人的情感更是複雜。蘇軾對妻子王弗的情感如此深,可是他不也還有後來的「淡妝濃抹總相宜」歌姬朝雲嗎?痴情如白居易,晚年仍然是「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沉醉於聲色之中。而作為《西廂記》主人公的元稹本就是瀟洒風流,又怎會真的「取次花叢懶回顧」呢?

唐代最深情的悼念詩,感動了無數人,詩人的真心卻始終被質疑

但是作為最美的情詩,我們還是相信在元稹寫詩的時候,在韋叢去世的時候,元稹是真的難過,真的痛心的,那種痛徹肺腑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發自內心的情感。畢竟這首詩如此感人,如此真摯,寫出來對妻子的思念和深厚的情感,是悼念詩中的經典,帶給了人們最強大的共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