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少說一點,讓孩子自己感受好壞

少說一點,讓孩子自己感受好壞

少說一點,讓孩子自己感受好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01

去菜市路上,迎面走來一個滿臉疤痕的男生,旁邊的媽媽連忙用手,遮住了孩子的眼睛。

孩子很蒙圈,問為什麼要捂住他眼睛?

媽媽說,剛剛路過一個嚇人的哥哥,怕你害怕。

孩子四處巡視,好奇地問,在哪裡?這時,那個滿臉疤痕的男生只剩下背影。媽媽指了指說,就是那個。

那孩子閃著眼睛努力地看,大概是沒看到正臉,撒腿就往男生走的方向跑。

我站在路旁裝作整理包,想聽聽那孩子回來的反應。

他回來是這麼說的:「媽媽,哥哥一點都不嚇人,他還衝我笑呢。」

「哦,是嗎?我看他臉上那麼多皺皮,還挺嚇人的。」

孩子樂了,笑媽媽膽子太小。

我一聽孩子說的還真是有道理,原本孩子挺膽大的,是媽媽膽子小,把害怕的感覺映射到了他身上。

少說一點,讓孩子自己感受好壞

02

忘了是在哪讀過一段話,大意說,一個飢腸轆轆的母親,回到家會想著給孩子食物,一個從凜冽寒風中歸來的父親,會想著給孩子添衣。

孩子的感受,很多時候是我們轉嫁給他的。

比方說吃東西。家庭里,如果大人對芹菜的味道有偏見,認為不好吃,孩子也會排斥芹菜。比較常見的,一般爸爸媽媽口味輕,孩子也吃的清淡,爸爸媽媽口味重,孩子也吃的熱辣。

比方說我自己。女兒一歲多,我拿回來一本古詩,念了一半就繼續不下去,改成了繪本。因為我覺得繪本比古詩好看。

漸漸地,女兒就不愛聽古詩了,每次我拿起古詩的書,她都會搶走,從書架上另外找一本。為此,我後來廢了好大一番勁,才慢慢讓她重新接受古詩。

還有在外面,經常遇到小貓小狗,原本孩子對它們很友善,可孩子媽媽害怕,就會指著小貓小狗說,「它們會咬人,別過去」。

以至於,孩子下次再遇到小貓小狗時,老遠就跟看見怪物一樣,嚇的半死。

有一個媽媽就說過,她小時候被告知狗很兇猛,至今都談狗色變,無論是寵物狗還是流浪狗,只要是狗,她都很恐懼。

現在想來,孩子害怕、不喜歡的東西,很多都是被我們傳染,並不是孩子真實的感受。或者說,孩子壓根沒有親自去感受過,我們口中所謂的不好、嚇人

少說一點,讓孩子自己感受好壞

03

為什麼不讓孩子自己去感知呢?

孩子是有思想感知的人,他們懂得自己體會和感受,得出結論

而且,很有可能孩子跟我們的感受反應,完全不一樣呢。

和所有媽媽一樣,帶孩子去打針抽血,我總會下意識地不讓孩子看。所以有好長一段時間,女兒對打針抽血很恐懼。

後來看育兒書多了,忽然開竅了,大大方方讓女兒看,女兒倒不怕了。

上個月,帶女兒檢查身體,要抽三支血。護士擔心女兒會鬧,拿了幾張小豬佩奇的貼紙,告訴她一會抽完血,貼紙就送她了。

結果,女兒從頭到尾沒有哭,看著護士阿姨抽完三支血。

護士阿姨看的目瞪口呆,一直誇她好勇敢。

勇敢是一回事,女兒清楚地知道抽血是怎麼回事,心裡有預期,不害怕才是真。因為她親眼看過,體驗過抽血,知道沒有想像中可怕。

所以,你看孩子的反應遠比我們想像中不一樣。

每個人對事物的體驗感知是不一樣的,我們的感知覺,不代表孩子也這麼認為

在幼兒時期,倘若孩子只活在,我們告訴他的那樣,孩子會缺少很多寶貴的體驗。不知道原來打針不可怕,芹菜也很香,小貓小狗其實不兇猛。那他只會活在我們的體驗和感受里。

少說一點,讓孩子自己感受好壞

04

「我們到底要帶孩子繞開什麼?」這是《讓孩子自己走》中的一句話。作為父母,我們有豐富的閱歷和經驗,可以讓孩子避開一些醜陋、恐懼,不好的事物。

可與此同時,我們也帶孩子繞開了他自己的體驗和覺知。

我們以為那樣做是愛孩子,保護孩子,有時缺會驚奇地發現,他們原來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特別是當我們作為過來人,告誡孩子,哪些好,哪些不好的時候,實際上,所謂的好和壞,也僅僅是我們的個人經歷罷了

有時,不妨讓孩子敞開去面對一些事物。或許能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成長。

就好比,我一直覺得蟲子類的東西很噁心,可女兒有時候就很好奇。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在草坪打羽毛球,女兒發現一隻千足蟲,我看的手心冒汗。女兒卻覺得它很可愛,有很多隻腳,蹲在那裡看了半小時。

陪女兒盯著千足蟲看了半小時後,我似乎也沒覺得它有多噁心了。

倘若,我按照自己的反應,不讓女兒看,把她拖走,她就不會知道蟲子也很聰明。當女兒拿草逗它時,它會立馬蜷縮起來,並想找洞鑽進去,而且它走路的樣子有點萌。

一個是通過我的告知,認為千足蟲很噁心,一個是通過自己觀察,認為千足蟲很聰明。兩者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多給一些機會讓孩子自己去感受體驗吧。

好與壞,丑與惡,孩子都有自己的結論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分媽媽 的精彩文章:

TAG:十分媽媽 |